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斷引進,女性解放逐漸被提上議程。從不纏足運動到興女學,再到社會就業(yè),中國女性開始走出傳統(tǒng)家庭的藩籬,擺脫從屬地位并日益獲得人格的獨立。
當時擁有“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在西方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熏陶下,最早邁出了婦女解放的步伐。作為文化舶來品,電影于其誕生的第二年首次登陸上海,并獲得了上海市民的青睞。到20世紀30、40年代,看電影已成為人們最喜愛的休閑娛樂方式之一。躋身影壇的女明星,走上銀幕成為公眾關(guān)注的焦點,標志著中國女性對人身自由的追求及其公共空間的擴大。
自古以來,男主外、女主內(nèi),伴隨婦女謀生權(quán)力喪失而來的是人身自由的喪失。女性的活動范圍大多被局限在家庭之中。所謂足不出門,從古代仕女畫的背景多為閨房、庭院便可略知一二。
19世紀末,西方思想文化大舉進入中國,爭取女性人身自由、倡導女性走向社會的呼聲由此增多。維新派主張婦女參加社會勞動,掌握自謀生計的本領(lǐng);1917年,胡適在《新青年》發(fā)文介紹美國婦女的社交、婚姻、就業(yè)等情況,欲帶動中國婦女自強自立;名作家盧隱則呼吁女性“人的恢復(fù)”,主張“打破家庭的藩籬到社會上去,逃出傀儡家庭……?!盵1]隨著外國資本的不斷輸入,中國婦女開始了走出家庭、爭取經(jīng)濟獨立的歷程。
職業(yè)女性最早出現(xiàn)在工廠里,上海是當時女工最為集中的城市。自開埠以來,上海逐漸取代廣州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通商口岸。華籍、外籍移民紛紛涌入上海。外資企業(yè)的增多,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加上西方新科技產(chǎn)業(yè)的引入,使得婦女職業(y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
多元化異質(zhì)的居民成分,造就了上海市民多元化的價值觀、審美觀,好奇、崇洋是他們最為突出的心理特征。因此,電影這一新科技自上映以來迅速傳播,上海成為中國電影的發(fā)祥地。在眾多從業(yè)女性當中,女影星堪稱為最具現(xiàn)代化特征的一個群體。中國婦女于1913年走進電影圈,在銀幕上與男性共同演出,為女性解放和女性公共空間的拓展邁出了一大步。
我國第一位走上電影銀幕的女性名曰嚴珊珊,她在1913年拍攝的影片《莊子試妻》中飾演使女一角。盡管嚴珊珊還稱不上明星,但她打破了多少年來男女不能同臺的老規(guī)矩,為女性爭取合法公共空間打響了第一炮。然而,女性解放的道路是漫長而艱辛的,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年代,演員的地位是卑下的,女性拋頭露面更是被衛(wèi)道者們斥為傷風敗俗。所以,自嚴珊珊參演后的七八年內(nèi),不少戲劇、電影仍以男性反串女角為主流。1923年,我國出現(xiàn)了第一位職業(yè)女演員王漢倫,她憑借影片《孤兒救祖記》一夜成名。出身大戶人家的王漢倫,原名彭琴士,曾受過西洋教育?;橐龅牟恍易屗惺艿椒饨ㄅf俗對女性的迫害,意識到女性擁有正當職業(yè)的重要性。離婚、演戲,彭琴士被兄嫂喝罵為“丟盡了祖宗的臉”。她決意自立,徹底與封建舊家庭決裂,并改名為王漢倫。至此,聚光燈下一個自強自立的現(xiàn)代職業(yè)女演員誕生了。事實上,早期的電影明星中有不少像王漢倫那樣為了爭取獨立,不顧家庭反對甚至與家人斷絕關(guān)系的,楊耐梅、陳波兒、王瑩、談瑛就是很好的例子。與其說為了謀生,她們更多地是要擺脫包辦婚姻、封建觀念對其人身自由的限制與束縛。
在輕視“戲子”的社會,無論是為了謀生,為了擺脫封建家庭,還是為了滿足明星夢而從影,女影星在贏得影迷喝彩的同時卻要承受更多的白眼與指責。但她們毅然選擇走出家庭,走向社會,走上銀幕,勇敢打破“婦女應(yīng)料理家務(wù)”、“男女授受不親”的古訓。女影星對女性解放與公共空間的拓展起到了不可否認的表率作用。
“女性身體是社會變遷的晴雨表,它的話語權(quán)力演變以及在社會空間的形象變化,均為觀察社會進步提供了絕佳的窗口?!盵2]電影科技在意圖包裝女影星使其身體商品化、物化的同時,確實又令她們獲得了肉體與精神的雙重解放。
