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星,張鈺惠
(1.河南科技學院人文學院,河南新鄉(xiāng)453003;2.西北大學文學院,陜西西安710127)
近年來,電影市場商業(yè)化的操作使得電影的制作規(guī)模以及出品數(shù)量受到了資金問題的困擾。與此同時,隨著廣大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常規(guī)性側重功能的硬性廣告面臨著失效的危機。于是國產電影業(yè)與廣告業(yè)開始借鑒西方成熟的電影與廣告結合的推廣方式。近年來國產電影中的隱形廣告大幅攀升,其中具代表性的有:《一聲嘆息》(2000),《手機》(2003),《天下無賊》(2004),《愛情呼叫轉移 1》(2007),《愛情呼叫轉移 2》(2008),《非誠勿擾》(2008)等[1]。近年來還出現(xiàn)了一批廣告電影如:賈樟柯制作的親情版的諾基亞6131廣告片,雅虎推出的張紀中的《前世今生篇》、陳凱歌的《阿虎篇》、馮小剛的《跪族篇》等廣告片??梢哉f廣告不但可以滲入到電影中,還完成了華麗的轉身,成為堪稱藝術的電影。但是國內市場在電影與廣告雙贏的同時,由于二者的結合存在眾多缺陷也出現(xiàn)了大量的敗筆:如《色戒》遭封殺使力士香皂的廣告隨之停播,電影《英雄》因為貼片廣告有強迫消費之嫌而被告上法庭,而2008年馮小剛也因為《非誠勿擾》中加入廣告太多而公開向觀眾道歉。由此可以說,對電影與廣告的結合方式以及二者結合的前景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將依據(jù)近年來出現(xiàn)的各種電影與廣告結合的典型案例探析電影與廣告結合后的實踐成效以及在實踐中暴露出的眾多問題,力圖找出解決的方案和對策。
站在電影的立場,電影與廣告結合所具有的優(yōu)越性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降低了電影市場運營的商業(yè)風險。
廣告商與片商的合作,這在國外電影的商業(yè)化運作中早有先例。國產電影的票房成績一直平平,在與國外大片的競爭中往往處于不利地位,為降低風險,也不得不考慮在電影中投放廣告。如電影《天下無賊》制作成本是5700萬元人民幣,隱性廣告的收入就達4000萬元人民幣,收回了大部分的成本;《瘋狂的石頭》也因此以低于400萬元人民幣的低成本投資,獲得了超過2000萬元的收入。[2]
其次,電影更加真實化、生活化。
專欄作家馬丁·格羅夫曾說:“電影就該讓我們感受到真實的生活。有誰會捧著一瓶沒牌子的啤酒……喝喝某種飲料無可厚非,但如果主人公喝了一口后放下瓶子說‘天啊,某某飲料真是棒’,那就另當別論了?!保?](P243)廣告的加入使電影更加生活化,使觀眾更容易進入電影所表述的生活場景中。
再次,電影營銷傳播更具有效性。
電影本身可借助植入品牌在影片放映前和放映過程中的整合營銷傳播,再獲得媒體曝光度,吸引觀眾觀看從而增加票房收入。最經(jīng)典的例子是被譽為好萊塢植入式廣告的標志性影片《E.T.外星人》(1982)和片中的植入式廣告Reese’s Pieces巧克力豆。Hershey公司在影片放映前后,先后投入100萬美元進行Reese’s Pieces巧克力豆的品牌推廣和廣告宣傳,致使該電影在放映的3個月內電影票的銷售量大幅攀升[4]。
站在廣告的立場,電影與廣告結合的優(yōu)越性表現(xiàn)在:
首先,廣告的被接受程度增高。
電影中廣告元素的出現(xiàn)取決于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本身,從而使產品在電影中隨劇情的發(fā)展反復出現(xiàn),這是其他傳統(tǒng)媒體所不具備的特點。電影具有一種集群效應,極大程度地引發(fā)了消費者的從眾心理。這種廣告的電影傳播形成了獨具滲透力的廣告形式。
其次,廣告的到達率增高。
目前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首輪一般在全國經(jīng)濟較發(fā)達的17個省(市),100多個城市,1000多家主流影院,2000塊銀幕放映,每部影片日平均放映7場,放映期長達兩周以上,觀眾人次平均在600萬左右……衡量廣告價值的第一個指標是廣告的受眾人群數(shù)量,《英雄》的廣告價值首先是1250萬雙眼睛[5]。
