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杰
“不發(fā)展”的權力
□王東杰
一個人選擇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最有決定權的是當事人自己。
前段時間遇到一位貧困地區(qū)的干部,抱怨當?shù)厣矫癫婚_化——他們身無分文,家徒四壁,也不出去打工,每日只是坐在山上破草屋旁喝酒,曬太陽。政府最初發(fā)給他們一些扶貧補助金,轉眼都被拿去買了酒喝;后來改變方式,在山下給他們修了房子,每人分了一份田,但沒過一個月,山民又紛紛跑回山上,還是每日坐在破草屋旁喝酒,曬太陽。說起這事的干部無可奈何,連連搖頭。
政府部門真誠扶貧,被幫扶的對象卻不為所動,確是匪夷所思。不過,如果我們認為政府官員是人民“公仆”的話,我也很懷疑這種竭力幫助“主人”謀發(fā)展的思維是否已經(jīng)越位。畢竟,一個人選擇過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最有決定權的是當事人自己。在不違反法律、不干涉其他人生活的情況下,旁人只有建議的權力,絕不能越俎代庖。
當然,我猜當?shù)毓賳T對這套說辭恐怕并不服氣,因為他們這樣做意在促進當?shù)氐陌l(fā)展,而所謂發(fā)展也者,又有一套標準化的模式,其長遠目標大約是學習上海、香港乃至紐約、東京這樣的大都會,最切近的表現(xiàn)則是每年上報的GDP。這也不僅是當?shù)仡I導所獨有的想法,可以說,目前整個中國社會都生活在這種力求發(fā)展的氛圍中。但很少有人進一步思考的是,發(fā)展的目的何在?
記得二十多年前曾聽過一個放羊小孩的故事。記者在西北山區(qū)遇到一位牧童,問他長大了想做什么。小孩回答:結婚。結婚為了啥?生小孩。生了小孩做什么?放羊!當時的中國還只是剛剛開始發(fā)展,很少人預想到二十年后是一幅什么景觀。這個周而復始的放羊故事被許多媒體轉載,主流輿論猛批這里邊表現(xiàn)出來的中國人不思進取的精神,提的問題很尖銳:如果放羊的目的還是為了放羊,這樣的人生有何意義?
今天重新回味一下這個似乎已經(jīng)有了定論的故事,我想,故事的版本可能會換一個樣子:掙錢的目的可能會是買房子、結婚、生孩子。孩子長大,又要掙錢、買房子、生孩子。事實上,這正是身處“發(fā)展”局中的多數(shù)人生活的實況。對人們來說,這樣的生活或不能說有多么愉悅,但至少代表了一種“正確”的目標。然而,換一個角度看,這和牧羊兒童的理想有什么本質的差別嗎?二十年過去,我們真的“發(fā)展”了嗎?
幸福更多地系于個人的體驗,每個人的感受又原本不同。如果讓當事人說,年復一年的牧羊和每天坐在破房子里喝酒,恐怕不會比在大都會奔波謀生更不幸福,甚且可能根本相反。但在主流輿論看來,這種安于現(xiàn)狀的態(tài)度誤把不幸福當作幸福,正是其有待開化之處。分歧的關鍵在于,當事關民眾感受時,當事人的看法應放在何種地位?這進一步涉及在實際政策制定中的思維方式。目前,在社會問題上,影響國內輿論和政策的似以社會科學專家為主,從事歷史學和人類學的學者較少。而后者與前者最重要的差異之一,恐怕就在于對當事人的態(tài)度上。科學以追求“客觀規(guī)律”為目標,常常把許多主觀性的因素忽略不計;歷史學和人類學家則要求對研究對象具有“了解的同情”,從一個人自身的立場上理解其行為,故更尊重當事人的想法。這兩種思路很難說有高下之分,或者更應互補,惟今日中國社會急需的,當然是后者。
民眾對生活方式的選擇,也不完全是主觀的?!抖Y記·王制》篇云:“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剛柔、輕重、遲緩異齊,五味異和,器械異制,衣服異宜。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彼稳尻悵唤忉屨f,各地氣候與地理狀況不同,“民生異俗,理有固然。其情性之緩急,亦氣之所稟殊也。飲食、器械、衣服之有異,圣王亦豈必強之使同哉?”這是一個重要的治國原則。人民選擇的生活方式是與其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文化環(huán)境)相匹配的,雖然當事人未必說得出什么道理,但其基本的幸福就建立其上。如“強之使同”,勢必使其難以繼續(xù)生存,自然不是發(fā)展的目的。
如果這些意見是對的,那么,“不發(fā)展”作為一種人生方式,應該也有其不可替代的意義,代表了一種不可剝奪的權力吧?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