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秀英
(長沙理工大學, 長沙 410114)
論林譯《撒克遜劫后英雄略》中的文化改寫
羅秀英
(長沙理工大學, 長沙 410114)
林紓是近代中國翻譯史上頗具爭議的一個傳奇人物,因大量譯介外國文學作品而備受矚目,同時也因大量“訛”譯而倍受指責;此處無意評價林譯的功過得失,而只對林譯《撒克遜劫后英雄略》中的數(shù)個譯例進行微觀分析,以小見大,探討林譯的改寫策略及其合理性。
林紓; 撒克遜劫后英雄略; 文化改寫
林紓是近代中國翻譯史上頗具爭議的一個傳奇人物。他因大量譯介外國文學作品而備受矚目,“一生翻譯的西洋小說有180余種”。同時也因大量“訛”譯,如任意刪減、增補、改譯,而倍受指責。錢鐘書先生在《林紓的翻譯》一文中客觀地分析了林譯的“訛”,“決不能完全怪助手,而‘訛’里最具特色的成分正出于林紓本人的明知故犯”。也就是說,林譯的“訛”很大成分是林紓有意為之。無疑,這是一種改寫,是帶有強烈個人主觀色彩的對原作的仲裁。
勒菲弗爾指出:“文學系統(tǒng)不是存在于真空之中”,而翻譯是對原作的一種改寫,改寫者即譯者“改編、操縱他們翻譯的原作,使譯作與占統(tǒng)治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相符合,或者與占統(tǒng)治地位的一種意識形態(tài)或詩學潮流相符合”。他認為,意識形態(tài)“通過譯者影響翻譯行為”。譯者在跨文化交際中,本民族社會文化的熏陶和對源語文化的理解,直接影響翻譯過程中譯者的判斷和策略,吸收、增刪、改動或顛覆原作。譯者由此成為一個帶“偏見”的仲裁者,在翻譯過程中作出各種選擇。譯者的翻譯過程被放入了社會文化語境中加以考察,譯者的主體性在各種改寫形式中得以彰顯。
林譯小說是典型的改寫。對照原著,刪減、增補和改譯在譯本里隨處可見。林紓不懂西文,一生翻譯的西洋小說有180余種,完全靠合作者口傳,加之他“下筆如飛、文不加點”,難免出現(xiàn)錯誤,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明知故犯”。林紓作為一個古文家,文學造詣極高,他在翻譯時,“碰見他心目中認為原作的弱筆或敗筆,不免手癢難耐,搶過作者的筆代他去寫”,“他根據(jù)自己的寫作標準,要充當原作者的‘諍友’,自以為有點石成金或以石攻玉的義務和權利,把翻譯變成借體寄生的、東鱗西爪的寫作”。林紓對原作作出評判,并積極改寫原作內(nèi)容,使之成為他心目中合理的表達。這無疑是林紓作為譯者的主體性的極大發(fā)揮。以前研究林譯的文本大多停留在林譯小說外部做理論研究,或者做語言對比,多指出林譯小說增減改譯之處、少說明林譯改寫存在的合理原因。本文無意評價林譯的功過得失,而只對林譯《撒克遜劫后英雄略》中的數(shù)個譯例進行微觀分析,以小見大,從社會文化角度,探討林譯的改寫策略及其合理性,找出林譯小說改寫的主體性原因。
對于林譯《撒克遜劫后英雄略》(以下簡稱《撒略》)一書,沈雁冰先生認為“頗能保有原文的情調(diào),譯文中的人物也描寫得與原文中的人物一模一樣,并無什么變更”,但還是能不斷看到林紓對原著的改寫。下面就以Scott的著作“Ivanhoe”,林譯《撒略》為例,看看林紓作為譯者的主體性是如何發(fā)揮的。
例1:The Jew’s hand trembled for joy as he wrapped up the first seventy pieces of gold.The last ten he told overwith much deliberation,pausing,and saying something as he took each piece from the table, and dropped it into his purse.It seemed as if his avarice were strugglingwith his better nature,and compelling h im to pouch zecchin after zecchin,while his generosity urged him to rest ore some part at least to his benefactor,or as a donation to his agent.(Chapter 10)
林譯:以撒取錢,手顫不已。先以七十枚上手試驗,聆金聲,辨金色,皆善矣,用厚楮重裹之。余十枚一一擲聽其聲,每驗一枚,必作數(shù)語。此時貪心與良心交斗,思無因得多金,于天理甚昧;擬劃此十枚還之,而又弗忍,則變計欲少酬使者以贐,而金光射眼,又不能割此愛。
對猶太人以撒數(shù)錢這一情景的描寫,我們比讀司各特的原著和林譯發(fā)現(xiàn),林紓在這一節(jié)的譯筆非常生動。司各特只寫以撒因喜悅而手顫,并無“聆金聲,辨金色”,只寫以撒的貪婪與良心交斗,并未看到“金光刺眼”。林紓憑空穿插這些細節(jié),突顯以撒“無因得多金”時,最初因“于天理甚昧”而內(nèi)心動搖,最終因貪婪“弗忍”而不能割愛,這一過程中波折起伏的內(nèi)心爭斗?!榜鼋鹇?辨金色”和“金光射眼”等都是林紓增補的,原著中并無這些。林紓一定覺得司各特的描寫“不夠淋漓盡致,所以濃濃地渲染一下”,“認為原文美中不足,這里補充一下,那里潤色一下,因而語言更具體、情景更活潑,整個描述筆酣墨飽”。林紓生動具象的描寫,使得一個貪婪小氣的守財奴形象瞬間躍入讀者的視野。為了提高原著的生動性趣味性,林紓作為翻譯主體——原作的仲裁者,開始發(fā)揮作用了。
