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棠
自被《觀察家報》記者安德魯·羅恩斯利爆出脾氣暴躁、經常欺凌下屬的消息后,英國前首相布朗的形象就一落千丈。英國全國反欺凌求助熱線也出來落井下石,聲稱他們經常接到首相府工作人員的求助電話?!睹咳针娪崍蟆芬才?,布朗因為脾氣大,一年換了100多個電腦鍵盤。
深陷“脾氣門”的布朗面對越來越多的批評,不得不拉前輩出來墊背。在一次專訪中,他承認自己的脾氣的確有些差,但與丘吉爾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
布朗倒不是為了開脫自己而誹謗偉人,事實上,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總有異于常人的地方。法國記者阿考斯和瑞士醫(yī)學博士朗契尼克曾經從醫(yī)學的角度得出結論:元首基本都有病,有些還病得不輕。
除了肉體上的病痛,元首在過大的壓力下也會出現不同的發(fā)泄癥狀,有的喜歡發(fā)火,有的要靠酒精麻醉,有的對性索求無度。有時候,這些癥狀會在同一個人身上交替出現。
脾氣暴躁型
在脾氣暴躁方面,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顯然比布朗“出道”要早。
薩科齊夫人布呂尼在接受采訪時承認:“很多人都害怕薩科齊,這不僅因為他位高權重,也因為他脾氣暴躁?!?/p>
薩科齊經常不顧形象,在公共場合發(fā)脾氣,其中最有名的一次,是在一個農產品的展銷會上與民眾對罵。當時,薩科齊走近群眾準備和大家握手,一位男子不愿和他握手:“噢,不!不要觸摸我!”薩科齊立即回敬:“那么滾開吧!”該男子也不好惹:“你令我反胃!”薩科齊破口大罵:“快滾!你這個該死的白癡!”
薩科齊的怒火還經常對向枕邊人。他的前妻塞西莉婭曾以遭受家庭暴力為由報警,雖然警方沒有逮捕薩科齊,但他也因此受到內政部長弗朗索瓦·巴魯安的警告。與前妻離婚后,薩科齊在布呂尼的引導下,開始以集郵的方式改變自己的暴脾氣,據說英國女王聽說后,也在方便之時幫薩科齊收集郵票,好在見面時當禮物送給他。
其實,脾氣暴躁的領導人何止薩科齊一人,只不過多數人不像他那樣當眾發(fā)火,或者很多偉人當政時因為沒有視頻和網絡,發(fā)了火也不會像現在這樣傳播得這么快。
美國總統(tǒng)華盛頓一直被描述成一個親切和藹的紳士,其實他的脾氣非常暴躁。他的專用畫師在回憶錄中寫道:“要是他出生在森林中的話,我看他會成為殘暴部族中最兇猛的人?!?/p>
在擔任大陸軍總司令時,有一次幾名醉酒的士兵在司令部耍酒瘋,華盛頓沖出去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當上總統(tǒng)后,華盛頓的火爆脾氣依然不改,他的秘書曾親眼目睹他氣得把帽子扔在地上,然后使勁用腳跺。華盛頓的罵人功夫也相當了得,他的秘書說:“這輩子最可怕的經歷就是聽到華盛頓的咒罵?!?/p>
丘吉爾的壞脾氣也讓助手抱怨其“比暴君還要壞”。這一點,丘吉爾自己也承認,他說:“我認為我所聽到我國任何一個評論家所使用的表示不屑一顧或是批評的話語,與我曾經習慣使用的語言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事實上,我感到非常驚奇,那么多我曾經傷害過的同事現在還會與我說話?!庇幸馑嫉氖牵鸺獱柕拇拄斁谷粋魅窘o他養(yǎng)的一只鸚鵡。在丘吉爾的“熏陶”下,這只鸚鵡臟話連篇。丘吉爾去世后,鸚鵡被一家寵物店老板收養(yǎng),它竟然對著光顧寵物店的孩子們頻爆粗口,寵物店老板只好把它帶回家養(yǎng)。
