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云
在英國一所中學工作的作者,過去從沒發(fā)現(xiàn)該國的教科書中提及中國,所謂的世界史,也只談及歐洲和美國。但最近他看到一套新編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發(fā)現(xiàn)其中竟然多處提到中國——
我最近看了一套新編的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書名為“HistoryinProgress”(發(fā)展的歷史),是英國海涅曼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這套教科書里竟然罕見地提到了中國。第一冊里有4頁介紹中國,第二冊有8頁。
我在英國的中學工作,過去從沒看到過有教科書中提到中國。所謂的世界史,只談及歐洲和美國。就算是談二戰(zhàn),重點也是在歐洲。因此,看到這套新的教科書里提到中國,我認真地讀了讀。這說明英國新編歷史課本開始對中國有興趣了。
第一冊是給七年級(初一,11~12歲)學生讀的,其中涉及中國的內容有:“中世紀時,在中國生活的情況怎么樣?”還有一個文化總結,標題是“比較中古時期在中國和英格蘭的生活”。
過去,對英國學生而言,中國似乎是不存在的。可是,這一個單元里,重點卻是中國和英格蘭的比較。為何不比較英格蘭和日本呢?為何不比較英格蘭和泰國呢?
“中國的發(fā)明”共占兩頁,課文是這么寫的:“現(xiàn)在,中國是世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中國人口約有13億,比英國多出20倍。今天我們日常使用的東西,很多都是在中國制造的。”接著又談了中國的幾大發(fā)明:郵遞服務、瓷器、紙幣、絲綢、運河、印刷術、火藥、鋼鐵??吹健班]遞服務”,我還真嚇了一跳。原來,課文是這么說的:“在13世紀,中國有出色的郵遞服務。皇帝享有最佳的服務??煽康氖拐唑T馬替皇帝送信。每隔幾公里,就換一匹新的馬,這樣,一天就可以走上400公里。第二等的信件,由信使步行送信,每隔幾公里一站。”
這套新歷史教科書的第二冊里,有關中國的重點是:“清朝:人們遺忘了的帝國?”使用這一冊的學生上八年級(初二,12~13歲)。課文簡要地介紹了清朝設有朝貢制度,各國使節(jié)要向乾隆皇帝叩頭的內容。
課文中有兩段文字,節(jié)錄了英國使節(jié)馬戛爾尼返回英國后,乾隆皇帝寫給英格蘭國王喬治三世的信。其中一段寫道:“欲與本帝國建立貿易關系的野蠻異邦,不只英格蘭一個。試想想,如果諸國都模仿英格蘭的惡行,要本君主賜予土地做貿易,本君主豈能同意?”(乾隆原文:“況西洋諸國甚多,非止爾一國。若俱似爾國王懇請派人來京,豈能一一聽許?”)課文總結道:“中國人盡了地主之誼,英國人的使命卻失敗了?!?/p>
課文中還有兩頁描述了清代婦女的生活。文中刊登了一張X光照片,把英國孩子帶入中國纏足的歷史中。
課文以中西文化的對比結束:“中國清代的纏足和同一時期歐洲婦女的束腹很相似。穿著束腹會導致婦女身體畸形,沒了束腹,女人無法坐著或站立,無法深呼吸……”課文的思考題是:“比較中國的纏足和歐洲的束腹。當時的男人如何看待女人?”
(楊子摘自《青年參考》2010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