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芝
靜脈尿路造影 (intravenousurograqhy,IVU)又稱排泄性尿路造影,它與逆行尿路造影是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X線檢查方法。雖然有其他一些影像技術如磁共振尿路成像等在尿路造影成像中的應用,但靜脈尿路造影目前仍然是尿路結石造影檢查的首選方法[1]。
常規(guī)劑量和雙倍劑量的靜脈尿路造影,在泌尿系梗阻時,腎盂腎盞及輸尿管往往顯示不滿意或不顯影。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是將較多的造影劑加入葡萄糖液內(nèi),短時間快速靜脈滴注,使全尿路顯影的一種檢查方法,可彌補上述不足。用以顯示包括腎盂腎盞系統(tǒng)、輸尿管、膀胱的重要方法,它不僅可給我們提供上述部位的形態(tài)、結石在尿路分布關系,而且還可給我們提供腎臟的分泌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70例尿路梗阻患者隨機分成A、B兩組。A組40例采用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檢查。B組30例采用常規(guī)劑量和雙倍劑量靜脈尿路造影檢查。造影術前準備:A組碘過敏試驗、不必禁水。B組碘過敏試驗、禁食水、清潔灌腸。造影劑:泛影葡胺等離子造影劑,碘苯六醇等非離子型造影劑,后者其毒性與副作用低,效果較理想,但售價較為昂貴。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臨床通常用60%的復方泛影葡胺,按劑量2mg/kg計算,加入少量5%葡萄糖混合均勻后使用,造影劑量最大劑量不應超出120ml/人。
患者仰臥于攝影臺上,先攝全尿路平片1張,然后采用靜脈輸液法,將裝有造影劑的藥瓶置于距臺面120~130cm處,用1號針頭或輸血針頭刺入靜脈滴注,5~8分鐘內(nèi)滴完。于注藥開始后10分鐘、20分鐘、30分鐘各攝尿路片1張。若腎盂、腎盞及輸尿管顯影不良,可適當延長時間后再攝影。X線診斷尿路梗阻:A組40例采用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檢查,檢出39例尿路梗阻,部分伴有不同程度尿路積水,1例因一側無腎功,尿路未顯影,檢出率97.5%。B組30例采用常規(guī)劑量和雙倍劑量靜脈尿路造影檢查,檢出27例尿路梗阻,檢出率90%。
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劑在短時間內(nèi)靜脈滴注入血管內(nèi),使腎血流量增加,而促進腎的排泄功能,使泌尿系統(tǒng)充分顯影[2]。本組造影優(yōu)良率97.5%,明顯高于普通尿路造影檢出率90%。本法簡便易行,特別適用于:1)常規(guī)靜脈腎盂造影顯影不理想。2)肥胖、腹部有包塊、腹水患者。3)高血壓需觀察腎臟病變者。4)不配合的小兒、需觀察全尿路者。從本組40例觀察,對輸尿管結石(無論陽性與陰性結石),采用此種攝影術檢出率明顯提高。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術,近年來國內(nèi)外許多醫(yī)療單位已廣泛開展這一檢查方法,它既可以清晰地顯示腎實質(zhì)和全部引流系統(tǒng)的形態(tài)和功能改變,有助于提高造影效果。做出較肯定的診斷,又不需要壓迫腹部,這就使過去常規(guī)法不能進行檢查的病人得以有效的檢查[3]。
大劑量靜脈尿路造影在泌尿系梗阻的檢查中的應用,不僅能觀察和判斷腎臟排泄功能及疾病,而且可更好的顯示尿路位置、狹窄程度、范圍,為臨床診斷和手術方案制定提供有價值的資料,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同時此項技術簡便易行、并發(fā)癥少、費用低,可大大提高泌尿系梗阻及狹窄病變的陽性診斷率,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1]于茂生.實用泌尿外科學[M].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出版社,1980,98:101.
[2]張鏡如,喬健天.生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4:161-171.
[3]劉建新,唐光健,蔣學祥.輸尿管壓迫陰性CT尿路造影技術[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