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輝
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yī)院(517000)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比較常見的小兒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臨床主要特征為可逆性氣道狹窄及氣道高反應性。當接觸多種刺激時,氣道高反應性導致氣道發(fā)生阻塞和氣流受限,出現(xiàn)胸悶、氣促、咳嗽等癥狀,并反復發(fā)作。肺炎支原體(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小兒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病原體之一,MP感染后??烧T發(fā)支氣管哮喘并加重發(fā)作[1]。近兩年來收治支氣管哮喘患兒45例,特進行肺炎支原體抗體的臨床檢測,現(xiàn)將結果總結報道如下。
2008年7月至2009年10月,本研究隨機選取收治住院治療的小兒支氣管哮喘與支原體感染患兒共45例,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齡2個月~10歲,平均(22.6±16.1)個月;診斷標準依據(jù)2004版兒童哮喘防治常規(guī)。全部病例臨床表現(xiàn)分布:咳嗽、咳痰44例,肺部有濕音27例,肺部有哮鳴音24例,氣促21例,喘息23例。同時隨機選取同期患呼吸道疾病兒童45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2個月~9歲,平均(21.9±14.7)個月;45例患兒臨床表現(xiàn)都有咳嗽、咳痰,其中合并支氣管炎16例,支氣管肺炎14例,心力衰竭1例,呼吸衰竭2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體征等方面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兒發(fā)病入院后次日清晨空腹采集靜脈血進行肺炎支原體抗體(MP-Ab)檢測,本研究采用被動冷凝集法檢測,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方法進行(試劑購自日本富士瑞必歐株式會社)。臨床判定標準為樣品與未致敏粒子(最終稀釋倍數(shù)1∶20)出現(xiàn)反應圖像判定為陰性,而致敏粒子(展終稀釋倍數(shù)≥1∶80)出現(xiàn)反應圖像判定為陽性,提示MP感染[2]。
統(tǒng)計分析和總結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類資料統(tǒng)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二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支原體檢測結果顯示,哮喘組45例,MP-Ab陽性24例,陽性率53.33%;對照組45例,MP-Ab陽性13例,陽性率為28.89%。兩組患兒陽性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支氣管哮喘(哮喘)作為慢性呼吸道變應性疾病,是兒科比較常見的小兒慢性疾病。2004年我國對小兒哮喘的調(diào)查顯示:兩年內(nèi)患兒患病率為0.5%~3%,個別地區(qū)則高達5%.而且有日益增高的趨勢[3]。目前,小兒哮喘已成為嚴重的公眾衛(wèi)生問題,并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極大關注。MP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一種超過濾病原微生物,在小兒呼吸道感染病原體中約占24%,為已知獨立生活的病原微生物中的最小者。病原體直徑為125~150nm,沒有細胞壁,呈球狀、絲狀等多種形態(tài),耐寒但不耐熱,37度滅活時只能存活幾小時。本病一般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故秋冬兩季易多發(fā),且造成流行。
隨著對哮喘的病原學及影響因素的進一步研究,MP被認為是與哮喘急性發(fā)作或長期難以緩解有關的病原體之一。對于MP誘發(fā)哮喘的臨床機制目前尚無定論,主要有兩種學說,包括呼吸道黏膜吸附破壞和免疫異常,尤其后者是目前研究的熱點[4]。肺炎支原體本身可作為特異抗原通過速發(fā)或遲發(fā)型病態(tài)反應,誘導抗體及細胞因子等參與哮喘致病機制。另外,機體感染肺炎支原體可釋放炎性介質(zhì)、神經(jīng)多肽和氧自由基,提高氣道黏膜的反應性,在輕微刺激下導致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及哮喘發(fā)作。作為特異性抗原,MP本身誘導抗體及細胞因子等參與哮喘致病機制。MP感染可直接損傷呼吸道上皮細胞、破壞黏膜屏障,利于外源性抗原與刺激性配體相結合,為機體總IgE升高及T淋巴細胞亞群比例失衡,以及呼吸道變態(tài)反應性炎癥。MP還可影響B(tài)細胞克隆活化、分泌免疫球蛋白,同時對T細胞也有多克隆激活作用。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哮喘合并MP感染的患兒血清IgE明顯高于MP抗體為陰性的哮喘患兒,這提示總IgE水平可能與反復過敏原刺激相關;MP感染后,可導致總IgE的升高,最終導致哮喘發(fā)作。
綜上所述,MP是誘發(fā)支氣管哮喘的重要病原體,本組研究發(fā)現(xiàn)哮喘患兒發(fā)作期標本中檢測MP-Ab陽性率為明顯高于對照組陽性率(P<0.05),表明MP感染與小兒哮喘發(fā)作密切相關。
[1] 柳麗莉,許建英,吳世滿,等.布地奈德、特布他林溶液聯(lián)合吸入對哮喘呼氣流速改善的觀察[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06,21(3):166-167.
[2] 全國兒科哮喘協(xié)作組.兒童哮喘防治常規(guī)[J].中華兒科雜志,2004,36(12):747-750.
[3] 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lobals 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NHLBI1WHO workshop report [J].Maryland: Nat 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USA,1999:105-106.
[4] 徐秀珍,劉黎明,曹容珍.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和嬰幼兒哮喘治療的新進展[J].國外醫(yī)學婦幼保健分冊,2006,8(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