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
2010年2月,新西蘭房屋部長希特利先生因為挪用公款買了兩瓶酒,不得不在媒體上公開道歉且償還1000新西蘭元,并于25日宣布辭職。
希特利雖然已經(jīng)辭職,可這件事還沒完,新西蘭總理約翰·基先生說:“在現(xiàn)階段,我并沒有任何理由認為希特利先生不誠實。不過,為了確保公款的使用恰當,由審計長親自調(diào)查此事是很有必要的。”
有人說,新西蘭政府太不顧全大局了,有必要小題大做嗎?這樣不是損害了官員和政府的形象嗎?
可是,正是這種小題大做,讓納稅人的錢用在了點子上,讓政府的職能得到了更好的體現(xiàn),讓民眾對政府更加信任,這不是最重要的嗎?
事非偶然,有麻煩的部長不止希特利一個。2009年11月8日,新西蘭地方政府部長羅德尼·海德在惠靈頓議會大廈舉行新聞發(fā)布會,為使用補貼支付女友旅行費用正式向公眾道歉。
他說:“我特別要向奧克蘭埃普瑟姆選區(qū)的選民道歉,我曾經(jīng)向他們承諾會讓他們感到驕傲,但現(xiàn)在我犯了錯,讓他們失望了!”
事實上海德享有使用這些補貼的權利,但他此前以“額外補貼終結者”著稱并一直反對議員動用補貼。總理約翰·基也倡導政府部長不要用納稅人的錢為同伴埋單。約翰·基表示,議員的生活具有很高的透明度,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會被人們評判”,因此要注意謹慎使用議員補貼。
新西蘭議會每隔3個月就會通過網(wǎng)站公布一次國會議員的開支情況,以提高行政透明度和公開度。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國的官員管理比起新西蘭的來說,真是太“人性化”了。在我國,吃喝、旅游甚至按摩消費都報銷的事件隨處可見,卻很少有人得到應有的懲罰,更沒有人站出來道歉。難道中國的官員用起公款來就是天經(jīng)地義的?他們憑什么這么理直氣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給官員找些“麻煩”呢?
(吳海虹摘自《演講與口才》2010年第9期,辛 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