伊麗莎白一世功績很大,脾氣也很大。有一次她答應給一個宮女找個丈夫,后來宮女沒有告訴她就擅自結婚了,女王氣得拿起蠟燭臺就把她打了一頓。還有一次,女王覺得一位大臣的衣服很難看,隨手就給了他一巴掌。
嗜酒如命型
喜歡喝酒的領導人很多。
丘吉爾在當首相之前,有一次被派去報道布爾戰(zhàn)爭,他竟然帶了18瓶蘇格蘭威士忌、36瓶葡萄酒和6瓶白蘭地。英國前外交大臣喬治·布朗也愛喝酒,他到秘魯訪問時,因為醉酒大出洋相——他想邀請一位穿著紫色衣服的人跳舞,被拒絕,這位紫衣人士說:“首先你喝醉了。其次,那不是華爾茲的曲子,那是秘魯國歌。第三點,我不是女人,我是利馬大主教?!?/p>
重量級的酒鬼,當屬葉利欽。
葉利欽的禮賓司長史維琴科曾出書披露,1994年,葉利欽從華盛頓飛回莫斯科,按照計劃,他應該在中途前往愛爾蘭,與愛爾蘭總理雷諾茲進行40分鐘的會談。但是在飛離華盛頓的前一天,葉利欽在歡送宴上喝多了,第二天飛機抵達都柏林的香農機場時,酒還沒醒。害得雷諾茲在紅地毯上癡等了很久,最后副總理只好代勞與雷諾茲短暫交談了十幾分鐘。這件事讓葉利欽覺得自己“在世界面前丟盡了臉”,但是臉面與酒精相比,葉利欽顯然更喜歡后者。
克林頓曾在歷史學家布蘭奇的訪問中透露,1995年,葉利欽訪美,結果在下榻的酒店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僅穿著短褲,站在大廈外面的街上攔出租車去買比薩。第二天,葉利欽又喝醉了,這次他跑到下榻酒店的地下室閑溜達,害得大家四處找不到他。在德國,葉利欽同樣因為醉酒鬧了笑話。當時,他晃晃悠悠地走到現場的一個軍樂隊指揮面前,搶過指揮棒親自指揮。
這件事之后,葉利欽身邊的7位幕僚聯(lián)名給他寫了一封信,懇請他放棄“不健康的習慣”,尤其是“人所共知的俄羅斯式的過度放縱”。因為“總統(tǒng)的行為欠妥是顯而易見的。您的工作已經顯露出一種無規(guī)律的特點,行為上大起大落。日漸明顯的是,同公眾、記者、報紙和電視觀眾的接觸對總統(tǒng)您來說,正變得越來越困難”。
即使在總統(tǒng)選舉期間,葉利欽的酒癮發(fā)作起來,也是不管不顧。后來他的助手被逼得沒辦法,只好偷偷用兌過水的伏特加打發(fā)總統(tǒng)的酒癮。但是,葉利欽還是在競選連任前喝醉了。競選當天,他失態(tài)地沖上舞臺,活力四射地跟著音樂狂舞,這一扭,就把總統(tǒng)寶座給扭沒了。
性欲強烈型
權力沒有美女陪襯,總是一種缺憾。
元首大都精力充沛,脾氣大,性欲也強。很多領導人因為褲子拉鏈沒拉好,被弄得灰頭土臉。
其實,克林頓的“拉鏈門”并不是個例。在美國歷任總統(tǒng)中,被爆出性丑聞的就有16人之多。
作為美國的開國元勛,華盛頓也是花名在外。他與妻子結婚的前一天,還對自己好朋友的妻子念念不忘,訴說衷情。兩人保持了長達11年的婚外情。當然,華盛頓的婚外情對象絕對不止這一個,畢竟“波多馬克的種馬”的稱號也不是白叫的。
托馬斯·杰斐遜也是歷史學家公認的偉人,作為《獨立宣言》的撰稿人,信奉“人生而平等”的他卻養(yǎng)了150個黑奴,并把其中最漂亮的據為己有,保持了長達40年的情愛關系。
在兩性方面不甘人后的還有政績很差的哈定。當總統(tǒng)之前,哈定就與朋友之妻保持了15年的婚外情,后來他競選總統(tǒng),朋友之妻突然跳出來,要把兩人的丑事公布于眾。哈定趕緊為她買了一輛凱迪拉克豪華轎車,并送了一筆巨款供她環(huán)游世界。當選總統(tǒng)后,哈定喜歡在白宮偷情,有一次差點被妻子當場捉奸。更離譜的是,哈定與情婦在旅館幽會時,還碰到過警察臨檢,他穿上情婦的大衣扮成女人才逃過一劫。
上面幾位總統(tǒng)的“花名”加起來,恐怕也抵不過一個肯尼迪。
美國作家哈古特曾在《總統(tǒng)的性》一書中,義務地幫肯尼迪將其情婦進行了分類,其中包括影星、交際花、應召女、脫衣舞娘、空中小姐、選美小姐、白宮幕僚、秘書、競選助理以及朋友之妻等等,林林總總加起來,足有一個加強連。
