摘 要:
電影是傳播最快最廣,具有國際性的藝術形式。外語影片有利于我們了解西方文化,學習電影藝術的美學價值,掌握英語語言風格。電影片名的翻譯要盡量考慮到他的商業(yè)效果,這就要求片名翻譯要做到瑯瑯上口,簡單易記,雅俗共賞。片名翻譯的方法主要有直譯法、意譯法和重新命名法。
關鍵詞:
片名翻譯;直譯;意譯;重新命名
中圖分類號:H315.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9)21018302
1 引言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國巴黎,盧米埃兄弟第一次向公眾放映了自己拍攝的影片,并很快引起了社會的巨大轟動,這個劃時代的日子標志著電影的正式誕生。電影在20 世紀得到了充分快速的發(fā)展,它成了當代最具影響的大眾傳播媒介之一。電影以生動活潑的畫面來塑造人物形象,講述某個故事,抒發(fā)某類情感,說明某個道理。影片的類型多種多樣,有倫理片(Ethical Films),校園生活片(Campus Life Films),戰(zhàn)爭片(War Films),歷史傳記片(LegendBased Films),西部片(Western),政治片(Political Films),浪漫愛情片(Romance),科幻片(SciFi Films),驚險懸疑片(Thriller),音樂歌舞片(Musical),還有公路片(Road Films)。無論影片屬于哪種類型,片名對于任何一部影片來說至關重要。好的片名能對影片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能夠極大地吸引觀眾的眼球。英語影片片名的翻譯雖屬小道,但是要翻譯好,譯得切題,使人看了片名就渴望先睹為快,就不那么容易了。片名的翻譯,一般既要受到原片名的很大限制,還要考慮到諸如電影觀眾的理解能力、心理作用等社會因素??傊姆g應該在忠實于原片名和影片內容的基礎上做到生動活潑,力求達到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
2 翻譯原則
翻譯是人類交流思想過程中溝通不同語言的橋梁,使通曉不同語言的人能通過原文的重新表達而進行思想交流。翻譯是把一種語言的信息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使譯文讀者能得到與原文讀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古今中外的理論家提出了許多翻譯標準。 嚴復把“信、達、雅”作為翻譯的普通標準,曾引起翻譯界的許多爭議,褒貶不一。但把它用作影片片名翻譯的準則卻恰當不過?!靶拧?,就是忠實于原片片名和劇情,能夠準確地反映劇情;“達”就是要符合中文的表達習慣,易于為中國觀眾理解和接受,起到“導視”的作用;“雅”就是要在文字錘煉上下功夫,使譯名凝煉、生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還有張培基的“忠實通順”,英國紐馬克的“語義型翻譯”和美國奈達的“動態(tài)對等”等。這些翻譯主張只是側重點不同,它們互為補充,互相影響,并不斷得到完善,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一種翻譯標準能適用于所有不同題材、不同文體、不同性質的翻譯。
3 翻譯方法
電影片名的翻譯同文學翻譯,科技翻譯等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英語影片片名的翻譯必須做到形神兼?zhèn)?,傳達出原片的內涵,幫助人們對片中的內容有個全面了解。一部精彩的片名翻譯會為影片增色不少,好的譯名同影片一樣能夠世代相傳。電影片名的翻譯要充分考慮到它的文化性和商業(yè)性,片名本身要具有廣告作用,能把觀眾吸引到影院來。既然電影具有商業(yè)性,那么英語影片片名在譯成中文時,就得考慮到與之不同的中國文化。不符合中國文化的電影片名很難得到觀眾的青睞,因此這就決定了片名最好瑯瑯上口,簡單易記,雅俗共賞。英語影片片名的翻譯有許多具體的方法和技巧,如直譯法、意譯法和重新命名法等。以下我將從這三種方法入手來分析英語影片片名的翻譯。
(1)直譯法 (Literal Translation)。
所謂直譯,就是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文字。譯文的語言與原文的語言常常用相同的表達形式來體現(xiàn)同樣的內容,并能產生同樣的效果,在此種情況下,我們多采用直譯。在影片片名翻譯中,譯者通過運用直譯的方法,盡量突顯影片內容,盡可能多地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原片,從而體現(xiàn)影片的信息傳播功能。在實際翻譯過程中,許多片名重合程度驚人,幾乎可以達到字對字翻譯,如將Schindler's List譯成《辛特勒的名單》,F(xiàn)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譯為《四個婚禮和一個葬禮》, The Jurassic Park譯為《侏羅紀公園》等。直譯的優(yōu)點大致有四點:①簡潔易行;②保持原文的格調和“洋味”;③求得譯名與電影內容的統(tǒng)一美;④有助于不斷引進新鮮生動的詞和說法。直譯的片名舉例請看表1:
