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艷兵(天津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天津 300387)
《失蹤的人》(The Man Who disappeared),又名《美國》,是卡夫卡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寫于1912年至1914年。這也是他的三部長篇小說中出版最晚的一部,該書出版于1927年。小說沒有寫完,也屬于卡夫卡在遺囑中應(yīng)當予以焚毀的作品之一。1927年,小說經(jīng)過卡夫卡的朋友布洛德的編輯整理,以《美國》為書名出版??ǚ蚩]有去過美國,但他對那里的民主制度很感興趣,他也經(jīng)常提及他的“美國小說”。不過,卡夫卡在書信中提到這部小說時稱它為《失蹤者》?!拔艺趯懙倪@篇情節(jié)設(shè)計得沒完沒了的故事叫作《失蹤的人》……情節(jié)完全發(fā)生在北美利堅合眾國?!雹俨煌臅麑τ诶斫膺@部小說可能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我國著名卡夫卡研究專家葉廷芳先生認為,“失蹤者”也許更符合卡夫卡的“本意”。對于以《美國》為書名的這部小說,我已有過專文論述②,這里不再贅述;對于《失蹤者》,國內(nèi)有關(guān)論述極為少見,而這一書名或許就是卡夫卡的本意,因此我們完全有必要從這一視角對小說重新進行分析和闡述。
小說中“失蹤的人”自然是指主人公卡爾·羅斯曼,小說正是通過描寫他的一再“失蹤”,表現(xiàn)了人的失蹤,即人的價值失落、人性失落這一主題??ǚ蚩ㄔ诓唤?jīng)意間在他的第一部未完成的長篇小說中捕捉并表現(xiàn)了20世紀最重要的文學(xué)主題。“16歲的卡爾·羅斯曼被父母送往美國,因為一位(35歲的)女仆引誘他,并生了他的孩子?!雹坌≌f一開始,主人公就從他的家鄉(xiāng)、他的祖國、歐洲大陸失蹤了,他只身來到了美國。卡爾·羅斯曼是一個張大著眼睛的被放逐者,被放逐者對于放逐者來說,就是失蹤者。放逐者希望被放逐者在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永久地消失。
輪船抵達紐約港,手持竹制拐杖的先生上船問過卡爾的名字后說:“我就是你舅父?!彼菒鄣氯A參議員。舅父知道卡爾受女仆引誘被父母拋棄的事后,特來此地接他。舅父的朋友波倫德先生邀請卡爾去紐約附近的小莊園里游玩。午夜時分,格林從紐約趕到這里,帶來了卡爾舅父的一封信:“我必須把你打發(fā)走……你違背我的意志做出決定,今天晚上離開我,那你今后一生都要堅持這一決定;只有這樣,這才是男子漢的決定?!庇谑?,卡爾離開別墅,重新上路。他又從舅舅的家中失蹤,從繁華的紐約鬧市失蹤,消失在茫茫的流浪者隊伍之中。
卡爾在流浪過程中受到兩個流浪漢的欺騙。他后來認識了西方飯店的廚房總管,他們是老鄉(xiāng)??偣芙o卡爾找了份電梯工的工作。流浪漢魯濱遜喝醉酒來找卡爾要錢,卡爾不得不照顧他,他離開電梯后被領(lǐng)班發(fā)現(xiàn)了,領(lǐng)班立刻解雇了他。卡爾沒有任何申辯的機會,他再次從西方飯店失蹤,開始了避難流亡的生活。
卡爾從廣告上得知某劇場招人。他以“內(nèi)格羅”為名前去應(yīng)聘,被錄用為演員,后又改聘為技術(shù)工??栠z忘了他昔日所做過的一切,甚至將父母賜予他的名字“卡爾·羅斯曼”也拋棄了。他疾步上了遠去的列車?!八麄兂塑囎吡藘商靸梢埂,F(xiàn)在卡爾才知道美國很大……”這時的卡爾,沒有過去,沒有牽掛,沒有了明確的身份,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向何處去,卡爾終于從讀者的視野中徹底消失。
