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論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及運用法律傳播道德

2010-06-29 02:39:22田學仁
法制與社會 2009年26期
關鍵詞:意志道德法律

田學仁

法對于任何社會,或者對于我們每一個公民來說,法律和道德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分割的,更是不能互相對立的。法律只能或者主要是調整人們的外部行為,而行為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正如我國社會學家所告誡的,在維護社會的秩序和穩(wěn)定上,道德比法律更有內在的約束。法律與道德雖然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規(guī)范,但他們之間確實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濟和科技的進步,道德與法律的界限越來越多的相重合。我們要想做一個合格的公民,只有把自己應承擔的責任合理合情又合法地擔負起來,才是一個社會人。

一、道德的含義、特征及社會作用

(一)道德的含義

道德是發(fā)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道德是一定社會、一定階級向人們提出的處理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各種關系的一種特殊的行為規(guī)范。

這一概念說明,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jié)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tǒng)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所決定,并為其服務的上層建筑,道德一方面通過輿論和教育的方式影響人們的心理和意識,另一方面又通過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慣和規(guī)章制度的形式,成為約束人們相互關系和個人行為的原則和規(guī)范。

(二)道德的特征

道德與其他意識形態(tài)一樣,在階級社會中有鮮明的階級性,在發(fā)展過程中有歷史繼承性,它還具有不同于其他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特點。

1.道德的規(guī)范性。道德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它所包含和要解決的矛盾,主要是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之間的矛盾,其解決方式,是根據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去指導、規(guī)范人們以什么行為標準處理個人利益和整體利益的關系。

2.道德的滲透性。人類生活的各個時期、各個領域,都存在著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大都需要道德來調節(jié)。

3.道德的穩(wěn)定性。社會意識形態(tài)都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而道德比其他意識形態(tài)變化速度更慢,表現(xiàn)出更大的穩(wěn)定性。由于舊道德已在溫長的歲月里,變成了人們的傳統(tǒng)習慣和風尚,而且這種傳統(tǒng)習慣和風尚,往往與人們的信念、情感、民族的社會心理結合在一起,因而具有更大的穩(wěn)定性。

4.道德的自律性。道德只是提倡“應當怎樣”、“不應當怎樣”,而不是強行規(guī)定“必須怎樣”、“不準怎樣”,它是通過社會輿論、傳統(tǒng)習慣和人們的信念來維持,通過勸誡、說服示范方式起作用,不是靠國家強制力量在維持,個人能否按道德要求去做,關鍵在于個人信念,它對人們的行為起支配作用,構成道德的自律性。

(三)道德的社會作用

道德作為一種調整人們社會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對人與人之間、個人與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起調節(jié)作用,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或維護社會生活秩序。

道德具有階級性,是階級斗爭的工具之一。剝削階級的道德向來是統(tǒng)治人民的一種手段,被統(tǒng)治階級的道德也是用以反抗統(tǒng)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的精神武器。

道德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調整作用,最后歸結為對社會經濟關系的反作用。道德作用的基本方式在于評價道德行為的價值,它以道德原則和規(guī)范為標準,以行為的動機和效果為依據,以善惡概念表述行為的價值。

二、法律的本質及作用

(一)法律的本質

首先,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法律是國家意志,而國家是由統(tǒng)治階級組成的,所以法律必然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階級性是法律的一個根本屬性。所謂法律的階級性是指法律產生于一定性質的生產關系,屬于特定社會上層建筑之一,為一定階級服務的屬性。

其次,法律根源于社會物質生活關系。法律是社會經濟關系的形式,社會經濟關系就是法律的內容。

(二)法律的作用

法律的作用是指法律對社會發(fā)生的影響。國家制定法律就是為了利用法律對社會發(fā)生影響。法律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或角度進行分析,即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和社會作用。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是從法律規(guī)范調整人們的行為這一特征來分析法律所起的作用,法律的社會作用是從法律的本質和目的角度分析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規(guī)范作用。一是指引作用,指法律規(guī)定對于人們的行為的一種指導和引領的作用。二是教育作用,指法律對于人們今后行為起積極影響的一種作用。三是評價作用,指法律作為一種對于人們行為的評價標準或者尺度的作用。四是預測作用,指法律具有對于人們之間將要如何行為能夠預料和估計。五是強制作用,指法律具有制裁和懲罰違法犯罪行為的作用。

2.法律的社會作用。一是法律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階級統(tǒng)治的作用,這是法律社會作用的核心。二是法律執(zhí)行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指法律對于關系整個社會,不分階級、階層。

三、法律與道德的關系及運用法律傳播道德

法律在本質上是統(tǒng)治階級的整體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既然法律在本質上是統(tǒng)治階級的整體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體化,而道德當然屬于意志范疇,那么法律當然反映統(tǒng)治階級的道德觀。

(一)法律與道德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法律與道德的目的具有一致性。法律與道德同時作為上層建筑,受經濟基礎的制約,同時又都具有一定的獨立性,歷史性,它們都是為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調整社會關系的重要手段。

