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斗
劉備一生做的最失敗的事情,就是在其死后安排了雙接班制度。他在臨死之前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其意思很明確,讓諸葛亮輔佐劉禪,如果劉禪不堪大任,他便可以取而代之。我們不得不佩服劉備的老謀深算,他明知即便劉禪不稱職,諸葛亮也不會取而代之。細細想來,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有誰愿意拱手相讓呢? 但聰明反被聰明誤,正是看似高明的雙接班制度才導致了蜀漢后來的悲劇。
諸葛亮生前將軍政大權(quán)獨攬一身,并在劉禪身邊安插了很多親信,使劉禪完全成了個花瓶。諸葛亮和劉禪也因為這種制度而彼此猜忌。劉禪對諸葛亮的不滿在其死后逐漸表露出來,他廢除了丞相制,把軍事權(quán)和行政管理權(quán)一分為二,分別交給了蔣琬和費祎,不再允許有一人專權(quán)。等到蔣琬、費祎二人死后,劉禪“乃自攝國事”,獨攬蜀國大權(quán)長達19年之久,將諸葛亮對他的長期壓抑最大程度地宣泄出來。
諸葛亮比劉禪大26歲,劉禪17歲繼位時他都43歲了,兩人有明顯的代溝。再加上他動不動就像唐僧一樣,天天在劉禪耳邊嘮嘮叨叨,“親賢臣,遠小人”,倆人的關(guān)系很難處好。劉禪怎么著也是個“90后”的新新人類,娛樂生活需求旺盛,并且對老爸留下的基業(yè)也不是很感興趣,所以他更喜歡善于玩樂的宦官黃皓。劉禪和有些富二代一樣,喜歡和小人在一起,不喜歡和賢臣在一起,因為賢臣往往比較悶,不會打高爾夫,不會玩斗地主,更不會陪你逛街,教你如何泡妞。
劉禪在歷史上和他老爸一樣出名,甚至比他老爸還出名,主要得益于他老爸的驚世一摔,摔出了個“扶不起的阿斗”。很多人都認為阿斗的腦子不好使,很可能被摔出過腦震蕩,這是導致其“扶不起”的根源。難道他真的是扶不起來嗎?我們知道劉備共有四個兒子,養(yǎng)子被賜死,幼子也早早夭折了,還剩下兩個,一個是長子劉禪,一個是次子劉永,假如劉禪真的是個腦殘,以劉備的才德應該不會愚笨到讓其繼位。并且在劉備逝世前,諸葛亮曾感嘆劉禪“智量甚大,增修過于所望”,意即劉禪非常聰明,超過人們的期望。正因如此,劉備才安心將基業(yè)傳給了劉禪。
也有人把阿斗的“扶不起”和蜀國的安穩(wěn)歸結(jié)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其實諸葛亮在公元234年過世,劉禪是公元223年登基的,諸葛亮真正的輔政期不過11年而已,而劉禪真正倒臺是在公元263年,他在位41年之久,并且蜀亡之后,他還過了8年的幸福生活。試想如果他沒有一定的謀略和智商,怎么可能成為魏、蜀、吳三家中活得最久的富二代,而且他還是三國時期所有國君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
或許,人們都知道劉禪樂不思蜀的故事,但并不知道劉禪是揣著明白裝糊涂。劉備這一生最大的失誤不是選擇了劉禪做繼承人,而是沒有培養(yǎng)起劉禪對蜀國大業(yè)的興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