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候因素。近年來的暖冬使小麥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溫度較常年偏高2~3℃,冬前的高溫造成了小麥不同程度的旺長,而越冬期間或越冬期過后溫度驟降至-10℃左右,隨后低溫持續(xù)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種強降溫及持續(xù)的低溫天氣,使沒有經過抗寒鍛煉的小麥遭遇凍害。
2.品種因素。由于近年的暖冬,許多農民選用了一些春性強筋優(yōu)質小麥,如鄭麥9023等,這些小麥品種在生產上表現(xiàn)優(yōu)異,但是其抗寒能力卻較差,因此也增加了發(fā)生凍害的風險。
3.播種因素?;幢钡貐^(qū)小麥的適時播種日期在10月中旬,而這時往往會出現(xiàn)連陰雨或干旱天氣。為了能使小麥種下地,農民很難做到適時播種。如早播將造成麥苗前期旺長,特別是種一些春性、弱春性品種播種偏早,且播量不減,使小麥的出苗情況普遍較好,造成麥苗旺長。
4.耕作因素。部分農民為搶墑播種,大多數(shù)地塊整地粗放,造成麥苗落土較深,形成弱苗;田土坷垃大,不利于根系下扎,麥苗素質差,同時冷空氣易侵入土下,凍傷根系;覆土不勻,形成凍害;三溝不配套,排水不良,易發(fā)生冰凍現(xiàn)象,造成死苗。再之,由于急于播種,一些農民采用撒播方式,麥苗根系入土較淺,分蘗節(jié)露在地表,雨雪后,由于氣溫驟降,形成凌抬現(xiàn)象,拉斷麥根,凍死分蘗,從而導致小麥凍害發(fā)生。
5.肥力因素。部分農民在農業(yè)種植上過多依賴化肥或因圖省事在小麥播種時施肥量過大且將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麥冬前旺長,極易發(fā)生凍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塊,麥苗幼苗黃瘦,葉片小,生長緩慢,分蘗少,積累的糖分少,不耐凍,在氣溫驟降時易受凍害。
1.選用抗寒品種。選用抗寒性比較好且豐產性強的優(yōu)質小麥品種,如強筋小麥品種煙農19等。
2.提高播種質量,培育冬前壯苗。首先,小麥在播種前要施有機肥,隨耕1次墊底。遇旱澆好底墑水,做到精細整地,達到地平、土細、墑好。其次,小麥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精選過篩,大小均勻;要進行曬種和種子發(fā)芽試驗,確保種子的發(fā)芽率大于95%;要進行藥劑拌種、浸種等處理。再次,小麥要適時、適量、適深播種,播種過深或加大播量會導致植株細弱而加重凍害。
3.加強冬前田間管理。一是小麥播種后進行灌溉的田塊,土壤出現(xiàn)板結時要抓緊中耕,疏松土壤,破除板結,促進麥苗出土和正常生長;二是間苗、疏苗;三是疏通“三溝”,保證排水暢通;四是追施臘肥,對群體小的麥田要早施肥,對生長正常的高產麥田,追肥時期要適當后移,促進麥苗均衡生長;五是適當鎮(zhèn)壓,彌合土壤裂縫,有利于保墑,抑制麥苗旺長,促進分蘗和根系生長。
1.播種過早形成的旺苗。幼苗葉片狹長且垂披,分蘗少,主莖和一部分大蘗冬前幼穗分化即進入二棱期,通過鎮(zhèn)壓可抑制主莖和大蘗生長。
2.播量過大形成的旺苗。幼苗生長擁擠,個體發(fā)育差,分蘗少。應先及時疏苗,建立適宜的群體結構,促進個體發(fā)育,再結合澆水補施適量速效氮肥和磷肥,以彌補土壤養(yǎng)分的過度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