有歷史學家在描述肯尼迪在白宮的性生活時,甚至用“荒淫”來形容。歷史學家羅伯特·達萊克在《肯尼迪傳》一書中提到,1962年美蘇核戰(zhàn)處在一觸即發(fā)的危險時刻,肯尼迪充滿焦慮,突然看見一位非常漂亮的女秘書走進會議室,就轉身對助手悄悄說:“將她的名字和電話號碼給我搞來!今晚我們也許會轉移一場戰(zhàn)爭,我非常需要放松一下。”肯尼迪在訪問英國時,對英國首相麥克米蘭說:“如果我每隔三天不和一名女人發(fā)生性關系,我就會頭痛欲裂,無心處理國事?!?/p>
為了讓總統(tǒng)安心處理國事,白宮的助手一部分充當了總統(tǒng)的“皮條客”,另一部分則負責善后,為總統(tǒng)的好色進行掩飾。
肯尼迪是高爾夫球場上的高手,但是他對高爾夫的酷愛外人一直不知情,后來為了掩飾總統(tǒng)好色的本性,他的發(fā)言人在解釋總統(tǒng)的去向時,不得不把總統(tǒng)的愛好拿出來搪塞:“不是的,不是的,總統(tǒng)是去打高爾夫了?!彪y怪尼克松私下曾對自己的御用媒體說:“高爾夫是肯尼迪不可告人的‘嗜好?!?/p>
但是,太過風流也不是一件好事。1963年,肯尼迪與一位性伴侶在游泳池邊打鬧時,不小心扭傷了腹股溝的肌肉,劇烈的疼痛讓他不得不穿上醫(yī)生為他配備的從肩膀直至腹股溝的僵硬的帆布支架,加上原先已穿在身上的背部支架,讓他行動更加不便。這兩個支架讓肯尼迪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當年遭到槍擊時,前兩槍并不致命,但肯尼迪不能彎腰躲避,第3槍擊中大腦,任何人也無回天之力了。
真的有病型
領導人出現在公共場合,往往是精神矍鑠,神采奕奕的。其實很多人當政時已經病入膏肓,或者被不算致命但發(fā)作起來也很要命的病痛折磨。原因無非3個字:老而衰。
密特朗好不容易當上總統(tǒng),卻被檢查出患有前列腺癌。1993年,他在韓國漢城(今首爾)訪問時突然在儀式上摔倒,嘔吐不止。不久之后,他在批準一項貿易協(xié)定時,必須由兩名助手扶著才能簽字。1994年,密特朗在接受法國電視臺采訪時,目光游離,聲音微弱,發(fā)音含混,需要不停地重復。
1981年的刺殺案,讓里根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他的保鏢回憶,槍擊事件發(fā)生后,里根“從未在大街上自由地行走過”。在任何場所,他都要穿上防彈衣。更重要的是,他失憶越來越嚴重,經常忘記助手和親人的名字。1982年,他在巴西與一位將軍會談時,竟然提議為玻利維亞人民干杯。一年后,人們發(fā)現他在內閣的小型會議上頻繁地睡著。而這些事情,都發(fā)生在他的第一任期。
里根在第二任期內發(fā)生了備受指責的“伊朗門事件”。事實上,他授意向伊朗交付武器時,剛做過大腸切除手術15天,正式簽署密令則是他被切除三塊腸息肉的第二天。1986年底,里根發(fā)表電話講話承認這次丑聞時,他的前列腺即將被切除。
像里根這樣的身體狀況,政壇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比他更嚴重。盡管百病纏身,元首們還是希望到死都留在政治舞臺上。但是民眾并不這么想,畢竟權力的行使要求他們精神持續(xù)集中,健康狀況也要穩(wěn)定持久。
國家元首在公眾面前光彩照人的幾分鐘亮相,不知有多少醫(yī)生在背后手忙腳亂。因為他們不是普通的病人,而是一群對國家和人民負有重大責任的病人。
(明瑞摘自《都市·翻閱日歷》2010年第4期,小黑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