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才 胡景容
(重慶市南川區(qū)林業(yè)局 筍竹產業(yè)辦公室重慶市南川區(qū)樂村林場 南川 408400)
楠竹林施肥試驗研究初報
劉立才 胡景容
(重慶市南川區(qū)林業(yè)局 筍竹產業(yè)辦公室重慶市南川區(qū)樂村林場 南川 408400)
對重慶市南川區(qū)優(yōu)質鄉(xiāng)土竹種楠竹林進行單施氮肥、氮磷配合施肥、氮磷鉀3要素配合施肥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南川區(qū)楠竹林單施氮肥能顯著增產,但不能長期單施;楠竹具有內生菌根,適宜在中酸性環(huán)境下生長,不宜氮磷配合施肥,楠竹施磷肥,需選擇酸性或中性的磷肥品種;以培養(yǎng)竹稈為主的楠竹林氮磷鉀3要素配合施肥的最佳比例為:N:P2O5:K2O=1:0.4:1.2,以培養(yǎng)筍用林為主的楠竹林氮磷鉀3要素配合施肥的最佳比例為:N:P2O5:K2O=1:0.3:0.3。
楠竹林; 施肥試驗;研究初報
目前,提高楠竹林生產力主要從2個方面入手,即改善林分群體結構和進行合理施肥。關于竹林施肥的研究,我國起步較晚,雖已取得初步結果,但不夠全面深入。隨著重慶市南川區(qū)百萬畝筍竹產業(yè)基地的建設,產業(yè)已初具規(guī)模,但筍竹產業(yè)的發(fā)展必須要以科技為支撐,以技術作保障,為了實現我區(qū)“科技興竹”質的飛躍,達到筍竹速生、豐產、優(yōu)質、高效的目的,從2006年起我們開展了本區(qū)優(yōu)質鄉(xiāng)土竹種楠竹的施肥試驗研究工作。本文著重分析氮、磷、鉀3要素對楠竹林所起的作用。
試驗地位于重慶市南川區(qū)鐵村鄉(xiāng)、石連鄉(xiāng),為我區(qū)北部山區(qū)優(yōu)質鄉(xiāng)土竹種楠竹盛產區(qū)。供試土壤大體上可分2類(見表1):一類是砂頁巖形成的土壤,這類土壤人為干擾少,土層深厚疏松,有機質和礦物質養(yǎng)分(氮、磷、鉀)含量相當豐富,如馬道子、磚房和楠竹山林場竹林的土壤,竹林經營管理水平比較高,立竹密度合理(每公頃立竹4000~5000株),大年竹稈產量每667m2達30t左右;另一類是泥質頁巖風化的土壤,如二郎橋的竹林土壤,雖然表層有機質和礦質養(yǎng)分含量不低,但心底土堅實,有效土層較淺,立竹密度較?。?67m2約3000株),大年竹稈產量15t/hm2左右(鮮材)。
采用裂區(qū)或正交設計安排田間試驗,重復4~6次,小區(qū)面積為0.067hm2,小區(qū)周圍設5m寬的保護帶。施肥方法為株施(穴施)或條施,施肥時間是在出筍小年8月。
2006-2007年,在南川區(qū)鐵村鄉(xiāng)鍋廠、 謝壩村馬道子、磚房和楠竹山林場的優(yōu)良竹林進行施肥對比試驗,結果數據經協變量分析矯正產量之后列于表2。
表1 竹林表層土壤主要理化性質
結果表明,單施氮肥能顯著增產,竹林施尿素69kg/hm2,平均增產鮮竹稈4050kg,產值4050元,扣除肥料費和人工費凈增收2670元。從新竹的調查統計發(fā)現,施尿素69kg/hm2增加新竹135支,而新竹的粗度與老竹比較無太大差別。由此看來,施氮肥主要是增加新竹支數達到增產的效果。從葉中養(yǎng)分分析發(fā)現,單施氮肥,葉中氮濃度提高400x 10-6~700x10-6,其它礦質養(yǎng)分磷、鉀、鈣、鎂的濃度稍有下降,所以如果長期單獨使用氮肥,有可能造成一部分養(yǎng)分的吸收逐漸失去平衡。
表2 施氮及氮磷肥對楠竹產量的影響
氮、磷、配合施肥出現了異常情況,與對照相比,每公頃僅增產竹稈2445kg,低于單施氮肥處理。究其原因,可能是磷肥的不良性質造成的。從葉中養(yǎng)分分析發(fā)現,氮磷處理的葉中磷濃度比對照下降40x10-6左右,這說明施用鈣鎂磷肥不僅沒有發(fā)揮肥效,而且有不良的副作用。對此,我們作了初步推測,楠竹具有內生菌根,適宜在中酸性環(huán)境下生長,它對磷素的吸收有賴于菌根的活力,而我們集中穴施鈣鎂磷肥(含氧化鈣及氧化鎂40%~48%),可能造成土壤的局部堿性環(huán)境,導致菌根活力下降,妨礙根系對礦質養(yǎng)分的吸收。由此可見,楠竹施磷肥需選擇酸性或中性的磷肥品種。