要實現(xiàn)從普通演員到明星的轉(zhuǎn)變,光靠演技是不夠的。除了天生麗質(zhì),還需要依賴炒作與包裝。處于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期的上海,是一個國際化大都會。為迎合市民審美趣味,早期女影星的宣傳重點在于塑造新時代摩登女郎的形象?!豆聝壕茸嬗洝烦晒ι嫌澈?,張石川在《明星半月刊》上發(fā)表文章,盛贊王漢倫的摩登本色,說她是“上海少見的摩登女郎,她的裝束新奇時髦,曾經(jīng)使人們對她大大的側(cè)目?!盵3]一時間,明星照片、明星報導充斥著上海的大街小巷。電影雜志多次刊登以“***的私生活”為標題的明星組圖。私人問題的公開化,曝光率的增加,無疑使女影星們在女性公共空間的開拓上又前進了一步。
勇敢地走出家庭,以拍電影為正業(yè),證明女影星早已不是故步自封的傳統(tǒng)女性。西洋教育、西式生活、西方科技大大地開闊了現(xiàn)代女性的視野。告別了封建家庭對其身體的束縛,女影星們更是毫無顧忌做出各種“出軌”行為。在兩性關(guān)系上,她們不再屈從于父母的安排,而是主張自由戀愛;在婚姻陷入困局時,她們又能理性地離婚;與異性未婚同居的現(xiàn)象,也并不少見。如斯行為,在宣揚女子“三從四德”的傳統(tǒng)觀念中,顯然是離經(jīng)叛道。然而,任何想要控制女性身體,剝奪其人身自由的企圖必將破滅。女影星們大膽的兩性行為,恰是女性追求身體解放的產(chǎn)物。
除了兩性關(guān)系的變革,女影星著裝的標新立異與身體肌膚的裸露也常令封建衛(wèi)道者瞠目咋舌。20世紀20、30年代的上海是當之無愧的時裝潮流中心,女影星則是最好的時裝模特,成為時尚與前衛(wèi)的代表,見證了當時女性身體自由程度的提高。對傳統(tǒng)服飾改革最大的首推海派旗袍。旗袍原是滿族婦女的傳統(tǒng)服飾,以寬大、平直、衣長及足為特點,女性的身體完全被隱藏在服裝之下。20年代旗袍的樣式開始改變,“海派”旗袍開始盛行。在旗袍流行之初,軍閥孫傳芳曾以“有傷風化”的理由禁止婦女穿旗袍,結(jié)果引來一場衣飾革命的大討論。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改良旗袍以其人性化設(shè)計受到了大眾的歡迎。20年代末至30年代,旗袍融入西式服裝的設(shè)計理念,腰身越收越窄,裙擺長度曾短至膝蓋,袖子也最終被取消。從此,女性身體的曲線美一覽無遺?!半娪盎屎蟆?蝴蝶曾把旗袍群衩開到了大腿根。1928年,在普通女子尚且遵循束胸掩腿的保守之風時,向來叛逆的楊耐梅制造了一起絲襪風波。她在公眾場合大方地撩起旗袍裙擺,伸出玉腿,讓百貨公司的男店員替她穿絲襪。與男店員的滿臉通紅相比,楊耐梅表現(xiàn)出現(xiàn)代女性的優(yōu)雅大方。次年,楊耐梅又因身著“衣薄如蟬羽,肌膚畢呈”、“袒胸露背,長不逾膝,下無裙褲”的耐梅裝引起社會轟動。可見,思想已經(jīng)發(fā)生變革的女影星,不再以裸露身體肌膚為恥。旗袍之外,泳裝的出現(xiàn)也表明了女性對封建禮教的反叛與對身體自由的追求。不少雜志都曾刊登過女影星們的泳裝玉照。她們身著文胸式泳衣以及短得不能再短的褲子,自信大方地把女性對身體美、健康美的訴求公之于眾。女影星對身體的合理暴露以及自我形體美的肯定,宣告著女性現(xiàn)代審美觀、道德觀的誕生。
女影星的衣著打扮走在了時尚潮流的最前端,最能體現(xiàn)女性形體美的重新發(fā)現(xiàn)。旗袍、泳裝的出現(xiàn),讓女性掙脫了傳統(tǒng)衣物與封建禮教的束縛,在追求自由與舒適的同時取回了自我身體的支配權(quán)。女影星落落大方地把身體肌膚暴露在公共媒體之上,為女性爭得了合理的公共空間,引領(lǐng)了女性身體解放的大潮。
曾幾何時,婦女終日不出大門,不過在家刺繡、織布、做家務(wù)度日,非節(jié)慶日難有外出的機會;曾幾何時,婦女見了異性需含羞答答,恪守男女授受不親的古訓。辛亥革命時期,愛國女學生為救濟災(zāi)民上街義賣,仍被封建頑固派視為洪水猛獸,認為“以年輕女子,橫行街市,成何體統(tǒng)”。[4]女性在社會上公然活動,與男性公開接觸,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道德敗壞之舉。
