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國低碳社會建設初論

2010-02-11 18:50洪大用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0年2期
關鍵詞:氣候變化經濟建設

洪大用

中國低碳社會建設初論

洪大用

低碳經濟必然與低碳社會相關連,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必須推動低碳社會建設。由于中國社會轉型的特殊性,中國低碳社會建設面臨著選擇困境、整合困境、持續(xù)困境以及外部突圍困境和協同困境。為此,建設中國低碳社會應當充分發(fā)揮現有體制的優(yōu)勢,但需推動其必要的功能轉換,建立政府、市場與公民社會之間的適當關系。

低碳社會;社會轉型;體制優(yōu)勢

自然科學的發(fā)現總是推動著社會變革。但是,以社會運行與發(fā)展為研究主題的社會學卻往往對于自然科學的發(fā)現及其影響缺乏必要的關注。在最近的幾十年中,面對日益惡化的環(huán)境問題以及全球氣候變化,社會學者缺乏與其學科地位相稱的關心就是一個證明。①有學者以“氣候變化”、“全球變暖”或“溫室氣體”為主題,檢索2000—2005年發(fā)表在8種英語主流社會學雜志上的文章,結果沒有發(fā)現集中論述這些主題的文章。參見Constance Lever-Tracy.“Global Warming and Sociology”.Current Sociology,2008,Vol.56(3)。本文試圖從社會學的角度討論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氣候變化問題,探討在中國建設低碳社會的復雜性以及可能存在的體制優(yōu)勢,以期推動社會學者關注全球氣候變化的社會意義。

一、何以要談低碳社會?

自20世紀60、70年代環(huán)境問題進入社會和政治議程以來,科學界以及公眾對于環(huán)境問題的研究與建構也在不斷推進。最初人們更多關注的是工業(yè)廢水、廢氣、廢渣等“三廢”問題,對于環(huán)境問題的發(fā)現和解決主要局限于地區(qū)性層次。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人們發(fā)現環(huán)境問題有從區(qū)域性向全球性發(fā)展的趨勢,全球變暖、臭氧層耗竭、生物多樣性喪失等被認為是全球環(huán)境惡化的表征,以至于到了20世紀90年代,“全球環(huán)境變化”(GlobalEnvironmental Change,GEC)成為一個相當流行的詞匯。后來,各種極端氣候現象的反復出現使得人們更多地關注全球變暖問題②實際上,從建構主義的角度看,全球變暖在全球環(huán)境問題中的凸顯還有著更為復雜的社會、經濟、政治背景,比如說,其中就不排除發(fā)達國家企圖借此議題維護其在全球格局中的主導地位,并限制發(fā)展中國家的發(fā)展。,而全球變暖這個詞也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逐步被全球氣候變化所取代。很多科學家發(fā)現,自工業(yè)革命以來,由于人為因素向地球大氣層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不斷增加,這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①關于全球氣候是否變化以及發(fā)生變化的原因,在科學界仍然有爭論。例如,新加坡《聯合早報》2010年2月21日刊出的署名文章《氣候暖化:另一個千年蟲?》,就懷疑氣候變化議題像幾年前關于會使世界各地電腦大癱瘓的“千年蟲”傳言一樣,是個騙局。但是,主流的觀點已經認可全球氣候變化是個客觀事實。為此,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特別是二氧化碳排放,就進入了各國政策議程,并成為國際環(huán)境外交的重要議題。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上,150多個國家制定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確定了最終要將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穩(wěn)定在不對氣候系統造成危害的水平的目標。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fā)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這個文件在2012年即將到期。為了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xù)方案,通過一份新的約束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共同文件,聯合國于2009年12月7日至19日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世界氣候變化大會。盡管這次被稱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的會議沒能通過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但是《哥本哈根協議》仍然維護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及《京都議定書》所確立的“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就發(fā)達國家實行強制減排和發(fā)展中國家采取自主減排行動作出了安排,并就全球長期目標、資金和技術支持、透明度等焦點問題達成廣泛共識。

國際社會對于全球氣候變化和溫室氣體減排的關注,催生了時下頗為流行的低碳經濟概念。自2003年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chuàng)建低碳經濟》發(fā)表以來,發(fā)展低碳經濟逐步成為一些國家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一項重要經濟政策。2008年的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確定為“轉變傳統觀念,推行低碳經濟”,更加喚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