再次,降低了廣告的成本。
“如果說一部電影的票房到達5000萬美元,電影中的廣告就等于達到大約1370萬的電影院觀眾面前,而據(jù)電影工業(yè)統(tǒng)計,一部有5000萬美元票房的電影就可以賣出20萬盒錄像帶。不僅如此,一部賣座巨片的錄像帶一星期至少出租5次,這樣一個產品的鏡頭會因此再增加2500萬~3000萬個讓觀眾留下印象的機會?!比绻偌由嫌芯€和無線電視的播出,廣告主所付出的平均單位成本可以降到非常低[6]。
最后,延長了廣告的有效期。
作為一種大眾文化藝術形態(tài),電影的生命力強,它不但在影院放映,還可以在電視錄像帶、VCD中播出,不但播放一次,而且可以播放無數(shù)次,好的經(jīng)典影片的影響甚至幾十年。把產品插入電影之中,讓電影情節(jié)成為其廣告內容,明星就是一種最佳的廣告形象,其天然的示范作用不經(jīng)意間便俘虜了觀眾、消費者。同時電影媒體可以影響電視廣告很難到達的人群——青年一代。他們崇尚的是快速的消費,電影媒體的特性迎合了青年一代的潛在心理,產品也因此更好地掌握、擁有了這一巨大市場。
電影與廣告之間的關系是電影生來就有的,是先天性的,因為電影的產生就是伴隨著技術進步而生,隨同著商業(yè)性的顯隱進步的。而兩者之間的矛盾,本質就是藝術性與商業(yè)性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的問題。
首先,廣告的“喧賓奪主”與“隱而不露”之間的矛盾。
電影隱性廣告的尺度很難把握,在實際的結合中有些電影就走了極端,而使隱性廣告“喧賓奪主”。廣告商對片商的要求有時是過分的,他們往往要求片方盡量突出產品的信息,即使這種突出是有害于電影情節(jié)與角色的,也絲毫沒有退卻的意圖。例如在馮小剛的《非誠勿擾》中,那輛斯巴魯?shù)溺R頭一放十多分鐘,車內場景都得在行車電腦上放LOGO,這部車賺足了觀眾的目光,比女主角還具有“吸引力”。
相反,就是隱而不露所帶來的吸引力低。電影隱性廣告與一般廣告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把要傳達的信息隱藏在電影內容與情節(jié)的敘述當中,以防消費者對廣告產生反感情緒。但在實際操作中,“隱”的尺度卻很難把握,一不小心就會將廣告信息徹底地隱藏起來,讓消費者難以發(fā)現(xiàn)。例如《天下無賊》這部影片,一般的觀眾只能回憶出兩三個品牌在電影里做廣告,像《晨報》等其他六七個品牌觀眾基本上沒有印象。
這就形成了電影廣告的風險性。而且影片的上座率是事前無法保證的,并不像報紙或電視節(jié)目有相對固定的發(fā)行量以及收視率。電影票房的不確定必然帶來其中廣告效果的不確定??梢哉f廣告投資的贏利與否也來自于商家對電影的預見性。如何更加有效地建立風險預防機制,盡量降低風險,也是商家投放廣告到電影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其次,藝術性與商業(yè)性的矛盾。
藝術性與商業(yè)性本身就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體,而電影作為兩者的天然結合體,也就意味著它本身具有沖突性。廣告是以一種純商業(yè)性的角度進入影視的,雖然說這種隱性廣告算不上真正的廣告,它必須與影片的情節(jié)、人物結合起來,不能使自己凌駕于影片之上,但它在無形中勸導著、誘惑著觀眾去購買,這種純商業(yè)性的動機自然會在已有沖突的基礎上加劇藝術性與商業(yè)性的對立。隨著商業(yè)利益的驅使,許多電影也逐漸地幾乎變成了純粹的商品,成為純粹的廣告媒體,忽略了媒體本身應有的關心社會的責任,甚至于有以媚俗性、庸俗性達到其經(jīng)濟目的的嫌疑。過度惡俗的廣告引用對影片及社會帶來系列的負面影響。電影中過于直白的品牌宣傳和刺激,尤其是奢華品牌的大量出現(xiàn)無形中會向大眾宣傳一種物質主義。比如,煙草商曾是美國最大的隱性廣告客戶,電影中抽煙的角色往往粗獷、性感、迷人,懂得享受生活。煙草廣告使廣大青少年觀眾深受其害,美國電影人卻賺取了大筆好處??梢哉f電影在廣告加入之后在一定程度上有由文化轉向流俗的危險性存在。