沒有社交自由,沒有社會活動空間,婦女解放就無從說起。進入消費時代,對婦女活動空間及其人身自由的控制已不再奏效。受西方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影響,以聲光電色著稱的上海率先在全國邁出了改革摧殘婦女陋習的第一步。上海市民逐漸接納了尊重婦女、合理消費、適時娛樂的現(xiàn)代觀念。婦女走上了街頭,走進了百貨,盡情享受娛樂消費的樂趣。于一般人家的女子,女影星擁有優(yōu)越的經(jīng)濟條件;于大戶人家的女子,女影星又擁有更多的人身支配權(quán)。因此,女影星豐富的社交活動自然成了女性公共空間進一步擴大的典型。
憑著豐厚的財力與充分的自由,某些女影星頻頻出現(xiàn)在各種公共場合。電影院、舞廳、百貨公司……所有和時髦、摩登有關(guān)的場所,均能看見她們的身影。1927年出版的《中國影戲大觀》提到,殷明珠、楊耐梅、陸美玲等人善交際。殷明珠是上海有名的交際花,西名FF,舞廳、咖啡廳、歌廳是她最常出入的場所。楊耐梅熱衷于交際,愛在公共場合盡出風頭。有一回,她身著珠光閃閃的裙子和男性友人去“卡爾登”跳舞,艷壓全場。只要在公眾場合出現(xiàn),女影星總是全場的焦點,身邊不乏為其傾倒的異性。在此情形下,她們倒也落落大方,應(yīng)付自如??梢哉f,女影星走到哪里,女性的公共空間就延伸到哪里。
女影星對體育運動的積極參與也體現(xiàn)了女性公共空間的進一步擴大。為了改變國家積貧積弱的現(xiàn)狀,資產(chǎn)階級改良派將女性解放與“強國保種”的神圣責任聯(lián)系在一起。于是,女子體育開始興盛,健康的體魄備受推崇。作為摩登女郎的最佳代表,電影明星之中有不少精通體育技能的。拍攝時對體育能力的要求,難不倒影星吳素馨,“蓋其于騎射駕駛泅泳諸技能,均已練之有素”[5]。肄業(yè)于上海務(wù)本、裨文女校的符曼麗,在時人看來是個“善運動,能馳馬游泳御自由車”[6]的時髦女郎。短跑、游泳、籃球、網(wǎng)球、騎馬等運動, “體育皇后”黎莉莉是樣樣精通。女影星健康、活潑的形象,讓世人見到了女性的能力與風姿,從而提高了中國女性的社會地位。
各種媒體對女影星生活的報道,使女影星成為年輕一代的模仿對象。她們公眾場合的各種活動,為女性公開社交的樹立了榜樣,推動著女性為擴大社會公共空間而不斷努力。
演員是現(xiàn)代化都市的一種新興職業(yè)。女性沖出家庭的藩籬,選擇拍攝電影為職業(yè),以經(jīng)濟獨立宣告與封建禮教的決裂,標志著女性自強自立的開始。女影星大方地在銀幕上、媒體上表現(xiàn)自己,公然地在各種公眾場合與異性交往,體現(xiàn)了女性公共空間的逐步擴大。
現(xiàn)代女性公共空間的擴大,很大程度歸因于清朝政權(quán)的瓦解與西方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古代婦女之所以喪失人身自由,被嚴酷的禮教束縛在閨閣之內(nèi),是因為她們沒有就業(yè)權(quán),只好依賴男性而成為政治犧牲品?!皩W而優(yōu)則仕”,多少家庭出于政治、經(jīng)濟目的,嚴格遵守封建禮教。西方的船堅炮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加速了封建皇朝的滅亡。西方資本的進駐,使傳統(tǒng)的“士農(nóng)工商”觀念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尤其是在上海這樣的現(xiàn)代化都市中,伴隨經(jīng)濟繁榮、物欲橫流而來的是新的職業(yè)、新的生活方式以及新的價值觀念。以利為指向的新的價值觀已為社會基本認同,消費與享樂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封建官僚體系的瓦解,商品經(jīng)濟時代的來臨,價值觀、世界觀的現(xiàn)代化轉(zhuǎn)變,均推動了女性解放的潮流,女性公共空間的擴大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必然。
[1]盧玲.屈辱與風流:圖說中國女性[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4:301
[2]吳果中.《良友》畫報與上海都市文化[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21
[3]張石川.自我導演以來(續(xù))[J].明星半月刊,1935(5):15-16
[4]盧玲.屈辱與風流:圖說中國女性[M].北京:團結(jié)出版社,2004:302
[5]徐恥痕.中國影戲大觀[M].上海:大東書局,1927
[6]徐恥痕.中國影戲大觀[M].上海:大東書局,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