以上就是卡爾失蹤的大體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卡爾的失蹤就是人的失蹤。在尼采宣告了“上帝死亡”之后,后現(xiàn)代主義宣告了主體死亡、作者死亡,隨之而來的便是文學(xué)中人物的死亡。德國著名基督教思想家、哲學(xué)家馬克思·舍勒說:“我們時代首開先例:人相對他自己已經(jīng)完全徹底成問題了?!雹芨?滦Q:“人是近期的發(fā)明,并且正接近其終點。”“人將被抹去,如同大海邊沙土地上的一張臉?!雹菽承┖蟋F(xiàn)代主義學(xué)者認為:“面對一個無法想象的現(xiàn)實結(jié)果(環(huán)境污染、種族大屠殺、主體的死亡),人感到巨大的震驚,喪失了固定的參照點。無論是世界還是個人自己都不再擁有統(tǒng)一性、有機性、意義?!雹蘅傊?,人的失蹤是20世紀西方文學(xué)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主題??ǚ蚩üP下“人的失蹤”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在宗教意義上,卡爾最初的失蹤是人面對上帝的失蹤??栆驗槭艿脚偷囊T而失去了上帝的恩寵,正如人類因為原罪而失去了上帝的恩寵一樣。人一旦失去了上帝,失去了信仰,也就失去了生活的目標和意義,因而也就成了失蹤的人。
卡爾被放逐使我們自然聯(lián)想到人類始祖亞當因原罪而遭放逐的狀況。亞當偷食禁果是因為夏娃的引誘,夏娃犯罪則因為蛇的引誘。耶和華神對亞當說:“你既聽從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地必為你的緣故受詛咒:你必終身勞苦……”于是,“耶和華神便打發(fā)他出伊甸園去……把他趕出去了”(《圣經(jīng)·舊約·創(chuàng)世紀》第三章)??栆彩且驗槭艿脚偷囊T而偷食“禁果”,他因而遭到了父母的放逐?!八绱耸艿搅藨土P,但他的過錯是這樣一種過錯,只要提及它,他就足以獲得別人的諒解了?!笨査傅倪^錯就是一種類似于原罪的過錯。
卡爾為什么被放逐到了美國而不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的地方,譬如非洲或者中國?卡夫卡沒有明說,但肯定自有其中的道理。我們知道,“美國”在歐洲人心目中,就是被放逐人的生存之地。1620年12月,當英國第一艘運載清教徒移民的輪船“五月花”號抵達普利茅斯后,美國便成了許多歐洲人心目中被放逐者的生存棲息之地。1911年,也就是卡夫卡動筆撰寫《失蹤的人》的前一年,德語作家埃爾溫·羅森出版了一部紀實作品《德國搗蛋鬼在美國》,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每當一個浪蕩哥兒搗亂作惡,使全家飽嘗其苦、不堪忍受的時候,德語國家的人們通常都會想到一個簡單干脆得讓人吃驚的辦法:把這個敗家子打發(fā)到美洲去,打發(fā)到美利堅合眾國去?!雹?/p>
果然,卡夫卡筆下的《美國》,“充滿了罪孽,而不是罪惡,其中罪惡和純真都是和罪孽相關(guān)的”。并且,“在美國和在歐洲一樣,孩子們都受到了家庭和社會的壓制;他所犯下的罪行都是不可避免的,所犯下的錯誤也是由年輕和沒有經(jīng)驗以及受可恥的敦促而造成的。”⑧
