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諾酮類藥物(如環(huán)丙沙星)是動物和人的治療沙門氏菌(Salmonella)感染的常規(guī)用藥,而且為了促進動物生長,甚至將該類藥物作為飼料添加劑,在動物生產(chǎn)上廣泛運用。然而在藥物的選擇性壓力下,沙門氏菌對氟喹諾酮類藥物的敏感性下降,多重耐藥菌株分離率不斷上升,最近幾年常有這類藥物在臨床上使用失敗的報道。GyrA基因變異通常會導致對喹諾酮耐藥,而且對氟喹諾酮敏感性下降,所以GyrA基因變異被用做氟喹諾酮敏感性下降的分子標志。為了弄清本地區(qū)動物源耐氟喹諾酮類藥物沙門氏菌GyrA基因的突變形式,探討其與耐藥性發(fā)展的關系,筆者研究了氟喹諾酮類藥物對武漢地區(qū)動物沙門氏菌的耐藥性,并分析其靶位基因GyrA的突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