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瀚
(安陽師范學院 音樂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陜北民歌的題材樣式是多種多樣的,主要可以分為:號子、信天游和小調。它們是陜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種體裁。陜北民歌反映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唱出了陜北人民的苦樂和愛憎,是陜北人民最親近的伴侶。本文將從這三方面來介紹陜北民歌的分類和風格。
號子是整個人類文化中產生最早、歷史最悠久的藝術形式之一,是最早的民歌。號子是在勞動中產生的,它是伴隨著勞動者勞動節(jié)奏而唱的。緊張的勞動動作,沉重的體力負荷,賦予了它的歌唱以勞動呼聲——吆喝、吶喊的特點。在勞動工序越來越復雜、勞動分工越來越細密、勞動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時,號子的品種也就越來越多樣化。陜北就有黃河船工號子、打夯號子、絞煤號子等多種號子。
例如《船夫曲》,從它的旋律線來看,基本上是以2—5—5—1進行的,這就給人一種起伏搖蕩的感覺,使人想象到它是在展現(xiàn)水上情景。再從它的節(jié)奏和速度上來看,既平穩(wěn)又具有一定的力度,這就使人感到不是在激流險灘中行船,而是在較寬的平靜的水面上行進。從整個情緒上來看,使人聽了以后,腦海中自然出現(xiàn)一幅大船在黃河平靜的水面上航行,船上傳來船夫開朗的歌聲的畫面。透過歌詞的內容,仿佛看到黃河迂回曲折的河道和艄公的形象。
陜北號子音樂大多速度為中速稍慢,力度變化不大,唱起來上口、好聽,這與陜北人的勞動強度有關系。黃河船工號子多用于拉船上岸或推船下水。打夯號子、打硪號子也只是在砸地基或打樁時為統(tǒng)一勞動動作、活躍情緒而即興演唱的。
號子的詞多是即興演唱,除唱有關勞動的歌詞外,也有反映歷史故事、天文地理、生活情趣的歌詞內容。
信天游的音樂具有高亢寬廣、節(jié)奏自由、起伏跌宕、委婉動聽的特點。它那獨具特色的音樂語言、鮮明的西北韻味、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使其具備了很強的藝術魅力。
信天游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為音域不寬,用音簡潔,節(jié)奏鮮明,結構方整,風格較輕松、明快、詼諧。反映的大多是愛情內容,也常為婦女勞動干家務或靜夜獨思時所唱。由于受環(huán)境、性格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這類信天游小調的音樂特點,一般多用于平腔演唱。如我們所熟悉的陜北民歌《知道不知道》,旋律自然流暢,優(yōu)美恬靜,用平腔演唱更能表現(xiàn)出戀人之間的無限鐘情。
另一類信天游音域寬廣,節(jié)奏自由、悠長,旋律起伏跌宕(演唱者常用真假聲結合的高腔演唱),調時而激越奔放,時而委婉深情。樂曲表現(xiàn)的有親人別離之悲,也有走西口、攬工人的相思之情,歌聲中也更多地充滿了對黑暗世道憤憤不平的憤懣之情。如最有代表性的《腳夫調》,連續(xù)的大跳,用高腔演唱就將腳夫的憤恨與不滿貼切地表現(xiàn)出來了。
信天游的歌詞特點是上下句結構的兩句體。由于它的詞是倚聲填詞,受到旋律線條的嚴格限制,因此就形成了兩句一節(jié)的穩(wěn)定形式。它用比興作為形象思維的手段,去選擇生活,提煉出內容與形式和諧統(tǒng)一的藝術形象,這就是“索物托情”或“觸景生情”。這兩種傳統(tǒng)的表達方式隨著信天游的長期發(fā)展,已成為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一般是上句起興作比,下句點題。
信天游的節(jié)奏大都十分自由,旋律奔放、開闊,扣人心弦,回腸蕩氣。這同溝川遍布的陜北地貌有很直接的關系。在當?shù)?,人們習慣于站在坡上、溝底遠距離地大聲呼叫或交談。為此,常常把聲音拉得很長,于是便在高低長短間形成了自由疏散的韻律,這種習慣自然會對信天游產生影響。因此信天游的曲調悠揚高亢、粗獷奔放,韻律和諧,不加修飾地透著健康之美。信天游的歌腔高度集中地展示了高原的自然景觀、社會風貌和陜北人的精神世界。
例如《蘭花花》就是陜北信天游中流傳較廣的一首。它的曲調高亢悠揚柔美、開闊有力,節(jié)奏舒緩自由,極具地方特色。它以優(yōu)美舒展的音調、純樸感人的語言,塑造了一個熱愛生活、向往純真愛情、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農家女蘭花花的形象,鞭撻了封建買辦婚姻對婦女的摧殘和迫害,同時也贊揚了蘭花花勇于沖破封建傳統(tǒng)禮教,大膽追求婚姻自由的反抗精神。