究竟何為“低碳經濟”?按照其字面的理解應該是碳排放較低的經濟體系。有的學者將其簡單地理解為“建立一個比較少地依賴化石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經濟體系”[1];也有學者對其進行了更為詳細的闡釋,例如馮之浚等認為,“低碳經濟是低碳發(fā)展、低碳產業(yè)、低碳技術、低碳生活等一類經濟形態(tài)的總稱。低碳經濟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本特征,以應對碳基能源對于氣候變暖影響為基本要求,以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基本目的。低碳經濟的實質在于提升能效技術、節(jié)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溫室氣體減排技術,促進產品的低碳開發(fā)和維持全球的生態(tài)平衡。這是從高碳能源時代向低碳能源時代演化的一種經濟發(fā)展模式”。[2]

大體上,“低碳經濟”的概念容易給人這樣一種印象,即將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還原為一個技術問題,而且主要是能源資源使用技術問題。只要我們改變了現有能源結構,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優(yōu)化了產業(yè)結構,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我們就可以成功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而且可以建立新的競爭優(yōu)勢,繼續(xù)保持高速經濟增長,享受建立在新工業(yè)技術文明基礎上的“美好生活”。我們無須討論和推動整個社會的變革,包括推動社會、文化、政治的變革,只要設計出新的鼓勵技術創(chuàng)新的經濟政策和制度就可以了。甚至,我們也無須對人類征服自然的觀念進行什么反思,無須建立什么新的環(huán)境倫理,無須質疑工業(yè)化以來經濟增長目標的合理性。總之,一切可以照舊,我們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繼續(xù)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工業(yè)革命以來,我們的經濟體系因應不同的需求已經推動了多次重大技術創(chuàng)新,當前所面臨的全球氣候變化,無非是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的又一次機遇而已。

如果我所感受的以上印象基本上是正確的話,那么可以說,“低碳經濟”概念相對于20世紀80年代所提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概念,既是進步了,又是退步了。這兩個概念可以說都是在日益嚴重的環(huán)境威脅下提出的。就操作性而言,可持續(xù)發(fā)展主張不如低碳經濟主張,談到可持續(xù)發(fā)展,人們往往覺得無從下手。我們說低碳經濟主張的進步性正是體現在這個方面,它直接說出了具體問題,給人們的行動指明了方向,更具有操作性,以至于有人認為低碳經濟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但是,就理念的合理性而言,可持續(xù)發(fā)展明顯是一種更為全面的、更為深刻的、更為整體性的發(fā)展主張,它認識到了整體性社會變革對于應對環(huán)境威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低碳經濟主張則明顯是強調局部的社會變革,主要是經濟系統的變革。就此而言,低碳經濟主張實際上比可持續(xù)發(fā)展主張退步了。

從社會學的角度看,經濟系統只是大的社會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經濟系統與其他的政治系統、司法系統、宗教系統、教育系統等是密切相關的。在很大程度上,經濟系統只是一個基礎性系統,其功能在于滿足其他系統的資源需求。由此看來,如果沒有其他系統的變革,經濟系統的導向機制就不會發(fā)生變化。在此情況下,經濟系統內部的技術創(chuàng)新和制度變革可能提高單位經濟產品的能效,降低單位經濟產品的能耗和排放,但是其總能耗、總排放的趨勢仍將是持續(xù)增加的。比如說,如果不改變人們消費汽車的價值偏好,不改變人們貪求住大房子的價值偏好,即使每輛汽車的能耗再低、每條道路修得再好、每套房子再節(jié)能,其總消費以及由此帶來的總能耗還是要增加的。

因此,我們在看到時下流行的低碳經濟概念的合理性的同時,也要看到其局限性。如果低碳經濟建設不與整個社會變革聯系起來,只是局限在技術層面,那么,一方面,我們很難看清楚低碳經濟建設的復雜性,以及由此發(fā)現推動低碳經濟建設的社會、政治和文化路徑;另一方面,我們最終也是無法實現整個人類社會的低排放的,未來的結局很可能是在單位效率更高的經濟基礎上的高碳排放。