卡爾在一次又一次經(jīng)受了美國的放逐生活后,在小說最后他又接受了新的引誘??柨吹揭粍t廣告。上面寫著“俄克拉何馬大劇場”在克萊頓賽馬場招收工作人員。“俄克拉何馬大劇場呼喚你們!……誰為自己的未來著想,誰就屬于我們之中的一員!人人都受歡迎!誰想成為藝術(shù)家,就趕快來報名!我們這個劇院需要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職位!誰決定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就立刻在這里向誰祝賀!”對于那位迄今在美國還未受到過任何真正的歡迎的卡爾來說,這是無疑是極大的安慰。于是,卡爾用身上僅有的錢買了地鐵車票,踏上了去克萊頓的列車。在克萊頓下車時,他見到了數(shù)百名扮演天使的少女組成的長號隊,她們在任意地吹著閃閃發(fā)亮的金色長號。兩個小時后,又換上來一群扮演魔鬼的男性鼓手。以上一切,“讓人想起圣經(jīng)中的記述,可以把它比作對基督教會的解釋。然而,與其那樣,索性把它作為由猶太復(fù)國主義者發(fā)起的向巴勒斯坦的移民計劃更容易理解”⑨。
總之,這是又一次新的生活、新的事業(yè)和新的理想的引誘,卡爾的結(jié)局如何,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小說沒有寫完,沒有結(jié)尾。不過,從卡爾以內(nèi)格羅為名去應(yīng)聘來看,或許能透露出一絲未來的信息。內(nèi)格羅(Negro)是一個黑人的名字,這個名字在字母的字數(shù)與元音的排列上與卡夫卡(Kafka)有著某些神似。這種神似是否意味著非洲黑人與猶太人有著相同或相似的命運?他們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在世界各地漂流,無法擺脫受排擠、被驅(qū)逐,甚至被掠殺的命運。1915年9月29日,卡夫卡在日記中早已安排了小說主人公卡爾的命運:“羅斯曼與K,一個無罪的人和一個有罪的人,但兩人最終卻毫無區(qū)別地被處罰以死刑。無罪者被弄死時人家手下稍微留情,更多的是被推到一邊而非打倒在地?!雹怆m然按照布羅德的說法,小說最后的結(jié)尾并非如此,但這也足以表明卡夫卡內(nèi)心的矛盾和猶豫不決。至此我們或許可以猜想,卡爾是否還會再一次經(jīng)歷放逐和失蹤?而這一次失蹤或許就是永遠的失蹤!
其次,在政治意義上,人因為追求自由而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而成為失蹤的人。德國哲學(xué)家比梅爾在分析卡夫卡的另一篇小說《饑餓藝術(shù)家》時曾指出,這篇小說所展示的是自由理念的反?;捌渲械玫骄唧w描述的顛倒乃是‘自由’(Freiheit)理念,而且就‘自由’緊緊地歸屬于人類存在而言,那就是對人類存在的顛倒”?。追求自由本來是人的理想,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卻迫不得已地不斷顛覆對自由的追求。追求自由變成了對自我的放逐,這種情形在《失蹤者》中同樣是顯而易見的。
自19世紀以來,在許多歐洲人眼里美國就是一片自由的樂土,1886年,法國人民贈送給美國人民的巨型“自由女神”雕像就是證明??栔簧韥淼酱碇杂膳c民主的美國,他失去了父母的庇佑,卻獲得了一切由自己做主的自由。卡爾乘坐的輪船駛?cè)爰~約港,“這時,他凝望著早已在望的、陽光驟然強烈的自由女神之雕像。她那手持寶劍的臂膀像是重又高高舉起:自由的空氣吹拂著她?!辈挥谜f,真正的自由女神手中拿的不是寶劍,而是火把,因為寶劍通常代表著復(fù)仇和正義,而火把則象征著自由,小說中也的確提到了“自由的空氣”。的確,美國的自由見證了卡爾一次又一次的失蹤,或者說一次又一次地促成了卡爾的失蹤。隨后,卡爾面對自由女神雕像自言自語道:“真高!”“他壓根兒沒想到走開,結(jié)果被從他身邊走過的越來越多的行李搬運工漸漸擠到了緊靠甲板欄桿的地方。”卡爾不知不覺中領(lǐng)略到了自由的力量,從此,“被排擠”成了卡爾擺脫不掉的命運。
