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秦萍
能源管理體系認證:低碳時代的必選項
本刊記者 秦萍
今年5月,我國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正式啟動,將在鋼鐵等十大重點行業(yè)開展為期兩年的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作為國家認監(jiān)委批準的首批試點認證機構之一,中國船級社認證公司(CCSC)承擔了鋼鐵行業(yè)的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CCSC副總經理黃學良表示,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將推動和促進企業(yè)能源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保持,使企業(yè)增強節(jié)能意識,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實現(xiàn)節(jié)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減排的目的。
能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的物質基礎。隨著對能源需求的與日俱增,能源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制約和對資源環(huán)境的影響也越來越明顯。因此,通過改進和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實現(xiàn)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受到了廣泛的重視。能源管理體系也就應運而生。
能源管理體系是通過采用能源管理體系標準來規(guī)范企業(yè)的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據悉,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3以上源于生產和使用能源方式的不當。而能源管理體系的實施將真正能通過節(jié)能達到減排的目的。近年來,一些發(fā)達國家紛紛出臺了各自的能源管理體系國家標準。
2001年,丹麥標準協(xié)會發(fā)布了世界上第一個能源管理體系國家標準《能源管理規(guī)范》。迄今為止,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瑞典、荷蘭、愛爾蘭、英國、韓國、美國、中國等國家相繼制定發(fā)布了能源管理體系的國家標準,歐盟也于2009年發(fā)布了能源管理體系的歐洲標準。此外,巴西、泰國等國家的標準正在制定中,而能源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也還在制定中。
CCSC副總經理黃學良告訴記者,在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制定與實施方面,我國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國不僅是為數不多的已經制定并實施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國家之一,而且也是能源管理體系的國際標準ISO50001《能源管理體系:要求和使用指南》的起草者之一。目前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在積極推進ISO50001的制定工作,該國際標準預計于2011年發(fā)布實施。
對于經濟高速發(fā)展的我國而言,節(jié)能減排的壓力和難度不言而喻。據估計,我國的整體能源利用效率是 33%左右,比發(fā)達國家低十個百分點,節(jié)能空間很大。黃學良表示,節(jié)能可簡單歸納為技術節(jié)能與管理節(jié)能兩種主要途徑。前者往往可能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而后者通過能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員工節(jié)能減排意識的提高,盡量在不投入或者少投入的基礎上,起到節(jié)能的效果,這正是能源管理體系標準所能達到的效果,而兩者的結合必將起到更好的節(jié)能效果。企業(yè)運用能源管理體系標準,建立、實施并保持能源管理體系,提高和完善企業(yè)的能源管理水平,實現(xiàn)節(jié)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體系實質上是一種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和理念上的變革。
我國的國家標準《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 23331-2009)是2009年4月頒布,同年11月1日正式實施的。而此前的10月,國家認監(jiān)委出臺了《關于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國家標準可用于第三方認證,同時要求在國家能源管理體系標準正式實施后開展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為了規(guī)范認證試點工作,確保通過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實施,切實提高企業(yè)的能源管理水平,認監(jiān)委還組織專家制定了《CNCA能源管理體系行業(yè)認證實施規(guī)則編制要求》,明確了“能源管理體系行業(yè)認證實施規(guī)則”的編制原則、框架和重點內容要求,為認證機構編制有針對性的行業(yè)認證實施規(guī)則提供技術指導。
今年5月,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工作正式啟動。認監(jiān)委表示,試點工作以國家標準《能源管理體系要求》(GB/T 23331-2009)為主要認證依據,以試點機構制定的相關行業(yè)認證實施規(guī)則(試行)為輔助認證依據。
為了確保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效果,認監(jiān)委對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與以往管理體系認證相比,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突破了管理體系認證的傳統(tǒng)模式,有很多不同之處。
一是能源管理體系認證不僅先要試點兩年,而且要編制各行業(yè)的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的實施規(guī)則作為認證的輔助依據。認監(jiān)委還對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實施規(guī)則的編制提出了具體要求;二是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必須在能源管理體系建立并運行6個月后進行;三是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必須要進行兩個階段的現(xiàn)場審核;四是要對能源管理體系的績效進行量化的評價或表述,量化的指標要在證書上反映出來,通過認證證書量化評價企業(yè)建立能源管理體系后能效的改進情況。認證證書增加兩個內容:即本年度單位產值或單位產品綜合能耗和能耗的核算邊際;五是在試點期間能源管理體系監(jiān)督審核一年不少于4次,每次審核都要核算能源管理體系的績效、能耗指標,每兩次審核的結果要在證書上進行標示。