正是基于此種認識,筆者認為,要真正有效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在接受低碳排放理念的同時,需要進一步擴展實現低碳排放的視界,不能僅僅局限于低碳經濟,而應著眼于推動整個社會的變革,建設低碳社會。在此,低碳社會是指適應全球氣候變化、能夠有效降低碳排放的一種新的社會整體形態(tài),它在全面反思傳統工業(yè)社會之技術模式、組織制度、社會結構與文化價值的基礎上,以可持續(xù)性為首要追求,包括了低碳經濟、低碳政治、低碳文化、低碳生活的系統變革。相對于低碳經濟概念,筆者更加偏好使用低碳社會概念①當然,如果有人將低碳經濟概念給予更加泛化的闡釋,使之包含了經濟領域之外的其他方面,那么,這種低碳經濟的概念實際上已經混同于低碳社會了,不如直接使用低碳社會概念。,認為推動這樣一種社會建設,不僅是推動低碳經濟建設的重要前提,實際上也是成功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必由之路。

二、低碳社會建設的復雜性

回到中國的現實場景中,要發(fā)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則面臨著一系列難題。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就是一個顯而易見的基礎性的限制條件。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8)的數據,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從57 144萬噸標準煤增加到265 583萬噸標準煤,增長了3.5倍。但是,其中煤炭消費所占比重最高,1978年為 70.7%,2007 年仍占 69.5%,其間 ,煤炭消費比例一度甚至更高。相對而言,我國石油消費所占比例還有下降趨勢,1978年占22.7%,2007年這一比例是19.7%。水電、核電、風電等所謂低碳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很低,1978年是3.4%,到 2007 年也只有 7.3%。

另外,很多研究者也注意到我國經濟發(fā)展階段的制約作用。我國目前正處于工業(yè)化快速發(fā)展階段,這個階段的制造業(yè),特別是重化工業(yè),占有很大比重,不利于降低碳排放。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08)的數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一產業(yè)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yè)所占比重不斷上升,但是第二產業(yè)所占比重基本穩(wěn)定,甚至還略有上升,在2007年仍占48.6%。與此同時,從1978年到2007年,我國城鎮(zhèn)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由17.92%增加到44.94%??焖偻七M的城鎮(zhèn)化,導致城鎮(zhèn)住房、交通以及其他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的大量增加,能源資源消費也迅速增長,由此使得城鎮(zhèn)成為巨大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理論上講,我們也可以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來減少生產生活領域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這也是很多學者所支持的觀點。從實踐情況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由于節(jié)能技術的開發(fā)使用等原因,也確實使得單位產值能耗具有下降的趨勢。但是,在低碳排放系列技術方面,我們還有很大的不足,不僅創(chuàng)新能力不夠,而且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也面臨重重障礙。有的學者指出在電力等六大部門降低碳排放的關鍵技術中,大部分我國目前還不掌握。[3]

以上從資源、經濟、技術層面的分析,確實可以讓人了解到發(fā)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所面臨的一些制約因素。但是,這類分析還是欠缺社會學的視角,或者說忽視了對于其他社會、文化方面的分析。在筆者看來,我們建設低碳社會實際上還面臨著其他更深層次的、更為系統性的制約,這些制約是與中國社會轉型的特殊性密切聯系的。