(2)意譯法(Free Translation)。
所謂意譯,就是只保持原文內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譯方法或翻譯文字。意譯不注意原作形式,包括句法結構,用詞,比喻及其他修辭手法。意譯強調“得意忘形”,在具體操作中,譯者經常運用增詞,減詞,轉類,擴展等手法進行翻譯。在影片片名翻譯中同樣如此,譯者不拘泥于翻譯規(guī)定的條條框框,而是運用以上其他方法翻譯,從而起到深入傳達原片內容,增強片名感染力的作用。由于各國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語言特色等都有所不同,因而在翻譯片名時需考慮到各國人的心理接受能力。意譯在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意譯最大的好處就是給了譯者的二度創(chuàng)作一個更大的自由空間,但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容易出現(xiàn)一片多名的情況,從而容易造成重復引進和重復觀看。中央電視臺在引進外國影片時也曾多次出現(xiàn)重審甚至重復購買的情況。如反映電話之父貝爾生平的影片 Sound and Silence,幾年前曾以直譯名《有聲與無聲》引進播出后,又以意譯名《電話之父》引進,直到劇本翻譯和編輯工作以后,譯制導演才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意譯的片名舉例如下表:
這些片名如果采用直譯,會使大多觀眾感到茫然,因而需要根據影片內容對片名進行翻譯,力求達到與原名內容保持一致。
(3)重新命名法 (Another Translation)。
片名翻譯中經常會出現(xiàn)直譯,意譯都難以恰如其分地體現(xiàn)原片內容,激發(fā)觀眾審美愉悅的情況。有些片名翻譯后晦澀難懂,不倫不類;另一些則平淡無奇,了無意趣。此時,就需要通過重新命名法來化腐朽為神奇。所謂重新命名法就是拋開原片名的形式和內容,以影片內容為基礎,另起爐灶,另立譯名。我國片名譯者在這方面有很多上乘之作,它們選詞優(yōu)美,恰到好處,生動地再現(xiàn)了原片內容。重新命名的片名舉例如下表:
總之,無論英文影片片名翻譯采用何種譯法,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充分體現(xiàn)影片片名的功能,此翻譯才算是考慮到了影片的各個方面,才算是一個好的片名。
4 結語
不管英語影片片名如何翻譯,該片名一定要得到觀眾的認可,因此翻譯時我們應該考慮到潛在的觀眾。片名翻譯不是盲目照搬原片名的內容和形式,而是根據各自的思想內容和文體風格來量體裁衣,靈活處理。具體而言,就是說電影片名既要忠實于原片內容,又要富于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人入勝。因此,片名翻譯是一項重要而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佳譯能夠為影片錦上添花,對豐富國內觀眾業(yè)余文化生活,推動中國影片走向世界,促進國際間的交流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范仲英.實用翻譯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2]何寧.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縱橫談[J].上??平谭g,1998,(03).
[3]何躍敏.當前西片譯名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翻譯,1997,(04).
[4]李湄.世界名片薈萃[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9.
[5]李亦中,呂曉明.美國電影卷[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
[6]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7]朱瑪.中外電影劇作大全[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