卡爾剛來到美國,還來不及為離開家鄉(xiāng)親人而悲傷,立刻就為自己獲得了自由而興奮。卡爾來到了這樣一個國家,在這里,“聽說有個人白天在店里打工,夜里讀書,最后成了博士,我猜想還當上了市長”。在這個國家似乎什么都有可能,到處都是機會。而卡爾呢,現(xiàn)在完全自由了,干什么父母也管不著了。因此,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為遭受不公待遇的司爐主持正義。“卡爾覺得自己很有力氣,而且非常理智,他在家里的時候也許從來沒有過這樣的感受。要是他的父母能夠看到他在異國他鄉(xiāng),在有威望的人面前,為正義而斗爭,即便尚未取勝,但時刻準備最后奪取徹底勝利,該多么自豪??!”但卡爾并沒有為司爐爭取到正義和權(quán)利,司爐接受懲罰反而被認為是“活該”??栐诿绹醮巫杂傻男袆硬]有帶來他所希望看到的結(jié)果。
隨后,卡爾來到已成為參議員的舅舅家里,過上了富足悠閑的生活,但這也是一種近乎禁閉的生活,因此一旦有機會去郊外別墅,他便不顧舅舅的一再勸阻,毅然前往。在郊區(qū)的夜晚,他又一次體驗到自由的快樂和幸福,但他也因而遭到了舅舅的遺棄。而舅舅的遺棄使他再次變得無牽無掛、無拘無束,他又自由了?!耙虼?,他隨便選了個方向,就上路了?!?/p>
從此,卡爾開始了他真正自由的生活。他自由地選擇了與兩個流浪漢一道踏上通往拉姆斯之路,他又自由地選擇了留在“西方飯店”當一名電梯工,最后他自由地選擇了去“俄克拉何馬大劇場”應(yīng)聘,尋找新的機遇。但是,卡爾的每一次自由都是以失去原有的身份和地位為代價的,他的自由就是他一次次遭受放逐,最后,當他一無所有時,他徹底自由了,而那時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孤獨和凄涼。追逐自由終于走到了自由的反面:不自由;人在自由中最后變得一貧如洗,無所歸屬?!八堑厍蛏弦粋€自由的、有保障的公民,因為他被拴在一根鏈條上,這根鏈條的長度夠他出入地球的一切空間,但其長度畢竟是有限的,不容他越出地球邊界半步?!?
德國著名哲學(xué)家海德格爾認為,人的本質(zhì)逃避人,它不能遇到這個本質(zhì)。人的所作所為正使他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他日益使他周圍的環(huán)境變得不可居住了。我們總是在我們周圍的世界中遇到各種各樣人的活動,尤其是在我們不需要的地方也常常不可避免地遇到這類活動?!霸谡胬碇?,即在其本質(zhì)中,人總遇不到它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本質(zhì)就是人的自由,但人總是同其本質(zhì)擦肩而過,最后甚至走到了其本質(zhì)的反面。
再次,在社會意義上,人在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中,尤其是在官僚技術(shù)機構(gòu)中失卻了自身?!凹夹g(shù)是理性主義的一種物質(zhì)化身,因為它源于科學(xué);官僚政治是理性主義的另一種化身,因為它旨在對社會生活進行理性的控制和安排;而這兩者——技術(shù)和官僚政治——一直在越來越有力地支配我們的生活?!?“在一個官僚化的、非個人化的社會里,人的無家感和異化感更趨強烈?!?“卡夫卡對社會機構(gòu)有濃郁的興趣。社會機構(gòu)是指各種起不同作用的社會組織,如家庭、公司、政府機關(guān)、學(xué)校、醫(yī)院、監(jiān)獄等等?!?