關于中國社會轉型,人們可以從多種角度進行分析。在筆者看來,中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至少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特征:(1)后發(fā)性。相對于西歐、北美以及俄羅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而言,我國是比較晚進入現代化進程的。這種后發(fā)性使得我國現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現代化的先行者為榜樣的,是一種移植和趕超的現代化。(2)多目標性。由于現代化轉型的時序差別,西方社會在不同發(fā)展階段所提出的發(fā)展目標,在我國都成為共時性的目標,諸如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環(huán)境保護等等,我們都不可能像西方那樣按部就班地解決,而需要同時面對。此外,面對國際上強國的威脅以及國內秩序的威脅,我們保障國家主權獨立以及維護國內政權穩(wěn)定的任務也非常繁重。(3)復合性。首先因為我國幅員遼闊,國內各地經濟社會文化差異本來就比較大;其次因為我國現代化轉型的外生性,我國不同地區(qū)、不同行業(yè)進入現代化的時序也不同,內部發(fā)展存在著巨大差異;再次是因為我們需要在發(fā)展的同一階段應對多種任務;最后是因為外來文化價值與模式的強力滲透。所以,我國現代化轉型過程凸顯出復合性的特點,既同時并存著傳統因素與現代因素,又同時并存著發(fā)達狀態(tài)與不發(fā)達狀態(tài);既要完成西方早期的現代化目標,又要適應現代化晚期所提出的各種挑戰(zhàn),如此等等。重要的是,這些復合的因素不是簡單地體現為異質性,而是常常體現為勢均力敵、相互沖突。(4)依附性。盡管使用“依附”這個詞可能令人感覺不舒服,有些人甚至會說我們的現代化轉型是獨立自主的;同時,盡管依附理論受到眾多的批評,在此我還是使用這個詞。我所說的依附性,主要是指我國的現代化轉型依然受著嚴重的外部國際環(huán)境的制約,特別是西方發(fā)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經濟與政治秩序依然限制著我國的發(fā)展。我國經濟對外部市場的嚴重依賴就是一個明證。從世界體系理論的角度看,盡管我國現代化轉型速度很快,但我們依然是發(fā)展中國家,依然是世界體系中的半邊緣國家。

由此,對于推動低碳經濟發(fā)展、建設低碳社會而言,我們面臨的深層次制約體現在以下幾個困境上:

(1)選擇困境。一般而言,人們總是面臨著各種選擇,并且因為各種因素導致選擇困境。但是,在國家和社會層面,我們目前所面臨的,甚至今后相當長一段時期都要面臨的選擇困境是深層次的、結構性的。由于我國現代化轉型的多目標性,特別是由于這些目標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同時兼顧,分別地、分階段地實現沒有太大回旋余地。所以,我們所面臨的不僅是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更是魚與熊掌以及其他價值物都必須兼得的困境。這樣的選擇實際上往往是沒有選擇、無法選擇的。比如說,我們如果簡單地選擇迅速降低碳排放總量,發(fā)展所謂低碳經濟,而不顧及其他社會目標,這種選擇就是自殺性的,將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由此也將影響到民生改善和社會穩(wěn)定。但是,如果完全忽視低碳社會的建設目標,對于我國的未來也明顯是不利的。因此,建設低碳社會對我們的決策機制以及決策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在發(fā)展進程中要時時處處堅持統籌兼顧。

(2)整合困境。任何社會都有整合的問題,沒有適度整合的社會是難以正常運行的。我國建設低碳社會也需要實現有效的整合,形成社會合力。但是,如前所述,由于我國社會轉型的多目標性和復合性,我們要實現有效的社會整合是極其困難的。首先是價值層面的整合。我國與西方發(fā)達國家不同,它們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已經整體進入了后物質主義社會,社會的主體價值觀已經發(fā)生轉變,并且呈現出很大的同向性。對于建設低碳社會,它們已經有比較強的民意基礎。例如,一項調查表明,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有半數以上的民眾認為全球變暖是一個嚴重問題,在日本的這一比例達到73%,即使是對建設低碳社會不積極的美國,這一比例也有42%。在所有受訪國家中,中國的這一比例最低,只有24%。[4]事實上,很多人對于低碳經濟、低碳社會還非常陌生,他們最關心的是現實的物質利益,拜金主義、消費主義正在中國盛行。有調查指出,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的“拜金主義”國家。[5]在此背景下,要以建設低碳社會為中心形成社會主流價值非常困難。其次是利益層面的整合。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非常不均衡,不同地區(qū)、不同行業(yè)、不同階層之間都存在著巨大差別。如果不能系統地貫徹低碳社會建設的各項政策,實現以低碳為中心的政策整合,就不可能有效地建設低碳社會。而要實現這種整合,就必然會損失一些地區(qū)、一些行業(yè)、一些階層的利益,擴大原有的利益差別,甚至造成新的利益沖突。比如說,經濟已經發(fā)展很快的東部地區(q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或許要容易一點,讓廣大正處在經濟快速增長階段的中西部地區(qū)實現低碳就很困難。在某種程度上,目前國際上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矛盾會在國內東部地區(qū)與中西部地區(qū)之間重演。再次是制度層面的整合。盡管中國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fā)展中國家,并且先后制定和修訂了節(jié)約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循環(huán)經濟促進法、清潔生產促進法、森林法、草原法和民用建筑節(jié)能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把法律法規(guī)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但是我們目前還不能說已經實現了以低碳社會建設為中心的制度整合。不僅現有的制度安排還不夠全面細致,而且其執(zhí)行力與執(zhí)行效果也還需要評估,我們社會轉型中的制度形式化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