根據上述試驗結果,2008年在南川區(qū)石連鄉(xiāng)紅塘村二郎橋布置氮、磷、鉀3要素不同配合比例和施用量肥效試驗。磷肥改用過磷酸鈣,田間試驗采用正交設計L9(3)4。
試驗結果(見表3)表明,隨著氮肥用量增加,出筍數和早筍(早期浮鞭筍)產量相應增高,每公頃施氮肥增加到138kg,出筍數和筍產量的增高趨勢并未減弱,這說明如培育筍用林,氮肥的用量還可以加大。但對成竹數和竹稈產量,使用氮肥103.5kg/hm2就能達到最大值,過量氮肥反而使產量下降。磷肥對楠竹生長有一定影響,但低用量(21.0~42.0kg/hm2P2O5)有明顯增產作用,再增加用量,增產幅度不大,而且還有抑制出筍的副作用。施用鉀肥能促進成竹和增加竹稈產量。
根據試驗的初步結果,可得出泥質頁巖形成的中產竹林土壤3要素施肥最佳配合比例和施用量(見表4)。如以收獲竹稈為主要經營目標的竹林施肥,3要素的配合比例應采用N:P2O5:K2O=1:0.4:1.2組合。在二郎橋試點采用這個組合進行施肥試驗,實測竹稈產量為17175kg/hm2,增產竹稈6780kg,凈收益達4740元,凈增收59%。如是筍用林施肥,建議采用3要素比例N:P2O5:K2O=1:0.3:0.3的組合。當然,隨著土壤性質、林分類型和結構的改變,3要素的配合比例應有所變化,這有待于進行多點試驗加以補充。
表3 不同用量的氮、磷、鉀對楠竹生長的影響
表4 氮、磷、鉀三要素最佳配合比例及其用量
1 高志勤.不同類型毛竹土壤有機肥變化特征[J].世界竹藤通訊,2009,7(6):35-40.
2 張新明.實心寒竹生長特征研究[J].世界竹藤通訊,2009,7(6):25-29.
3 蔣先英,劉剛等.毛竹林可持續(xù)經營方式探討[J].世界竹藤通訊,2009,7(6):18-22..
Study on Fertilization Test ofPhyllostachys pubescens
Liu Licai, Hu Jingrong
(1 Bamboo Shoot Industry Off i ce, Nanchuan Forestry Bureau 2 Lecun Forest Farm in Nanchuan, 408400)
Fertilization test was conducted inPhyllostachys pubescensforest, which is the excellent native species in Nanchuan, Chongqing, by using respectively N fertilizer, NP fertilizer and NPK fertili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 fertilizer produced remarkable increase in output, but it cannot be applied for a long time. Moso has fungus inside, and is suitable for growing in acid soil, so the NP fertilizer is not a good selection. The P fertilizer for moso should be acid and neutral. The optimum culture ratio of N and P to K for moso with the aim to produce bamboo culm is N:P2O5:K2O=1:0.4:1.2, while the optimum culture ratio for moso with the aim to produce shoots shoot is N:P2O5:K2O=1:0.3:0.3
Phyllostachys pubescensforests, fertilizer test, study
劉立才(1968-) 男 重慶南川人,林業(yè)專業(yè) 大學本科,營林工程師,主要從事營林生產技術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