例2:Hubert,who,as victor in the deliberation, longmeasuring the distancewith his eye,while he held in his hand his bended bow,with the arrow placed on the string.At length he made a step for ward,and raising the bow at the full stretch of his left arm,till the centre or grasping-place was nigh levelwith his face, he drew his bow-string to his ear.The arrow whistled through the air,and lighted within the inner ring of the target,but not exactly in the centre.(Chapter 13)
林譯:黑保為得勝之人,法當先射。于是引滿量的,步略前,右手與眉平,矢蚩然出,果及的,乃不中的心。
我們再看一下項星耀與原文一一對應的直譯:休伯特作為前一輪比賽的優(yōu)勝者,有權先射;他把弓挽在手里在弦上搭好箭,小心翼翼瞄準目標,又用眼睛量了好久距離。最后他跨前一步,伸直左臂,把弓舉起一些,使它的中心或者握手處幾乎與臉同一高度,然后把弓弦拉到耳朵那里。箭呼嘯著穿過空中,落在靶子的內(nèi)圈里邊,但不是在正中央。
原文88個單詞,林譯44個字,項星耀直譯132個字。顯而易見,林紓對原文做了縮減,再看林譯和項先生譯文,很明顯,原文中挽弓搭箭、瞄準目標、目測距離、舉弓拉弦等一長串復雜的動作,林紓極簡練地概括為“引滿量的,步略前,右手與眉平”一句,頓時顯得結構緊湊,用詞簡潔,畫面清晰,“譯筆清腴圓潤,有如宋人小詞”。勒弗菲爾在《翻譯、改寫以及對文學名聲的控制》中指出:“為了使外國文學作品易被譯入語文化接受,譯者需要做些改動以使譯文符合譯入語文化的詩學”。詩學包括兩個要素:文學技巧、體裁和主題等;文學的社會作用和意義。林紓本人對司各德在《撒略》中繁復冗長的表達方法頗有微詞,“每人出話,恒至千數(shù)百言”,他作為一個古文家,講究用詞達練,古文義法是他隨時都能熟練運用的詩學觀。他隨時準備對司各德復雜冗余的表達進行縮減和改寫,以顯示古文的高貴,實現(xiàn)他倡導古文的心愿。在這里,林紓個人的文化理念直接影響著他作為譯者的主體性的發(fā)揮,從而對他所翻譯的文本作出仲裁和改寫。
例3:“Bois-Guilbert’s new shield bore a raven in full flight,holding in its claw a skull,and bearing the motto,Gare le Corbeau.(Chapter 8)
林譯:新盾則畫黑鷹,張翼摩天,下書法國書曰眾慎此鷹爪。
原文中白拉恩的新盾的圖案是一只傲然飛行的烏鴉,爪中扣著一個頭骨。在西方文化中,烏鴉是破壞者,更是神奇的創(chuàng)造者,甚至是勇士的化身。司各德描繪的烏鴉象征著斗士的英勇和戰(zhàn)斗的勝利。但是,林紓把原文中的“烏鴉”翻譯成了“黑鷹”。筆者認為,這絕不是助手口譯錯誤,或者林紓理解錯誤,更不是排印錯誤之類,而恰恰是林紓的有意改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烏鴉”是不祥,甚至喪亡的征兆,“黑鷹”才是中國文化中英勇、強勢的象征。顯然,這里,林紓采用了歸化策略。中西文化各異,照原文直譯的話,讀者很可能不理解。林紓作為翻譯主體,出于此種文化因素的考慮,歸化的改譯是此處必然的選擇,用熟悉的可理解的文化意象來迎合中國讀者的文化機制。
這種由于文化因素的改譯,在《撒略》中還有不少零碎、持續(xù)的存在。如原著基督教名士St.Dunstan(圣鄧斯坦),林譯中有兩處音譯“圣滕司丹”,一處改譯“圣母”,其余均未譯出或統(tǒng)稱為“圣人”。這種處理同樣是有意為之:基督教顯然不是中國文化,直譯很可能增加讀者理解的困難,不譯或統(tǒng)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這一點,譯為“圣母”則與中國讀者諸如“天哪!”之類的感嘆詞相似,是可以被理解的。因此,林紓大膽地行使著他作為原文仲裁者的主體性權力,因地制宜,作出各種不同的選擇和改譯。
例4:“By St.Dunstan,”ans wered Gurth,“thou speakest but sad truths;little is left to us but the airwe breathe,and that appears to have been reserved with much hesitation,solely for the purpose of enabling us to endure the tasks they lay upon our shoulders…”(Chapter 1)
林譯:歌斯嘆曰:“天乎!汝所言當也。今亡國之余,凡諸物產(chǎn)悉歸法人掌握,惟此區(qū)區(qū)空氣屬我輩耳。此空氣允余呼吸者,正須我力為之役,若不須我者,并此空氣亦靳之耳?!?/p>