(3)持續(xù)困境。建設低碳社會不是喊口號,搞運動,而是需要有持續(xù)的社會經濟效果。在此方面,我們面臨的困境主要在于:一是前文所說的制度整合困難。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們實際上已經很難在原有的經濟政治制度框架內解決問題,我們的整體制度需要在考慮氣候變化的因素下重新調整、組合。換句話說,我們需要制度重建。沒有整合的、有效的制度支撐,低碳社會建設也許可以取得一時一地的效果,但注定是不可推廣、不可持續(xù)的。二是我們目前的社會結構是一種不可持續(xù)的社會結構,這種社會結構也制約了持續(xù)有效的低碳社會建設進程。經過數十年的經濟快速增長,我們積累了大量的物質財富,但是財富蛋糕的分配遠遠不如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公平公正。一方面,少數人窮奢極侈,鋪張浪費,占有大量財富;另一方面,大多數人維持在中低收入水平,甚至還有接近1億的絕對貧困人口,他們占有財富很少,得不到必要的社會服務,不能共享經濟發(fā)展的成果。這樣一種社會結構或者導致社會不穩(wěn)定,或者支撐經濟沿著傳統路徑繼續(xù)發(fā)展,但卻不能支持持續(xù)的低碳社會建設。這實際上也是國際層面困境在我國的一種反映。三是我們對下一代的教育。社會學理論認為,一個社會可持續(xù)的重要機制是社會化,通過這個過程使新生社會成員接受并內化現有社會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教育是社會化的重要形式?,F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教育孩子?我們目前并沒有形成一致的、有效的符合低碳社會要求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內容還有很大偏頗,其中的環(huán)境教育分量還很輕,效果也很有限。

(4)突圍困境。時下討論低碳經濟很火熱,很多觀點集中在創(chuàng)新技術、開發(fā)新能源、調整產業(yè)結構上,大概這是想探索發(fā)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的捷徑。但是從國際環(huán)境看,我們要依靠這種捷徑實現低碳社會建設的“突圍”,事實上也面臨著很多制約。首先是我們掌握的低碳技術并不是很充分、很先進,我們的很多技術依賴于發(fā)達國家。即使他們無償轉讓,我們也要為適應新技術做大量工作,并檢驗技術的穩(wěn)定性。何況目前發(fā)達國家并沒有無償轉讓的意愿,一些國家還想靠這種先進技術獲得新的競爭優(yōu)勢以實現“咸魚翻身”呢!其次是我國替代能源的獲得非常困難。當今世界對于石油等能源的爭奪是非常激烈的,我國進入國際石油市場總是面臨著一些發(fā)達國家設置的重重阻礙,每前進一步都很艱難。再次,在全球產業(yè)分工的格局下,我們要迅速調整產業(yè)結構也是非常困難的。前不久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也表明,必要的實體經濟是抗拒金融風險所必需的。我們如果自動放棄全球制造中心的位置,有可能導致經濟增長的巨大風險。最后,指望發(fā)達國家施以援手,給予經濟支持,支付我國低碳轉型的成本,也是不現實的。全球經濟政治的基本格局還是沒有大的改變,還是不利于中國低碳轉型的迅速突圍。

(5)協同困境。從最終的意義上講,低碳社會必然是一個全球性的社會。這不僅意味著低碳社會可以增進全球人民的福利,更意味著全球都必須為建設低碳社會而努力。在此意義上,低碳社會實際上是不可能僅僅在一個國家和地區(qū)持續(xù)實現的。因為全球大氣層是相通的。一個地方低碳了,其他地方照樣排放,那么低碳的地方還是要遭受危害,還是不能享受低碳社會的福利。所以,低碳社會建設需要全球協同。但是,這種協同目前是極其困難的。盡管媒體在不斷鼓吹,政客在不斷倡議,但是由于各國的文化、經濟差異,由于各國的利益訴求差異,由于各國對未來風險評估的差異以及對責任主體認知的差異,國際間應對氣候變化的博弈幾乎陷于困境,各國都企圖保障自己的溫室氣體排放權。不久前召開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幾乎無果而終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明。這次會議的結局使得未來謀求全球各國協同,共建低碳社會的前景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三、低碳社會建設的中國優(yōu)勢