黃學良表示,通過具體的量化評價,將建立體系前單位產值的綜合能耗和體系建立并通過6個月的運行后的綜合能耗進行對比,就能很清楚地反映出企業(yè)的能耗是降低了還是提高了,有助于企業(yè)整改,提高能源管理水平。正是由于采取了這些措施,認證機構在進行認證時,通過對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的應用,真正實現(xiàn)了對企業(yè)能源管理體系的有效監(jiān)督。對于企業(yè)而言,這種動態(tài)的的監(jiān)督也能夠真正促進企業(yè)能源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的目標。
鋼鐵行業(yè)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yè),也是節(jié)能減排的重點行業(yè)。作為我國經濟的基礎和支柱行業(yè),“工業(yè)脊梁”鋼鐵行業(yè)的節(jié)能減排任重道遠。
從全球統(tǒng)計數據來看,鋼鐵工業(yè)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人類總排放的5%,而在中國要占到近12%。據悉,中國鋼鐵工業(yè)總能耗已占全國工業(yè)總能耗的15%左右,而能源有效率僅為30%左右,與國外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近年來,中國鋼鐵企業(yè)節(jié)能減排取得了一些進展,但企業(yè)的噸鋼能耗仍然是日本的1.3倍,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日本的4.8倍,也高于歐盟和美國。業(yè)界普遍認為,鋼鐵行業(yè)是節(jié)能減排潛力最大的行業(yè)。
“十一五”期間,我國政府要求萬元GDP產值的能耗降低20%,到2020年,我國向世界承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節(jié)能減排的力度將進一步加大。作為能耗大戶,鋼鐵企業(yè)壓力巨大。特別是重點耗能企業(yè),面對國家嚴格的節(jié)能目標責任考核,對推行能源管理體系顯得尤為迫切。而近日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進一步加大節(jié)能減排力度加快鋼鐵工業(yè)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對鋼鐵行業(yè)的節(jié)能減排和結構調整提出了更加嚴厲的政策調控。5月15日,眾多知名鋼鐵企業(yè)匯聚“曹妃甸鋼鐵產業(yè)發(fā)展高層論壇”,發(fā)出了“低碳鋼鐵”宣言。對于鋼鐵行業(yè)而言,建立能源管理體系是沒有選擇的必選項。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無論是企業(yè)還是認證機構,都是剛開始接觸能源管理體系,對標準的理解、標準的應用都處于摸索、研究的階段。如果認證機構能全過程參與企業(yè)能源管理體系的建立與運行,通過和企業(yè)合作,共同對標準的應用進行探討、摸索,將會促進能源管理體系的實施進程,加快節(jié)能減排的步伐。
在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中,中國船級社認證公司(CCSC)獲得了鋼鐵行業(yè)的認證資格。
作為全國最早成立的認證機構,CCSC從成立到現(xiàn)在,始終把認證的有效性、管理體系應用產生的實際績效作為認證的主要目標。為了做好鋼鐵行業(yè)的能源管理體系認證工作,CCSC編制了鋼鐵行業(yè)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規(guī)則、相關體系文件和現(xiàn)場審核的指導文件;由CCSC編制的能源管理體系培訓教材今年5月已經通過內部評審,并將正式出版對外發(fā)布;為了盡快熟悉和掌握能源管理體系相關內容,CCSC在去年8月舉辦能源管理體系培訓,今年3月又選派10人參加了中國認證認可協(xié)會組織的能源管理體系審核員培訓班,并全部通過培訓考試;CCSC還積極與客戶進行溝通洽談,已經與幾家鋼鐵企業(yè)達成了初步意向。此外,CCSC還未雨綢繆,編制了電力、機械制造以及交通運輸領域的水路運輸、公路運輸、船舶建造等5個能源管理體系的認證規(guī)則,為未來開展相關認證工作奠定了基礎。
黃學良表示, CCSC將始終堅持“獨立、公正、誠信、不以營利為目的”的質量方針,從國家和行業(yè)發(fā)展大局出發(fā),為我國節(jié)能減排大政方針的落實、為促進鋼鐵行業(yè)的節(jié)能減排、為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優(yōu)勢高效的服務。
交通運輸是石油消費的重點行業(yè),是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據估算,2004年我國交通運輸業(y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2.9億噸,預計到2015年和2030年將分別達到5.22億噸和11.08億噸。當前我國交通行業(yè)能源利用效率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明顯偏低,其中載貨汽車百噸公里油耗比國外先進水平高30%左右,內河運輸船舶油耗比國外先進水平高20%以上,迫切需要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強調要以工業(yè)、交通、建筑為重點,大力推進節(jié)能,提高能源效率。交通運輸業(yè)成為節(jié)能減排的三大重點行業(yè)之一。
實際上,早在2008年9月,交通運輸部就發(fā)布了《公路水路交通節(jié)能中長期規(guī)劃綱要》,確定了交通節(jié)能總體目標。與2005年相比,到2015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12%左右,營運客車下降3%左右;營運船舶下降15%左右,其中海運船舶和內河船舶分別下降16%和14%左右;到2020年,營運貨車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16%左右,營運客車下降5%左右;海運和內河營運船舶均下降20%左右。未來十年,將是交通運輸業(yè)節(jié)能減排的關鍵時期。而如何對節(jié)能減排的成效進行評價至關重要。節(jié)能減排的效果怎么樣,在執(zhí)行過程中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方面,這些都需要第三方機構來評價和證實。
能源管理體系的實施,為交通運輸企業(yè)提供了比較科學、系統(tǒng)的能源管理的方法和途徑。作為交通運輸企業(yè),有效地導入能源管理體系標準,能夠通過體系的建立,完善內部的能源管理制度、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真正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雖然此次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沒有將交通運輸業(yè)納入其中,但在交通運輸領域實施能源管理體系認證,通過認證確保能源管理體系在交通運輸業(yè)的有效實施,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的終極目標,是低碳時代的必然選擇。應盡快在交通運輸業(yè)實施能源管理體系認證。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出臺一些政策性措施,將第三方評價機制導入交通運輸業(yè),由有資格、有能力的的第三方機構對能源管理體系的實施進行認證。