卡爾首先是因為違背了家規(guī)而遭到父母的放逐,但他自己其實是受害者??柺艿郊依?5歲女仆的引誘,他對那位姑娘并無情感。有一次,她把卡爾帶到她的小房間里,隨后把門鎖起來?!八炎约阂唤z不掛的身子壓在他身上,接著動起手來,卡爾實在反感,把頭和脖子搖擺出了枕頭,隨后,她用下身推了他幾下——他覺得好像他成為了她身體的一部分,也許由于這個原因,他感到害怕并急需救助。她多次表示希望再見之后,他終于哭著回到他自己的床上。”女仆因此生下一個小男孩,父母為了避免交撫養(yǎng)費和丑聞,于是將他們親愛的兒子打發(fā)到遙遠的美國去??栐诩彝ブ惺チ俗约旱奈恢茫彝サ臉s譽和原則顯然比卡爾更為重要。
兒女對家庭原則的順從到默認社會機構(gòu),這中間的轉(zhuǎn)換自然而合理。當代哲學(xué)家阿爾杜塞認為,“兒女因為依賴父母而受到父母之愛的束縛,于是默認了父母的權(quán)威,任由他們支配自己弱小的生命,并內(nèi)化了各種行為標準,然后把這些標準傳給自己的后代。默認父母的權(quán)威讓家庭規(guī)則不至遭到破壞,可是默認父母權(quán)威這個行為會一直延續(xù)到成年后的生活中,繼而表現(xiàn)為默認社會機構(gòu)。”?當今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再依靠暴力進行壓制,而常常是通過人們接受各種社會機構(gòu)的規(guī)則或潛規(guī)則來完成自己的統(tǒng)治。
卡爾還未下船就初步領(lǐng)教了社會規(guī)則的力量。卡爾在船上結(jié)識了司爐工,司爐工向卡爾傾述了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柵阃緺t工一起來到了船長室,以討回公道,在這里卡爾遇到了他那受人尊敬的參議員舅舅。舅舅是這樣看待司爐工的:“司爐真是活該,船長先生認為怎樣好就怎樣對待他……這也許是一件有關(guān)公正的事,但同時也是有關(guān)紀律的事。二者,尤其是后者,在這里決定著船長先生的評判?!痹谶@里,公正代表著紀律和規(guī)則,而紀律和規(guī)則則由船長來代表。
卡爾在舅舅權(quán)威的陰影下生活,舅舅代表著紀律和規(guī)則。在舅舅的公司里就運用美國的最新技術(shù)對人進行最嚴格和機械化的管理。在這套管理模式下,人的身體受到強化訓(xùn)練以達到最高效率?!皝韥硗娜舜掖颐γΣ粩啻┻^大廳的中央。沒有人打招呼,打招呼這一做法取消了,每個人緊跟著走在自己前面的人的步子,同時盯著地板,看走什么地方能盡快地走到前面,或是從拿在手里的、快速走路時搖擺不定的紙上看幾個句子或幾個數(shù)字?!本司私?jīng)營這一模式已經(jīng)30多年了,他的公司規(guī)模很大,而這里的一切都發(fā)展得很快。在舅舅的世界里,人屈從于紀律和規(guī)則;一旦你違背紀律和規(guī)則,便將從這個世界消失。一天晚上,卡爾應(yīng)邀赴波倫德先生在紐約郊區(qū)的別墅游玩,有忤逆舅舅的意思,也就是違背了舅舅的紀律,于是他被舅舅永遠逐出了家門。
稍后,卡爾在西方飯店的經(jīng)歷更是說明了公司紀律和規(guī)則的權(quán)威和力量??栆驗槎虝r間離開了電梯被領(lǐng)班發(fā)現(xiàn)了,于是領(lǐng)班抓住卡爾的衣領(lǐng),將他幾乎是提到釘在墻上的電梯工作規(guī)則面前,命令卡爾大聲念。卡爾聲辯道:“我曉得這一段,我也有一份服務(wù)規(guī)則,并且也認真地讀過了。但正是這樣一項規(guī)定,因為從來不用,所以忘了。我已經(jīng)干了兩個月,從來沒有離開過崗位?!遍T房總管乘機譴責(zé)卡爾:“你是唯一一個不跟我打招呼的家伙。你有什么可驕傲的!”于是卡爾明白,他已經(jīng)被解雇了。海德格爾說:“在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情況下,在運用溝通消息的設(shè)施(報紙)的情況下,每一個他人都和其他人一樣。這樣的雜然共在把本己的此在完全消解在‘他人的’存在方式中,而各具差別和突出之處的他人則又更其消失不見了。在這種不觸目而又不能定局的情況中,常人展開了他的真正獨裁……這個常人不是任何確定的人,而一切人(卻不是作為總和)都是這個常人,就是這個常人指定著日常生活的存在方式?!?卡爾因為不跟門房總管打招呼而被記恨在心,因此他被解雇在所難免。當所有的人都變成了“常人”時,沒有人還能保持自己獨立的精神和品格。當“常人”蜂擁而出時,真正的人也就消失了。
