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中山 528402)
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路徑探索
孫麗麗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中山 528402)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實效性缺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提高實效性應逐漸成為深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關鍵。本文在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缺失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切實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路徑選擇。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
高校擔當著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對于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實際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卻發(fā)揮得不盡如人意。突出表現(xiàn)是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缺乏認同感,興趣不高,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通常是“臺上苦心全力灌,臺下專心開小差”,結果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兩張皮”,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各干各的,難以融合在一起,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功能可見欠佳。因此,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勢在必行。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概念知識理論講的多,教師以獨斷的方式向學生灌輸,使學生缺乏參與性、實踐性,難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基本上流于形式?!肮噍敗崩碚摰暮诵乃枷胧牵阂环N理論不會自發(fā)地在人們的頭腦中產(chǎn)生,需要有意識地自覺地加以灌輸。思想政治教育中實踐的集中性和觀點的鮮明性,容易給學生造成一種“強迫灌輸”的感覺,進而使容易困惑、喜歡質(zhì)疑的大學生產(chǎn)生一種莫名的逆反心理,形成一定的障礙,從而制約他們對有關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理解和內(nèi)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效果。
趁著十七大的東風,我國正在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中國與世界逐漸一體化。國內(nèi)外各種思潮交錯激蕩,我國利益格局的不斷變幻重組,東西方的價值觀念的相互沖突,不時沖擊大學生的心靈,而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向學生灌輸?shù)膸缀醵际恰罢妗钡臇|西,講大道理,唱高調(diào),進行抽象空洞的說教。相反,對現(xiàn)實生活中出現(xiàn)的新矛盾、新問題,對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敏感問題,講不清時就盡量回避,即使偶爾涉及某些“陰暗面”的東西,也不能從理性思維的高度進行科學而透徹的分析。這樣,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導學生應當如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如何立德,但學生由于對耳聞目睹的現(xiàn)實認識不足,卻使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進而制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順利推進。
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認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性,讓學生形成了這樣一種固定思維:“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副課,沒必要學”。他們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要么是一知半解,要么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根本違背了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宗旨,更不要說追求實效性了。而在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新形勢下,思想政治課程的目標和任務已發(fā)生了轉變,考查的目標已由“注重知識考查”轉向了“注重能力考查”。但我們的一些老師和學生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并沒有隨之作出相應的調(diào)整。一些教師仍采用“滿堂灌”的授課方式,不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一些同學在經(jīng)歷幾次考試失敗后顯得無所適從,雖然認識到機械記憶方法的缺陷,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學習方法,從而陷入迷茫,形成了記又不愿記(覺得記了沒有用),理解又理解不了的狀況,甚至產(chǎn)生厭學情緒。
在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的進程中,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經(jīng)濟和社會文化等領域與我國的聯(lián)系日益廣泛,國外各種社會思潮也影響到社會方方面面,西方意識形態(tài)的滲透和敵對勢力的“西化”、“分化”圖謀一刻也沒有停止過,這對生活在思想文化前沿陣地的高校校園中的大學生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同時,我國改革開放中出現(xiàn)的新矛盾、新問題,也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提出了一些難題。當前,我國已開始進入一個社會大轉型、體制大轉換、結構大調(diào)整、利益大調(diào)配的關鍵階段,社會經(jīng)濟成分、就業(yè)方式、分配方式和利益關系日益多樣化,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真實的社會現(xiàn)實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描繪的理想目標的反差,常常讓學生感到政治課是“假、大、空”,脫離社會實際,使思想政治課程的“實效性”成了“失效性”。
教學方式對課程的教學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有效的教學方式是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說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以改革創(chuàng)新的精神不斷探索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途徑。要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緊密聯(lián)系國內(nèi)外形勢發(fā)展現(xiàn)狀和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探索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大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中要深入研究分析社會熱點,多采取啟發(fā)式、參與式、研究式教學,多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語言、生動鮮活的事例活躍教學氣氛,啟發(fā)學生思考,把直接灌輸式教育和間接滲透性教育相結合,以增強教學效果。要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認真探索專題講授、案例教學等方法,充分運用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等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要改進和完善考試方法,采取多種方式,綜合考核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實際表現(xiàn),客觀全面地反映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和道德品質(zhì)。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新問題、新情況不斷出現(xiàn),這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既帶來了機遇,同時更是挑戰(zhàn)。新問題、新情況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了豐富的現(xiàn)實材料,但同時思想政治理論課又必須對其給予正確的理論解答。要想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就要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要使內(nèi)容力求貼近改革開放這個社會大背景,貼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現(xiàn)實大課題,貼近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這個生活大舞臺,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必須得堅持下去,但不是一味的死抱固守,而是在新的創(chuàng)新基礎上的堅持。從整體上說,當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nèi)容要緊緊圍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貫徹科學發(fā)展觀精神,同時又要深入社會進行調(diào)查研究,將身邊的新問題帶進課堂,充實和豐富教學內(nèi)容,從而增強生動性和說服力。
毛澤東指出:青年學生“在思想上要有所進步,政治上也要有所進步,……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F(xiàn)在和今后幾十年來高校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他們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如何,直接關系到本世紀中國的面貌,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zhàn)略目標能否實現(xiàn),關系到能否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對教師來說,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由“以學科為中心”走向“以學生為中心”;要從“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定位中解放出來,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促進者、指導者;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zhì)、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而對學生來說,也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正確的學習觀。進入高校之后,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導地位,它不僅不是所謂的“副課”,而且它的實際地位要處于所有的專業(yè)課之上,它起著航標的作用。要積極主動去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并將理論和實際聯(lián)系起來,去正確分析復雜多變的社會所產(chǎn)生的各種新問題。要多走進社會進行調(diào)查,多多研究,增強感性認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yǎng)能力和分析批判的鑒別力,確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理論課帶來的實際效果。
學生實踐能力和政治思想素質(zhì)的提高是一項系統(tǒng)工作,又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教學目標。但是僅僅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是無法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因為學生的實踐能力、思想政治水平是在日常具體的學習、生活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要想有效地實現(xiàn)教育教學目標,思想政治理論課不能“單兵作戰(zhàn)”,必須加強和其它課程的合作,形成和諧有效的教育體系。
實踐無止境,創(chuàng)新無止境。惟有突出實效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改革才可能卓有成效地進行,教育實踐才可能充滿生機活力,教育功能才可能得到充分發(fā)揮。惟其如此,我們的工作才能與時代要求同步伐,與社會發(fā)展相適應。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
[2]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G641
A
1008-8431(2010)06-0061-03
2010-10-26
孫麗麗(1977-),女,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人文社科系講師。
本文系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質(zhì)量工程建設項目:非智力因素在高校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作用(編號:ZLGC2009JY33)及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教學團隊建設項目(編號:2009JXTD32)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責編: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