以上分析了中國低碳社會建設的復雜性,但是這種分析并不意味著我們無法啟動低碳社會建設進程。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做,也取得了一些效果。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客觀事實,我們不低碳也不行。世界各國在建設低碳社會方面也都面臨著各自的挑戰(zhàn)與困境,其中一些甚至是世界各國要共同面對的。但是,當今世界的主流是需要各國聯手,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在分析挑戰(zhàn)與困境的同時,各國也都在尋找自身低碳轉型的優(yōu)勢,推動各自的低碳轉型。那么,中國的優(yōu)勢,特別是能夠破解以上困境的優(yōu)勢在哪里呢?

筆者注意到,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目前的經濟發(fā)展階段是一個優(yōu)勢,我們還處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人均碳排放水平還比較低,我們存在后發(fā)優(yōu)勢,可以避免走發(fā)達國家的老路,通過加大技術創(chuàng)新和引進力度,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實現低碳轉型。甚至有的學者更進一步指出,就中國城市與農村比較而言,低碳中國的希望在農村,因為中國城市和發(fā)達地區(qū)的碳排放已經和發(fā)達國家差別不大了,人均碳排放已經超過了世界平均水平。“如果在中國農村盡量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觀念革新,以農業(yè)和相關的低碳產業(yè)為基礎,創(chuàng)造一個安居樂業(yè)的低碳鄉(xiāng)村發(fā)展模式,那么中國的碳減排就會更有實效”。[6]在此,中國巨大的城鄉(xiāng)差距似乎成了中國低碳轉型的一種機遇。

也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優(yōu)勢在于中國的傳統文化,這種文化崇尚節(jié)儉,反對奢侈,親近自然,有著對于美好生活的獨特理解?!爸袊鴤鹘y文化中最隱秘、最深刻的內核都是俯仰天地、取譬萬物、與自然無障礙交流的產物”。[7]而現代市場經濟文化將財富和資源占有的多少作為衡量一個人價值大小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尺度,刺激超級消費,型塑了消費主義的文化價值觀,造就了高碳生活方式,加劇了人與自然的隔離,破壞了環(huán)境。言下之意,似乎是我們要對當下的流行文化進行反思批判,發(fā)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推動低碳社會建設。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的優(yōu)勢在于堅持市場經濟體制。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經濟增長方式過于粗放,對能源和資源的依賴程度較高,單位GDP能耗和主要產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費國家的平均水平。[8]自1978年以來的市場化改革,使得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能源資源的配置效率提升,由此導致我國在實現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單位產值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降低的趨勢。一些人由此認為堅持市場經濟方向,改革能源資源產品價格,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在有效配置資源和鼓勵技術創(chuàng)新中的作用,是中國低碳轉型的一個重要路徑。

還有學者認為中國不斷成長的公民社會是推動中國低碳轉型的一支重要力量。筆者在以前的研究中也曾提出培育中國民間環(huán)保力量,促進民間力量與政府的合作,是推動中國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路徑。[9]的確,自20世紀晚期以來,以“團體革命”(Associational Revolution)為標志的全球公民社會的勃興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它對20世紀晚期的意義,如同民族國家的興起對19世紀晚期的意義一樣重大。[10]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間環(huán)保社團也得到蓬勃發(fā)展,它們在傳播環(huán)境知識信息、開展環(huán)境宣傳教育、進行社會動員、推動政府開展環(huán)境保護工作等方面確實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如果把以其為主體的公民社會看做是中國實現低碳轉型的一種優(yōu)勢和路徑,顯然是有很大缺陷的。關于這個問題,因文章篇幅所限,在此不及細述。