小說中對交通工具,尤其是當時在美國已經(jīng)相當普及的汽車的描寫和遐想,表明卡夫卡已經(jīng)預(yù)感到了機械時代人的異化和失落?!皶r而有輛汽車沖破霧障開過來,三個人不約而同轉(zhuǎn)過去看。這些車多半很龐大,外形異乎尋常,出現(xiàn)的時候又如此短暫,即使想看清上面有沒有乘客也來不及。后來,運糧去紐約的馬車隊開始出現(xiàn)了。這個馬車隊分成五列,占滿了這個路面,滾滾不絕,誰要是想橫穿馬路也穿不過去……行車的速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要是一處廣場從岔道上涌入的車輛過多而必須大大調(diào)整行車秩序時,整個行列就會堵塞,車輛只好慢慢往前挪動;但不久,所有汽車便又可以風(fēng)馳電掣,你追我趕一番了,直到仿佛全都受了同一個剎車的控制,重又一齊安定下來?!薄奥飞险於加衅囈惠v接一輛開過去,好像它們是從遙遠的地方按一定數(shù)量發(fā)送過來,而下一個遙遠的地方又期待它們以相同的數(shù)量開過去。這一整天,從清晨到現(xiàn)在,卡爾沒有見到一輛車子停下來,也沒見過有一個乘客下車?!睓C器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密集,而人則變得越來越小,以至模糊不清、無法辨認了。整個社會就像一架巨大的機器呈現(xiàn)出一體化、統(tǒng)一化、精密化,“仿佛全都受了同一個剎車的控制”。當然,“卡夫卡并非只考慮勞動條件的異化和機械化等等,這些他早就有十分清楚的了解,他的天才在于他認為男人和女人不光在勞動中,而且在其他活動中,休息的時候,戀愛的時候,抗議的時候,生氣的時候,等等,也仍然是這部機器的一部分?!?個人就是社會這架龐大的機器的齒輪或螺絲釘,任何個人稍稍自由的個人動作和自由都將使他脫離機器或被這架機器碾得粉碎。
以上即卡夫卡通過描寫和敘述卡爾的失蹤所展現(xiàn)的“人的失蹤”的基本內(nèi)涵及意義。從失蹤的人到“人”的失蹤,卡夫卡似乎感覺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無數(shù)死亡的人,預(yù)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猶太人的集體失蹤。“乍看之下,舊歐洲這塊是非之地上的這些麻煩好像是小小的民族之爭,對歐洲的政治命運不會產(chǎn)生任何后果。然而在這些地區(qū),在戰(zhàn)前歐洲兩個多民族國家俄羅斯和奧匈帝國消失以后,又出現(xiàn)了兩個受害的群體,它們的苦難與兩次世界大戰(zhàn)之間同時代其他群體的苦難不同;它們的情況比破產(chǎn)的中產(chǎn)階級、失業(yè)者、小土地出租者、養(yǎng)老金領(lǐng)取者等等被剝奪了社會地位、工作機會、財產(chǎn)擁有權(quán)的人更糟:他們失去了被認為和被界定為不可分離的權(quán)利,即人權(quán)(the Right of Man)?!?人權(quán)的消失就意味著人的消失。小說的最后一章“俄克拉荷馬露天劇場”寫作于1914年10月,這時距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已經(jīng)兩個月了。1914年8月2日,卡夫卡在日記中僅寫了這樣一句話:“德國向俄國宣戰(zhàn),——下午去游泳學(xué)校?!?卡夫卡心中的隱痛也許難以用言語來表達。這時奧地利當局正在全民總動員,卡夫卡的兩個妹夫都應(yīng)征入伍了。戰(zhàn)爭雖然沒有在卡夫卡的創(chuàng)作中直接留下多少的痕跡,但對于卡夫卡的思想和生活的影響卻極為深刻而持久。