法律與道德在功能上相輔相成,法律與道德同屬于社會精神文明范疇,都是調整社會關系的途徑,它們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下作用也不相同。同時,法律對道德的實施也起到輔助作用,道德通過社會輿論和個人信念保證法律的遵守,同時也可促進司法和執(zhí)法的公正。道德是預防犯罪的手段,刑罰則是事后的懲罰,道德教育的宣傳也可減少犯罪率。

法律與道德內容上趨同。前面,由于法律是由道德演化而來,現(xiàn)在,法律與道德相互獨立,但法律仍然以道德為基礎,法律將道德規(guī)范轉變?yōu)榉梢?guī)范,把積極的道德標準規(guī)定為法律應遵循的準則。因此,一般人僅憑道德常識就可以知道哪些是犯罪行為,哪些不是犯罪行為,不能總是以法盲來解釋犯罪的原因,大多數犯罪更是道德淪喪。另一方面,某些法律規(guī)范反過來也是一種新的道德規(guī)范。如“不許闖紅燈,禁止違章建筑等也是一種社會公德。法律禁止不正當競爭,禁止出售假冒偽劣商品,遵守這些規(guī)定也是一種商業(yè)道德。

法律與道德雖然有密切的聯(lián)系,甚至某些方面具有共同之處,但二者畢竟屬于不同的上層建筑,不能將法律完全等同于道德,當然道德也不能取代法律,因此法律與道德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法律與道德產生的歷史與方式不同。從產生的歷史過程看,法律是人類社會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而道德風俗則存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歷史時期,任何社會都有的行為準則。另外,道德隨民族,種族,宗教,習俗的不同而不同,而法律在一國或一定區(qū)域內,則是統(tǒng)一的,從他們產生的方式看,法律是通過國家立法機關制定修改和廢止的,只有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才能將本階級的意志轉化為具有國家強制性,普遍約束力的法律。而道德則是由人民長期的生活習慣轉化而來,法律通過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更多的依靠社會輿論和人民內心的信念良知來遵守。

法律與道德適用的范圍不同。法律是劃分罪與非罪,合法與違法的標準,道德則主要是劃分善與惡的界限,這兩種界限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互相重疊,也可以互相獨立,有多種情況:道德所否定的法律也是禁止的。某些道德規(guī)范不否定,而法律則是禁止的。道德規(guī)范所肯定,而法律則是禁止的。道德上不提倡,法律卻許可。

法律與道德的區(qū)別說明,法律不是萬能的,保障法律實施的強制手段也不是萬能的。法律其固有的局限和短處,需要由道德輔助和補充,我們要充分利用法律與道德兩種機制加以調整,以形成和維護有序高效公正自由博愛的社會生活方式。

(二)運用法律傳播道德

道德對社會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它是考察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筆者認為我們應深刻領會法與道德的矛盾關系,采取“自相矛盾”的方法,用一方制約另一方,以達到雙方平衡發(fā)展的最終目的。

1.法的肯定。在尊老愛幼、戀愛關系、誠實信用、見義勇為等不適宜運用法來調整的社會關系,我們可以為它們規(guī)定具體的行為后果,如對見義勇為的行為,應當給予適當獎勵,以鼓勵這種行為。

2.法的否定。運用法來規(guī)定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對違反道德的行為予以制裁,避免規(guī)定行為規(guī)范的復雜性。對一個事物反面的否定,就是對其正面的肯定,這也符合事物發(fā)展的全過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3.依法治國避免對社會道德的侵害?!耙婪ㄖ螄ㄔO社會法制國家”有處于維護社會主義道德權威性,也有利于法律的順利實施,一切依法行事。

4.適當的法律宣傳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樹立崇高的道德觀念。我國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國家,法律與道德在我國有著共同的經濟基礎、指導思想和歷史使命,但它們也有嚴格的區(qū)別,即在司法實踐中,我們不能指導違反法律的行為當作一般的違反道德的行為而不予法律制裁,反之也不能把違反道德的行為當作違反法律的行為而予以制裁。

在實踐中,筆者認為應認真區(qū)分并深刻領會法律與道德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使之更好地為人民利益和社會事業(yè)服務。

猜你喜歡
意志道德法律
動物的“自由意志”
大自然探索(2023年7期)2023-11-14 13:07:52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十幾歲(2021年24期)2021-11-18 02:18:40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西廂記》中的理性意志與自由意志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31
讓法律做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7
绥江县| 绵竹市| 和平县| 隆安县| 波密县| 武宁县| 石台县| 塘沽区| 尉犁县| 丹凤县| 崇义县| 浏阳市| 仁寿县| 县级市| 洱源县| 易门县| 南宁市| 峨眉山市| 曲阳县| 淮安市| 上栗县| 河西区| 阳西县| 朝阳市| 大港区| 内乡县| 兰州市| 枞阳县| 甘孜县| 天津市| 栖霞市| 皋兰县| 铁岭市| 宜春市| 武鸣县| 丹寨县| 都安| 互助| 屯门区| 民丰县| 合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