在筆者看來,以上這些觀點確實看到了中國低碳社會建設的一些積極因素,但是,對于破解以上困境,推動低碳社會建設這樣一種整體性變革而言,它們實際上都不能構成真正的中國優(yōu)勢。事實上,由于“碳鎖定”①西班牙學者格利高里·烏恩魯(Gregory C.Unruh)提出的概念。他在研究氣候友好型技術擴散為何艱難的問題時指出:對化石能源系統高度依賴的技術,自工業(yè)革命以來成為主導技術盛行于世,政治、經濟、社會與其結合成一個“技術—制度綜合體”(Techno-Institutional Complex,TIC),并不斷為這種技術尋找正當性,為其廣泛的商業(yè)化應用鋪設道路。由此形成了一種共生的系統內在慣性,導致技術鎖定和路徑依賴,阻礙替代技術(零碳或低碳技術)的發(fā)展,這種現象被稱為“碳鎖定”。參見謝來輝:《碳鎖定、“解鎖”與低碳經濟之路》,載《開放導報》,2009(5)。現象的存在,發(fā)展低碳經濟,推動低碳社會建設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是社會中缺乏強有力的利益集團來推動?!霸凇夹g—制度綜合體’的慣性作用下,人們趨向于不采取行動。因為解鎖對于每一個人都意味著痛苦和損失,無論是物價的上升,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11]就此而言,低碳社會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解除“碳鎖定”,就意味著要推動技術、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的系統變革。由此觀之,中國低碳轉型的真正優(yōu)勢在于國家動員體制及其強大的能力,只有這種體制及其能力的適當發(fā)揮,才有可能實現“碳解鎖”。

中國的國家動員體制強調國家(包括各級政府)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這種地位和作用為一系列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制度安排所保障,并且有著傳統的文化心理基礎。這種國家動員體制對內具有強大的規(guī)劃、決策、動員、執(zhí)行、監(jiān)督和協調能力,可以快速決策,可以推動社會形成合力,可以保證政策的連續(xù)性,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對外而言,這種體制可以有效維護國家主權,推動國家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在很大程度上,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奇跡應當歸功于這種體制和能力,同時也證明了這種體制對于作為發(fā)展中大國的中國的優(yōu)勢。而低碳社會建設恰恰也是需要這種體制和能力的,否則我們所面臨的前述各種困境就很難破解。現在的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如何使這種體制和能力實現必要的功能轉換,在面臨氣候變化的威脅下,更加注重低碳社會建設,以實現低碳轉型為目標全面規(guī)劃和推動中國發(fā)展;二是如何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形勢,改進這種體制的作用方式,謀求更多的社會合作。

事實上,面對氣候變化的威脅,學術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對自由市場體制和西方民主進行反思和批判,強調要更好地發(fā)揮國家作用。例如,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就區(qū)分了“賦權型國家(enabling state)”和“保障型國家(ensuring state)”的概念,指出要強化國家在應對氣候方面的保障作用,重視政府的決策和執(zhí)行過程。[12]一些西方國家的低碳社會建設實踐也表明,充分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日本政府就是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低碳社會建設的核心力量。[13]早在2004年4月,日本政府就啟動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會情景”研究計劃。2007年2月,項目組發(fā)表了題為“日本低碳社會情景: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減少70%的可行性研究”的研究報告,對低碳社會構想的可行性加以肯定。2008年5月,項目組又完成了“面向低碳社會的12項行動”的研究報告。2008年6月9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發(fā)表了題為“為實現低碳社會的日本而努力”的講話,明確勾勒出日本建設低碳社會的遠景和藍圖。2008年7月26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實現低碳社會行動計劃”,開始實施全面的低碳轉型。日本政府在低碳社會建設方面的突出作用表現為制定全面規(guī)劃與目標、負責監(jiān)督管理、利用財稅政策加以引導、推動低碳社會制度建設、鼓勵科技創(chuàng)新、重視示范試點、推動國際合作等方面。