卡夫卡的三部長篇小說其實可以看作是前后連貫一致的“三部曲”,描寫一個人從出生到童年、青年、成年、壯年的成長經(jīng)歷?!爸辽僭谟^念上,這部小說并沒有與以后的創(chuàng)作完全分離,它第一次奏響了以后一再出現(xiàn)在卡夫卡的三部長篇小說中的主旋律?!?三個主人公的共同特點之一,就是他們都是從純真世界被驅(qū)趕出來的?!傲_斯曼因為與女仆的性關(guān)系而被驅(qū)逐到了美國的新生活之中。約瑟夫·K則是因為無法證明自己‘法律上的無罪’而被驅(qū)逐到‘新世界’;而K則是因為城堡不能接受他到那里去的‘純真’理由而被驅(qū)逐到了不確定的‘新世界’?!?可以說,描寫人的失蹤是卡夫卡小說中一貫的主題,人的被驅(qū)逐就意味著人的失蹤??柺恰耙粋€張著大眼睛的被放逐者”?,他的一次次失蹤必定使面對他的讀者不得不睜大眼睛。
①⑩ 卡夫卡:《卡夫卡文集》,祝彥、張榮昌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四卷,第26頁,第36頁。
② 參看拙文《閉上眼睛的圖像——論卡夫卡的〈美國〉》,《外國文學(xué)評論》,2000年第4期。
③ 見卡夫卡:《美國》,米尚志等譯,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年版,第3頁。本文所引用譯文均見于此書,不再另注。關(guān)于《美國》,還有多種譯本,有的譯為《失蹤者》,葉廷芳主編:《卡夫卡全集》,張榮昌譯,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卷。
④?? 威廉·巴雷特:《非理智的人——存在主義哲學(xué)研究》,段德智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68頁,第289頁,第37頁。
⑤ ??拢骸对~與物》,莫偉民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年版,第506頁。
⑥ 塞爾登等:《當代文學(xué)理論導(dǎo)讀》,劉象愚譯,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頁。
⑦ 赫伯特·克拉夫特:《卡夫卡小說論》,唐文平譯,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4年版,第2頁。
⑧? 庫斯:《卡夫卡:迷途的羔羊》,張振、劉洵譯,大連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頁,第66頁。
⑨ 平野嘉彥:《卡夫卡——身體的位相》,劉文柱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頁-第52頁。
? 瓦爾特·比梅爾:《當代藝術(shù)的哲學(xué)分析》,孫周興、李媛譯,商務(wù)印書館,1999年版,第65頁-第66頁。
? 葉廷芳主編:《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卷,第9頁。
? 比梅爾:《海德格爾》,劉鑫、劉英譯,商務(wù)印書館,1996年版,第133頁。
?? 里奇·羅伯遜:《卡夫卡是誰》,胡寶平譯,譯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頁,第79頁。
?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三聯(lián)書店,1987年版,第156頁。
? Gilles Deleuae and Felex Guattari Kafka: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p81.
? 漢娜·阿倫特:《極權(quán)主義的起源》,林驤華譯,三聯(lián)書店,2008年版,第358頁。
? 葉廷芳主編:《卡夫卡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6卷,第334頁。
?Ernst Pawel,The Nightmare of Reason——A life of Franz Kafka,New York:Farrar·Straus·Giroux,1984,p255.
? 戴維·馬洛維茲:《卡夫卡》,趙麗穎譯,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