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士龍
1.種子繁殖 由于甘草種子皮質(zhì)硬而厚,不易出苗,播種前先用碎玻璃與種子等量混合研磨半小時,發(fā)芽率達(dá)可85%左右;或用種子3倍量的濕沙拌勻貯藏1~2個月,也可加速種子萌發(fā);或播種前用60℃的溫水浸種4~6 小時,撈出后用濕布覆蓋,每天用清水淋2次,待種子裂口時播種。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做好的壟上開深1.5~2cm的淺溝兩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覆土澆水,播后半月可出苗。起壟栽培比平畦栽培好,便于排水,通風(fēng)透光,根扎得深。若冬前播種,可不用催芽。每畝播種量2.5kg 左右。
2. 根莖繁殖 根莖繁殖宜在春秋季采挖甘草,選其粗根入藥。將較細(xì)的根莖,截成長15cm 的小段,每段帶有根芽和須根,在壟上開10cm 左右的溝兩條,按株距15cm 將根莖平擺于溝內(nèi),覆土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每畝用種苗90kg 左右。
3.分株繁殖 在甘草母株的周圍常萌發(fā)出許多新株,可于春秋季挖出移栽即可。
甘草為深根旱生植物,宜選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地下水位較低的沙質(zhì)壤土栽植。澇洼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區(qū)不宜種植。土壤的酸堿度以中性或微堿性為好,在酸性士壤中生長不良。選好地后,深翻土壤50cm 以上,每畝施腐熟廄肥2600kg,整平耙細(xì),挖好排水溝。如在降水量較多的平原地區(qū),應(yīng)起壟或作成臺田,畦寬1m,高20cm。
1.直播育苗 每年4~8月均可播種,無水澆條件的地區(qū)最好在雨季7~8月播種。行距50cm,播深3cm。有灌溉條件的土地畝播量1.5kg;旱地或墑情較差的地塊可適當(dāng)增加播種量。若保持土壤濕度,約1~2 周出苗。
2.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時,先在苗圃中育苗1年,翌年將苗移入大田種植,播種方法和直播一樣,但行距25~30cm。移栽一般于秋末春初進(jìn)行,按行距40~50cm,并挖25~30cm 深的溝,將挖出的中根(截成50cm 左右長)一條條栽于溝內(nèi),每畝6000~7000株,然后覆土。深栽時,根的粗細(xì)對出苗率影響很大,即出苗率隨種根直徑的增加而增加,當(dāng)種根直徑達(dá)1cm 以上時,出苗率可達(dá)95%以上。在不太干旱的地方可淺栽、平栽或30°斜栽,蓋土5~10cm。平栽的目的是采收時容易起挖。
3.根莖和分株繁殖 在野生狀況下,因甘草種子硬實(shí)和土壤干旱,很少見到種子繁殖的實(shí)生苗。甘草種群的擴(kuò)大主要是通過水平根,即地下根狀莖萌發(fā)出新株,一株可產(chǎn)生數(shù)十株新株。根莖繁殖就是在春秋挖出根莖,截成7~8cm的小段,每段有芽1~2個,根據(jù)土壤濕度,埋入地下約13~16cm,可萌發(fā)出新株。分株繁殖是在春秋挖出在老株旁邊長出的新株,另行栽植。行株距均同育苗移栽。
1.間苗留苗 直播在當(dāng)年2~3 片真葉時即可間苗。拔除病苗、弱苗、變異苗,留壯苗、大苗,當(dāng)年苗株距應(yīng)為10~15cm 定苗。第二年再次去雜、去劣、去弱,株距最終達(dá)到30cm 左右。畝基本苗5000~6000株。
2.合理追肥 甘草屬豆科植物,根瘤有固氮作用,一般不施氮肥,以追施磷肥為主。秋末甘草地上部分枯萎后,畝可施2000kg 腐熟的農(nóng)家肥覆蓋地面,以增加地溫和土壤肥力。
3.灌水排水 甘草雖為旱生植物,但苗期仍需要一定量的水分,應(yīng)保持土壤濕潤。如出苗后久旱不雨要及時灌水,以避免卡脖旱,使剛剛出土的嫩苗萎蔫,保證大田苗全苗壯。澆地時要澆透,有利于主根向下生長。梅雨季節(jié)要注意排水,減少土壤水分,降低地下水位。
4.中耕除草 甘草苗期生長慢,而其田中的雜草種類很多,生長很快,雜草叢生,與甘草苗爭光、爭水、爭空間,使甘草苗纖弱,對甘草的影響較大,當(dāng)年應(yīng)除草2~3次。秋末深翻,把大批草籽翻入地下深處,翻出塊莖、塊根類雜草,冬季凍殺。植株長大以后,雜草變少,注意拔除大草,不宜鋤地,以免損傷從根莖萌發(fā)出的新株。
甘草的病害主要有銹病、白粉病和褐斑??;蟲害主要有為害莖葉的跗粗角螢葉甲、蚜蟲、紅蜘蛛、潛葉蛾等;為害種子的甘草種子小蜂。
1.防治病害
(1)銹病 5~6月發(fā)病,為害葉片。防治方法:集中病枝燒毀;發(fā)病初期噴90%敵銹鈉400倍液。
(2)白粉病 5~6月發(fā)病,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噴0.2~0.3 波美度石硫合劑。
(3)褐斑病 5~6月發(fā)病,為害葉片。防治方法:集中病枝燒毀;發(fā)病初期噴1∶1∶100~160 波爾多液或70%甲基托布律可濕性粉1500~2000倍液。
2.防治蟲害
(1)跗粗角螢葉甲 該蟲危害十分嚴(yán)重,在整個生長季節(jié)都可發(fā)生,取食量大,嚴(yán)重的地塊甘草葉全被吃光,只剩下莖桿和葉脈。防治方法:用辛硫磷1000~1200倍液于上午11 時前噴霧防治,視蟲情可噴數(shù)次。
(2)葉蟬 其若蟲、成蟲吸食甘草的葉、幼芽、幼枝,先出現(xiàn)銀白色斑塊,隨后葉片失綠呈淡黃色,最后脫落。整個生育期都可為害,6~8月為害最重。防治方法:清除甘草園周圍的榆樹及其他葉蟬類越冬寄主。為害高峰期用2.5%的溴氰菊脂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用草零、瓢蟲等天敵進(jìn)行生物防治。
(3)甘草種子小蜂 于青果期用40%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可噴數(shù)次。
(4)蚜蟲、紅蜘蛛、潛葉蛾等 可用40%氧化樂果2000~3000倍液噴霧,10~15天噴1次,連續(xù)2~3次。
甘草以根及根莖入藥。種子繁殖3~4年、]根莖與分株繁殖2~3年后可收獲,秋末冬初及春季萌芽之前均可采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