這就導致了產品功能、內涵無法準確表達。在電影中,和故事情節(jié)沒有直接聯(lián)系的商品,往往只能曇花一現(xiàn)地在電影中露一個臉。如果對插入的內容和位置考慮不周,甚至會對品牌形象造成負面的影響。《天下無賊》放映后,網(wǎng)上有人這樣評價,以葛優(yōu)為代表的一班賊化裝成旅游團,但團旗上顯示的是淘寶網(wǎng)這一情節(jié)將會給淘寶網(wǎng)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這將使不熟悉淘寶網(wǎng)的觀眾形成淘寶網(wǎng)是掏包網(wǎng)的印象。
再次,法律上的模糊性與清晰性的矛盾。
“據(jù)有關統(tǒng)計,目前的電影內容中,平均會有30到40分鐘提供給產品鏡頭的插入,換句話說,一部普通電影將有三分之一時間里含有廣告。”觀眾看得出來什么是電影,什么是廣告,影片中廣告大幅度地出現(xiàn)會讓他們心理失衡,于是必然出現(xiàn)像《英雄》那樣的法律糾紛:2004年浙江杭州的一名律師起訴電影《英雄》插播廣告侵害消費者權益,最終杭州市西湖區(qū)人民法院對這起全國首例電影廣告侵權糾紛進行了判決,裁定《英雄》在片頭插播廣告的做法是一種侵犯消費者權益的行為,輿論也一致認為買電影票是為觀看電影而并非是要觀看廣告,消費者并不需要為電影片頭中貼片式的廣告付款??梢哉f在消費者法律觀念不斷提升的時代背景下,貼片廣告無疑是有強制消費以及侵害消費者知情權的嫌疑的,所以說貼片廣告并不是最佳的廣告投入電影的形式[7]。
最后是國內廣告與電影結合的有效空間充分利用與否之間的矛盾。
國內的廣告與電影雖然也實現(xiàn)了結合,但是在后期的整合營銷中,國內的電影制片方與廣告運營方都沒有充分地利用二者結合的有效空間。電影《瘋狂的石頭》中雖然有諸多的植入式廣告,但是在影片上映前和上映中,沒有任何一家品牌針對電影做宣傳推廣??煽诳蓸贰嗄崧贰汃R(BMW)、騰訊QQ都有自己的鋪面和宣傳覆蓋渠道,哪怕只在各家店里貼一張上片通告,估計電影中廣告的影響面將更大。相對于好萊塢大片30%的制作成本、70%的營銷推廣費用,低成本運作的國產電影拿不出太多的錢來進行營銷推廣,而這些廣告贊助商的資源卻沒有好好整合利用,從中反映出國產電影在運作上整合營銷傳播理念的缺失和有效空間利用上的缺憾。
矛盾的存在就導致了電影境況的兩種窘?jīng)r。一是影片與觀眾對峙的窘?jīng)r。徐克《女人不壞》無意間清晰地現(xiàn)出了LV的大型廣告牌,在記者問起徐克這一免費的廣告時他無奈地說我們本來就生活在一個廣告的時代。而更加可笑的是《碟中碟3》中無意間攝入的中國特有的小廣告“XXXXXX辦證”更是讓該業(yè)主受到眾多影迷的電話“慰問”。這樣的意外事件證實了即使導演不招攬廣告商也無法躲避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廣告闖入鏡頭中。與其免費做廣告不如做收費廣告,這樣還能夠降低電影的風險。但是對于觀眾來說,只是想觀看到藝術性的、足以打動人心令人得到審美感受與精神愉悅的影片,而不是想看電影中鋪天蓋地防不勝防的廣告。由于眾多導演把握不好植入廣告的數(shù)量以及做不到植入技術上的精湛,致使觀眾能夠輕易地看出電影中廣告的存在而影響了觀看電影的心情。
二是廣告商與導演之間對峙的窘?jīng)r。廣告商在商言商不顧電影的情節(jié)允許與否強制地要求導演突顯自己的產品。導演寧浩連續(xù)地在《瘋狂的石頭》與《瘋狂的賽車》中瘋狂地植入廣告,但是他也為商家的強迫感到無奈。寧浩在回答記者訪問時說:“我不反對植入(廣告),畢竟有了廣告置換,解決了拍攝資金的問題,使我們的電影有了誕生的可能。但是我就是覺得,以后能不能多給點兒空間。給幾次特寫,出幾次聲音,時間多長,怎么辦,能不能不這么具體地寫進合同里?產品宣傳植進去就可以了?!钡拇_,即使不滿廣告商的蠻橫要求但是為了制作電影的成本,導演往往也要做出讓步。導演夾在觀眾與廣告商之間難以把持平衡。
根據(jù)以往的電影與廣告的結合背景,我們探究了二者結合的現(xiàn)狀,認為電影與廣告的結合應該努力做到四個字:專、準、隱、奇。
專即專注與專業(yè)。提高植入式廣告效果的一大關鍵點在于“專”。首先數(shù)量上要專一。影視中植入的品牌不能過多,而且同類產品要獨家采用植入式廣告。因為如果同一電影中同時有多個同類競爭產品發(fā)布廣告,廣告干擾度必然會影響到廣告的實際效果。另外在技術上要專業(yè),要使廣告與電影的結合手法專業(yè)化,讓觀眾在情感上能夠順理成章地接受電影中出現(xiàn)的廣告。