從哥本哈根會議中國向世界做出減排承諾的那一刻起,中國就進入了低碳時代。在低碳時代,實施能源管理體系認證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In May this year, China initiated off i cially th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Th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trial work will b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next two years in the iron and steel and nonferrous metal and other ten important industries.As one of the first 31 certification pilot institutions elected by CNCA, CCSC takes the pilot work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i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Energy consumption companies with visions has applied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to production practice by establishing energy management teams, and has realized the goal of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consistently and improving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t is the energy crisis that has led to the birth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The Deputy General Manager of CCSC, Mr.Huang Xueliang told the reporter that China has edged into the front of the world in the formulation and enforcement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China is not only one of a few countries that already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but also shares the responsibility with Brazil, England and US to draft ISO50001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and Application Guidelines”. China has a say in the formulation of standards.
CCSC obtained certification qualification of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n the pilot work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In order to do this work well, CCSC has made an all round preparation. CCSC not only drew up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rules for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but also developed related system documents and guidance for site audit. After obtaining certification qualif i cation, certification rules were further revis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training materials compiled by CCSC have got through internal review in May and will be published off i cially. In order to be familiar with and grasp relevant contents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CCSC organiz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training program in August of last year and invited National Energy Foundation and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Technical Commission to provide training on standard and energy auditing and on energy statistics, in particular on energy auditing,energy statistics and energy management. CCSC sent 10 people to atte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uditor training course organized by China Association for certification and Accreditation in March of this year, and all of them passed the training test. Except for technical reservation, CCSC actively communicates and discusses with customers, and reached agreement of intent with several customers in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Besides,by taking precautions, CCSC also compiled certification rules for fi v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covering the industry of water transport, road transport, shipbuilding,electrical power an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relevant certification works in the future.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A Must for Low Carbon Time
Reporter Qin 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