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鷹
最近,著名功能性飲料制造商紅牛公司在美國紐約因“紅牛給你雙翅膀”這句廣告語惹上麻煩——有人狀告紅牛公司稱,他飲用多年紅牛卻未長出翅膀,所以要替所有飲用過紅牛的消費者討回公道。這句廣告語明顯是一種比喻性的說法,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紅牛公司卻甘愿支付高達1300萬美元的索賠。
本杰明·卡瑞瑟斯是紐約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今年9月才參加工作,他心浮氣躁,急于出名,于是苦思冥想出名的捷徑。一天晚上,本杰明在家里看電視時,看到了紅牛公司的廣告,廣告語為“紅牛給你雙翅膀”。本杰明由此打起了歪主意:以喝紅牛沒長出翅膀為由狀告紅牛公司并代表消費者向其索賠,這樣無論輸贏他都會引起公眾的關(guān)注。即便敗訴,按照美國法律而言,他也沒什么風險,畢竟喝紅牛不能長出翅膀是事實。
于是,10月初,本杰明一紙訴狀將紅牛美國公司告上法庭。這一事件經(jīng)媒體紕漏后,美國公眾普遍認為本杰明是無理取鬧,肯定會敗訴。
紅牛美國公司接到法院傳票后,總裁艾伯特意識到這是一起惡作劇,就讓紅牛美國公司的法律顧問做好應訴準備。
當天晚上,艾伯特要宴請一位來訪的朋友哈里森,此人是一位資深營銷專家。他們乘轎車路過紐約時代廣場時,紅牛公司巨大的廣告牌映入他們的視線,“紅牛給你雙翅膀”這句廣告語顯得格外醒目。哈里森指著廣告牌對艾伯特說:“這句廣告語太棒了!”艾伯特苦笑一下,把這句廣告語惹上官司以及正準備應訴之事告訴了他。哈里森頗有意味地笑了下,話里有話地說:“不必苦惱,你們的機會來了!”這令艾伯特深感意外:“為何如此說呢?”哈里森說:“其實有時巧妙地參與法律訴訟也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品牌宣傳效果,其實你們完全沒必要去應訴,直接和原告和解,同意賠償?shù)昧??!卑馗苫罅?,哈里森接著解釋:“你們打贏官司,本杰明打輸官司,并不稀奇,因為本杰明明顯是為了出風頭而故意找你們麻煩的。但如果你們承認自己輸了,并且愿意給消費者賠償,那這才新鮮有趣呢!這將產(chǎn)生巨大的廣告效應!”艾伯特這才開竅了,但還是不無擔心地說:“不是所有的消費者購買后都能留下購買的票據(jù),如何確定究竟哪些人是真正飲用過紅牛的人呢?如果索賠的人過多怎么辦呢?”哈里森擺擺手說:“完全不必較真,是否真正飲用過紅牛并不重要,因為無論是誰申請都可以起到宣傳紅牛的目的。至于賠償金額,你們設(shè)定下上限就可以了。”艾伯特這才恍然大悟,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第二天,艾伯特找到紅牛美國公司策劃總監(jiān)米奇,將哈里森的創(chuàng)意和盤托出,讓他據(jù)此做一份品牌宣傳方案。米奇接到這個任務后無比興奮,迅速召集得力干將投入到工作中。
幾天后,米奇的團隊做出了品牌宣傳方案:200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日期間在美國購買過紅牛飲料的人皆可登陸紅牛美國公司的官方網(wǎng)站申請賠償,賠償總計1300萬美元的賠償金,每人得到的賠償金按申請賠償?shù)目側(cè)藬?shù)計算,申請截止日期為2015年3月2日。而后,艾伯特派人與本杰明溝通,請求進行庭外和解,本杰明當然是見好就收,因為以這種離奇的方式收場總比自己灰頭土臉地面對失敗更好。于是,策劃方案在媒體的配合下開始執(zhí)行。
結(jié)果,從10月8日開始,網(wǎng)站訪問量暴增,短短幾天時間,訪問量就增加了4600萬人次……當然申請者中不少是冒牌者。除此之外,這一新鮮事經(jīng)媒體傳播后也在世界各地引起了眾多人的興趣。這兩種情況,在廣告學上都被認為是極大地增加了消費者的認知。
紅牛公司請專業(yè)人士僅對短短幾天時間的宣傳效果進行了評估,這次策劃活動取得的品牌宣傳效果要比花費1600萬美元在紐約時代廣場做一年廣告的效果還要好很多。
面對麻煩,一般而言,人們唯恐避之而不及,但其實若能夠給換一種角度去審視和利用,說不定可以將麻煩變成有利因素。
摘自《閱讀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