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主義
隨著十一黃金周銷售旺季的到來,很多顯卡廠商為了能夠盡可能地搶占市場,從而想盡各種辦法來吸引消費者,有些廠商選擇增加產(chǎn)品賣點的方式,如加強做工,選用超炫的風扇等;有的廠商則選擇更直接的方式,如降價促銷或贈送精美禮品等。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消息。但是對于顯卡廠家來說“總不能賠本賺吆喝”吧。價格下調(diào)的同時,產(chǎn)品的做工自然也會或多或少縮水。尤其在非主流品牌中縮水的現(xiàn)象更為明顯。這是消費者所最不愿看到的。
在眾多顯卡面前,很多用戶并不能真正分辨出顯卡做工的好壞,往往造成了用戶花了很多錢,但最后買到的產(chǎn)品在使用過程中并不穩(wěn)定。為了使消費者能夠買到心儀的顯卡,我們特此推出這篇文章,教會大家輕松識別偽劣顯卡。
第一步:看PCB
迷惑指數(shù):★★★☆
首先就要從顯卡的最大組成部分——PCB開始說起。顯卡上的所有元器件都是焊接在PCB上。因此我們說一個顯卡PCB品質(zhì)的好壞至關重要,其直接關乎到顯卡工作的穩(wěn)定性以及超頻能力。對于消費者來說鑒別顯卡PCB品質(zhì)并不是很難。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側(cè)面觀察PCB的橫切面。PCB品質(zhì)較好(或?qū)訑?shù)多)的橫切面手摸起來非常光滑,在光線下有一些透明度,而品質(zhì)較差的PCB則非常粗糙。
此外,還要注意PCB上是否存在過多的空焊點,一般來說每塊顯卡的PCB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空焊點。但有些廠家為了降低價位,在用料上過于縮水,使得顯卡某些部位看上去“空空如也”,這也大大降低了顯卡的穩(wěn)定性。
第二步:看電容
迷惑指數(shù):★★★★
下面就要說到顯卡上(尤其是供電部分)所用到最多的元件——電容。電容爆漿相信是用戶最為頭痛的問題。近幾年,顯卡廠商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不約而同地推出了采用全固態(tài)電容的產(chǎn)品。一時間全固態(tài)電容似乎已經(jīng)成為顯卡的標配。
而有些用戶在長時間使用之后則發(fā)現(xiàn),原本并不會爆漿的“固態(tài)電容”也開始爆漿了。其實這類現(xiàn)象并不難解釋,原因就是某些小廠商采用了假冒的固態(tài)電容。
根據(jù)市場調(diào)查,這種電容和真正的固態(tài)電容相比在價格上最多相差10倍!而二者在電氣性能方面的差距也相當大。識別這類電容非常簡單,只需留意下電容上方有無防爆紋(也有部分例外)即可。
第三步:看電感
迷惑指數(shù):★★★★
采用劣質(zhì)電容,對于顯卡所造成的后果也非常明顯。輕則爆漿,重則死機藍屏。而下面所說到的部分,對于顯卡的影響比較隱形,一般情況下根本察覺不到。這就是顯卡供電部分不可或缺元件——電感。電感的作用主要是濾波,為顯卡提供更為純凈的電流。未作屏蔽的電感在工作時會產(chǎn)生很大的電磁干擾,不僅會對顯卡核心產(chǎn)生干擾,還會對主板上的網(wǎng)卡和聲卡造成一些干擾。帶有屏蔽的電感其外部會包裹一層鐵殼從而有效減少干擾。
第四步:看接口
迷惑指數(shù):★★★
說完了做工部分,下面我們再來說說接口方面。目前顯示器的接口非常多,常見的有VGA、DVI、HDM、DisplayPort等。因此在接口方面的豐富程度成為了廠商競爭的另一大重點。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了。有些顯卡由于接口太過于密集,造成了某些接口根本就無法正常插入,如部分顯卡上的HDMI接口就太過靠近外側(cè),實際使用無法插入,不得不成為一個中看不中用的擺設。
也有一些廠商將DVI和VGA設計在一列中,這樣雖然能節(jié)約空間,但上方的DVI焊針非常長,而外部也沒有明顯的屏蔽措施,造成信號干擾非常嚴重。并且這樣的設計,使兩個接口只能顯示相同的內(nèi)容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屏顯示。
第五步:看散熱器
迷惑指數(shù):★★★
廠商吸引消費者眼球的最直接方式莫過于給顯卡搭配個大塊頭的散熱器,不僅可以使顯卡更加“冷靜”,還能令顯卡的外觀更加吸引人,但帶來的問題也不少。散熱器過大,擋住SLI接口這一問題已經(jīng)老生常談,就不過多介紹了。這里主要說另外方面,由于有些散熱器過于沉重,而顯卡上方又沒有增加金屬加固條,這樣時間一久PCB很容易彎曲變形。因此,對于采用大型風扇的顯卡,相關的保固設施不可或缺。
顯卡上的風扇也要注意,有些品牌為了降低成本搭配了不支持自動變速的風扇,這樣做有非常明顯的缺陷平時的噪聲會很大,而如果廠商為了靜音將轉(zhuǎn)速降低,可能又會影響顯卡的穩(wěn)定工作,并且風扇的壽命相對于可變速的風扇來說也受到影響,因此這類產(chǎn)品同樣不建議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