這首歌將敘事性與抒情性融為一體,大大加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該曲語言淳樸,旋律優(yōu)美流暢,深得群眾喜愛。全曲是典型的信天游分節(jié)歌形式,兩句體多段式,共八段歌詞,具有很強的敘事性。它的曲調以悠揚的高音開始漸向低音進行,由于它是一呼一應的對稱旋律(上行下行)造成了富有對比的上下句,這種對比根據(jù)各段歌詞不同的內容,在曲調上作了適當?shù)淖儎樱虼艘魳沸蜗箢H為鮮明。它有時是憤恨的反抗,有時是抒情的哀怨,很好地表達了當時人民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滿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小調是指流行在人民群眾休息、娛樂、集慶等生活場合中的各種民間歌曲,如果說信天游是“山野之歌”,那么小調則是“里巷之曲”了。所謂“里巷之曲”是說小調的流傳與發(fā)展更多的與城鎮(zhèn)相聯(lián)系,多數(shù)小調是由城鎮(zhèn)傳往農村的。
小調主要流行于陜北榆林地區(qū)各縣,可以分為以下四種。
一般小調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哼唱的小調歌曲。它既不依附于特定的民俗事象,又無需絲弦和打擊樂伴奏,更不受環(huán)境條件的制約,不論在山峁溝洼,或是在窗前院落;不論在干農活、做家務,還是推碾子、做針線,都能脫口而唱,抒發(fā)個人情感。因而一般小調題材面廣,曲目眾多,流傳廣泛,在不斷地集體加工和發(fā)展中沿襲下來。 如《攬工調》、《走西口》、《五哥放羊》、《東方紅》、《三十里鋪》等。
小調中襯字襯句的運用,是多種多樣的。有以虛詞插于句間或句尾,作以襯墊和填充的;有以虛詞或實詞作情感的渲染,以深化內容、豐富形象的。如歌詞已完,而用“哎嗨喲”、“孩兒的媽媽喲”作結;有的襯句是在小調的傳承演變過程中延留下來的,原意已不復存在,只起著烘托氣氛的作用。
絲弦小調分為打坐腔和耍絲弦兩種形式。打坐腔是一種帶樂器伴奏的小調坐唱,主要流行于陜北的府谷縣、神木縣,以及晉西北、內蒙西等地。打坐腔音域寬廣、旋律優(yōu)美、起伏跌宕,善用裝飾音和滑音。虛詞襯字運用豐富,唱詞質樸、生動、活潑。演唱時發(fā)揮性強,具有一定的即興創(chuàng)作特點。
耍絲弦是流行在陜北榆林縣城內的一種帶樂器伴奏的小調坐唱,又名 “樂器”、“榆林小曲”、“榆林清唱曲”。耍絲弦的歌詞結構工整,辭藻華麗典雅,曲調多平穩(wěn)級進,其總體風格具有優(yōu)美抒情、纖巧細膩、委婉纏綿的藝術特點。
社火小調又稱陜北秧歌,它主要在榆林、延安兩個地方流行。它既是傳統(tǒng)的、具有自娛性的廣場歌舞,又曾是莊重的祭祀性活動的演唱曲調。春節(jié)期間,當?shù)厝罕姲蜒砀杌顒咏小棒[秧歌”、“鬧社火”。其中有一種很具代表性的形式叫跑旱船。這種歌舞中一般有兩個角色,一個由年輕婦女扮演坐船,一個是手執(zhí)撐桿的老艄公,插科打諢其間。先在鑼鼓聲中跑圓場,后由絲弦托腔伴奏,一問一答,載歌載舞,饒有情趣。
風俗小調包括以下四種形式。
酒曲是陜北民間喜慶飲宴時所唱的一種歌曲。酒曲的曲調不多,多為一曲沿用,一般長段酒曲,多運用混合拍子,節(jié)奏較自由,敘事性、誦唱性強。
猜拳調是民間喜慶飲酒時,猜拳行令所唱的小調,又稱唱拳調。它的曲調結構簡單,篇幅短小,形式比較靈活,多為一曲沿用。
神官調是巫師們作法事所唱的曲調,叫神官調或跳神調。神官調的曲調結構簡單,旋律多級進,基本接近當?shù)刈匀徽Z言形態(tài),誦唱性強。
祈雨調是昔日陜北農民抬龍王神樓游街或在廟中跪求時所唱的曲調,它曲調簡單近似呼號、吟誦。
陜北民歌產生于陜北勞動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它源于勞動生活,且直接作用于生活本身。人們在勞動中創(chuàng)造了勞動號子,并使其為勞動生產服務。在廣袤遼闊的高原上,陜北人民用激昂高亢的信天游喊出了勃勃熱情??梢哉f,陜北民歌滲透在陜北的各個角落。本文對陜北民歌作了初步介紹,它深層次的文化內涵,需要我們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斷體會和領悟。
[1]呂政軒.陜北民歌藝術論[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4.
[2]吳岫明.中國民歌賞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鄧光華.中國民族民間音樂[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陳四海.中國民族音樂概論[M].陜西旅游出版社,2005.
[5]黑格爾.美學(1)[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
[6]李巍.陜北民歌“信天游”藝術表現(xiàn)淺析[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