原文這一節(jié)寫的是歌斯和汪霸談論撒克遜語和法語語詞的差異。在林譯里,“亡國之余”提示了背景,“凡諸物產(chǎn)悉歸法人掌握”強調(diào)了失國的后果,“若不須我者,并此空氣亦靳之耳”是前句的同義反復,進一步強調(diào)了失國的后果。林紓增補這三句,使得我們不禁聯(lián)想到中國當時的社會狀況。20世紀初,中國內(nèi)憂外患,愛國志士正在尋求救國之路。林紓甘做“叫旦雞”,呼吁“愛國保種”,撒克遜人的遭遇正好起到警醒國人的作用。如周作人所說:使得我們佩服的,其實還是那司各得的《撒克遜劫后英雄略》。原本既是名著,譯文相當用力,而且說撒克遜遺民和諾曼人對抗的情形,那是看了含有暗示的意味,所以特別的被看重了。林紓有意強化失國的感嘆,是將個人的社會政治情感融入自己的翻譯作品了。通過文化改寫,翻譯仲裁者的主體性由此顯現(xiàn)。
林譯小說雖然“訛”譯遍布,但也“恰恰是這部分的訛起到了一些抗腐作用”,因此“還沒有喪失吸引力”。林紓有意為之的文化改寫是在特定時代個人和社會結合的產(chǎn)物,人們無需局限于追求文體層面的得失功過,或者純粹地探討林譯是在某個理論關照下進行的,應該轉向揭示這種文化改寫存在的內(nèi)在原因,以及它是以何種方式存在的,容許譯者作為翻譯主體擁有自身的個性和“狹隘的偏見”,歷史地看待譯者和他的作品。
[1] 陳???中國譯學理論史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 錢鐘書.林紓的翻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3] 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4] Lefevere A.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5] 許均.翻譯論[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6] 鄭振鐸.林琴南先生[M]//錢鐘書,鄭振鐸,阿英,等.林紓的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7] [英]司各特,著.英雄艾文荷[M].項星耀,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
[8] 謝天振,查明建.中國現(xiàn)代翻譯文學史[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9] 林紓.撒克遜劫后英雄略·序[M]//[英]司各德,著,撒克遜劫后英雄略.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10] 吳小琴.從權力話語理論再看林紓翻譯中的“訛”[J].成都大學學報,2009,(2):87-90.
[11] 周啟明.魯迅與清末文壇[M]//周啟明.魯迅的青年時代.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57.
AbstractLin Shu is a controversial legend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He was wellknown by having translated a great number of foreign literary works,but also blamed for being full of mistranslation.This paper does not focus on evaluating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in Lin Shu’s translation,but only attempts to make a micro-analysis,taking"The Legend of a Saxon Hero afterWar"for example,to probe into the strategies in Lin Shu’s cultural adaption and its reasonableness.
Key wordsLin Shu;the Legend of a Saxon Hero afterwar;cultural adaption
On CulturalAdaption in The Legend of a Saxon Hero afterWar
LUO Xiu-y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Hunan410114)
H315.9
A
1671-4733(2010)04-0113-03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0.04.035
2010-10-18
羅秀英(1986-),女,湖南衡陽人,碩士,從事翻譯理論與實踐研究工作,電話:15111147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