當然,我們在此強調中國國家動員體制和能力的優(yōu)勢,并不是說僅僅依靠政府來建設低碳社會,而是強調應通過充分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形成政府、市場與公民社會的適當關系,共同推動低碳社會建設。事實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社會形勢已經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我們選擇了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重要機制,而市場化改革也帶來了社會結構、行為方式、價值觀念的巨大變化。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公眾社會參與的意愿與能力也在提升,公民社會的力量正在成長壯大。在此情況下,如果依然按照傳統的方式簡單地運用國家動員體制,已經并且必將遭遇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因此,沿用國家動員體制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政府在低碳社會建設中的作用,無疑是重要的。但是,幾乎同等重要的是,我們也要因應形勢的變化,對這種體制作必要的改進,吸納新的機制和力量,建立政府主導的、與市場和公民社會開展有效合作的新體制。如果我們能夠確立這種改進的體制,并且切實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明確低碳社會的建設方向,在發(fā)展目標和規(guī)劃層面做到經濟、社會與生態(tài)的統籌兼顧,并像推動經濟發(fā)展那樣去認真落實,那么,我們就有可能破解前文所述的一些困境,推動低碳社會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低碳轉型的前景由此也是可以預期的。

[1]夏光:《動員國家力量發(fā)展低碳經濟》,載《綠葉》,2009(5)。

[2]馮之浚、金涌、牛文元、徐錠明:《關于推行低碳經濟促進科學發(fā)展的若干思考》,載《光明日報》,2009-04-21。

[3]鄒驥、傅莎、王克:《中國實現碳強度削減目標的成本》,載《環(huán)境保護》,2009(24)。

[4]參見王立德:《中國人對國家發(fā)展方向滿意度最高,但是對環(huán)境擔憂程度高。中美兩國公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低》,http://www.greenlaw.org.cn/blog/?p=159。

[5]《外媒稱中國成世界第一“拜金主義”國家》,載《環(huán)球時報》,2010-02-26。

[6]呂植:《低碳中國的希望在農村》,載《綠葉》,2010(1/2)。

[7]格非:《當代文化與環(huán)境的對立》,載《綠葉》,2010(1/2)。

[8]金樂琴、劉瑞:《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發(fā)展模式轉型》,載《經濟問題探索》,2009(1)。

[9]洪大用等:《中國民間環(huán)保力量的成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10]萊斯特·賽拉蒙:《第三域的興起》,載李亞平、于海編選:《第三域的興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11]謝來輝:《碳鎖定、“解鎖”與低碳經濟之路》,載《開放導報》,2009(5)。

[12]陳潔:《氣候將如何改變世界?》,載《中華讀書報》,2010-01-20。

[13]陳志恒:《日本構建低碳社會行動及其主要進展》,載《現代日本經濟》,2009(5)。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Low-carbon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HONG Da-yong
(Department of Sociology,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at low-carbon economy will inevitably associated with low-carbon society,dealing with global climate change must promote low-carbon society construction.Because of the speciality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a low-carbon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is facing some dilemmas:choosing the target,keeping social integration,pursuing social sustainability,as well as seeking for external breakthrough and collaboration.Hence,the low-carbon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China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our existing system,but making necessary transformation of its function,establishing an appropri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the market and civil society.

low-carbon society;social transformation;system advantage

洪大用:社會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學理論與方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高校社會學 E-研究院(Sociology Division,E-Institutes of Shanghai Universities)(上海大學)研究員(北京 100872)

(責任編輯 武京閩)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生態(tài)文明的環(huán)境社會學研究”(08ASH00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建設環(huán)境友好型和資源節(jié)約型社會的社會學研究”(07JJD840197)

猜你喜歡
氣候變化經濟建設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探索氣候變化起源真相的藝術作品
央行行長們就應對氣候變化展開辯論 精讀
蝗災降臨東非,氣候變化可能是罪魁禍首
增加就業(yè), 這些“經濟”要關注
自貿區(qū)建設再出發(fā)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望都县| 平乐县| 新邵县| 益阳市| 新建县| 黑山县| 万山特区| 山丹县| 红安县| 宝鸡市| 招远市| 喀什市| 资兴市| 长子县| 金坛市| 洛宁县| 云浮市| 南江县| 陆良县| 加查县| 凌源市| 桦甸市| 克山县| 岢岚县| 新和县| 江口县| 武城县| 土默特右旗| 三穗县| 高密市| 河北区| 汕头市| 静乐县| 水城县| 泰来县| 廉江市| 商都县| 临海市| 宁陵县| 青田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