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時尚》對話“團-TOGETHERR”品牌創(chuàng)始人 B=《商界時尚BIZMODE》 G=關子諾
電視上正在演一檔娛樂節(jié)目,臺灣某當紅女星神神秘秘地給大家展示她的獨家收藏:一套精美異常、風格獨特的記事本。拿著遙控器正準備換臺的曲欣樂了:“咦,這不是我們家的本兒么?”
關子諾和曲欣,畢業(yè)于清華美院的一對年輕夫妻。學生時代的美好戀情結出了香甜果兒,也成就了他們一起創(chuàng)立的記事本品牌“團-TCGTHERR”。與那些大牌藝術家氣質十足的百年記事本不同,“團-TCGTHERR”,正如其主人一般太過年輕,即便偶爾在封面設計上仿仿古舊感,做做民族風,卻依舊透著年輕藝術家獨有的“潮”味。盡管如此,它的精良品質。獨特風格、文化氣息,都使其在幾年內默默躥紅,絲毫不亞于國際大牌,成為“本本主義者”的追捧對象。
然而當人們厭倦了鍵盤,意圖回歸手寫的珍貴時,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有許多像關子諾夫婦這樣年輕的文化人已經(jīng)在默默耕耘著各色筆紙:他們都是對書寫有情結的人,都是對寫作有敬畏的人,因此,才肯把自己年輕的生命與本子聯(lián)系在一起。
B:怎么想到做一個記事本品牌的?當時是為了創(chuàng)業(yè)嗎?
G:完全不是。其實就是一直喜歡記事本,外面買的不是質量太差就是設計得太差,所以就決定自己設計,自己找廠子做——我們是美院的學生,做這種事并不困難。后來身邊的朋友看見了,都很喜歡,問我們要,我們就給。然后朋友的朋友看見了,也要,我們就賣,賣著賣著,就有了牌子了(笑)。
當時我們是四個人一起做,本來想取個“一團”的意思,結果這個商標沒注冊下來,就注了“團-”了。
B:消費這類藝術紙品的大多是什么人?
G:各行各業(yè)都有,白領和時尚人士多一些,但也不僅限于此。
現(xiàn)在人們對筆記本的感覺跟以前很不同,以前就是記事,強調的是“用”,現(xiàn)在則更強調品位和感覺。之前有人說現(xiàn)在都“無紙化辦公”了,你們的本子賣給誰?我從來不擔心這個,因為我們的本子本來也不是用來辦公的,而是給寫作的人用的,寫作的人是不吝惜買本的。況且,越是“無紙化辦公”,人們越會懷念筆和紙的交融。從這個層面上講,記事本更像一種生活態(tài)度,而不是一件簡單的文其。
B:原本以為這個品牌是一個強調設計的團隊,結果現(xiàn)在見到你,感覺你似乎更重視品質?
G:呵呵,對。關于設計,我首先要說,我們從來不缺好的設計。品牌的設計風格其實是希望挑戰(zhàn)現(xiàn)在設計上的主流風格,比如過強的工業(yè)感、流行元素、極簡風格、手寫板繪圖、過度強調形式感、團隊創(chuàng)作等等。我們一直在推動自由創(chuàng)作和獨立創(chuàng)作,基本上圈里的朋友都在提供想法。職業(yè)非常雜,有美術學院的老師、設計師、出版社美編、自由藝術家等等。還有很多并非從事純藝術創(chuàng)作的,比如最近一期T-BOOK的作者三喜,就是設計人民幣的專業(yè)人士,他的作品會從理性的角度給予我們視覺上的沖擊。
說到品質,我個人是一個非常重視品質的人,在品質的問題上幾乎是不遺余力。不夸張地說,有時候拿到一本世界名牌本子,我甚至會覺得,它的質量沒有我們的好。有一點你要知道,靠做本兒,致不了富,只能當一燒錢的夢想養(yǎng)著。所以,我會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做到完美,比如有時候會希望在本子里用幾張很貴的特種紙,朋友們會說,不要加這個,加了這個成本會高得多,買的人也不一定識貨,但是我還是會堅持,做我心目中最好的本子。
B:許多人喜歡談收藏價值,比如說你買一塊表,可能會升值。那本子呢?收藏本子的人圖什么呢?
G:就我個人來說,我覺得買本子的樂趣在于記錄的過程,而不是收藏。一個本子做得再好,放在那里,不過是沒有生命的紙張,但如果使用的人添加了智慧和快樂進去,它就有了生命。一本加一本的生命,時間久了,與其說你收藏的是名牌本,不如說其實收藏的是生命里最珍貴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