準即準確定位與表達。對于電影中的廣告來說,首先要有一種準確的定位以及準確的表述方式,其次要精準地表現(xiàn)出商品的獨特性格。美國廣告名家大衛(wèi)·奧格威先生曾說過,猶如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個性一樣,產品宣傳也要有自己的個性,如果你所做的廣告沒有充分表現(xiàn)自己獨有的個性,那么你所宣傳的產品,便如同在夜色中航行的一只船,永遠引不起人們的注意。這正是對“商品性格”的具體解釋。只有發(fā)現(xiàn)并且緊緊抓住了“商品性格”才能將某些人們熟悉的基本材料以他們陌生的方式組成新的組合,從而造就新的銷售業(yè)績。
隱即隱而不露、露而不淺。電影中植入的廣告或者電影廣告要做到“隱而不露”、“露而不淺”。熟悉武俠影片的人都知道那些肌肉發(fā)達太陽穴高聳兩眼精光四射的人大都是二流高手,真正的頂級人物是形如常人的,電影中的廣告就應該扮演著這樣一個厲害的角色,它隱匿在平凡的某個鏡頭中卻能夠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揮無法忽視的影響效果。把握好、掌握好“隱”的尺度很難,隱得太深,無法吸引受眾的眼球;露得太多,則會使受眾感覺出廣告意圖,產生抵觸情緒。
奇即穩(wěn)中求新、新中寓奇。電影要能夠在完善原有的電影與廣告結合形式的基礎上探索新的結合形式,在創(chuàng)新這一方面寧浩無疑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在《瘋狂的石頭》中可口可樂成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線索,這樣的植入就更合情理。對于電影與廣告結合后的宣傳來說要做到新的整合營銷。電影與廣告都應趁熱打鐵,充分發(fā)掘和利用電影隱性廣告資源。商家在電影中插入廣告后,在電影之外也要舉行各種宣傳活動,告訴公眾“我在這部電影中做了廣告”,使公眾知道某品牌和一部著名的電影聯(lián)系在了一起,以此提高品牌的身價。
另外,在文化多元融合的大趨勢下,電影已經(jīng)不僅僅是只可以和廣告相結合,同時電影還可以與MTV等音樂形式相結合,如蔡依林的音樂電影《特務J》就取得了良好的銷售量。另外電影也可以借鑒電視劇中的廣告植入方法,如走在商業(yè)化娛樂化結合最前沿的湖南衛(wèi)視2008年自制的電視劇《丑女無敵》就將故事發(fā)生的地點設在廣告公司,于是像“立頓”、“清揚”、“多芬”這些品牌的出現(xiàn)都成為一種情節(jié)本身的需求。另外新興的廣告電影也是值得專業(yè)人士大力開發(fā)的潛在商機。
可以說電影與廣告的結合是電影文化性產業(yè)拯救的一種有效方式,二者的結合能夠達到傳統(tǒng)硬性廣告無法傳達的商業(yè)效果與文化內涵。當然電影因為廣告的加入,勢必會面臨由藝術性向商業(yè)性倒戈的危險,但是這樣的結合同樣可以是電影利用商業(yè)化操作成全其藝術性訴求的機遇。而要想抓住這樣的機遇,就必須努力克服文中提及的電影與廣告結合中存在的缺陷,這就需要導演植入廣告技巧的創(chuàng)新??梢哉f,電影與廣告的結合對于起步較晚的中國影業(yè)或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而且這條路并不好走,是成是敗就看今后電影事業(yè)的發(fā)展、社會接受習慣的變化和接受心理的限度了。
[1]搜狐娛樂.“石頭”兩千萬擺慶功宴 劉德華與主創(chuàng)齊瘋狂[EB/OL].http://yule.sohu.com/20060818/n244863347.shtml,2009 - 10-11.
[2]張曉陽.2003年五大電影營銷[N].中國廣播影視報·產業(yè)周刊,2004-01-14(5).
[3]朱立元.現(xiàn)代西方美學二十講[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6.
[4]封繼承.瘋狂的置入[J].探索與爭鳴,2007,(5).
[5]肖玉琴.《天下無賊》藏著四千萬的廣告[J].公關世界,2006,(9).
[6]高海冰.電影媒介中的廣告因素[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8).
[7]陳慰星.《英雄》廣告遭遇法律之訴[J].中國律師,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