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非常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也一再強調數學的材料來源于學生的生活,然后重新再回到生活,應用于生活,因此,在設計《認識人民幣》這一內容時就是充分利用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把它設計,猜一猜,分一分,買一買三個實踐活動來完成,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學會簡單的購物,特別是購物時兌換他人合作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學生在購物的過程體會到了人民幣的功能,并且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jié)約的教育。
關鍵詞:人民幣 教學 案例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1)2(a)-0000-00
1 談話引入
師:最近我們柳市新開了一家超市,聽說很不錯,陳老師也想去逛逛,猜一猜,你們覺得去超市買東西,最重要的是帶什么?
生:帶錢。
師:對,買東西必須要付錢。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錢,我們中國的錢就叫人民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來認識人民幣。
2 主動探究,構建新知
?。?) 初步認識
多媒體課件出于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這些人民幣你們認識嗎?你能上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嗎?學生紛紛舉手,老師指名上前介紹。生1:這張是10元,這張是5元。生2:這張是100元,這張是1元。
?。?) 分類
師:請你拿出課前收集的人民幣向同桌介紹介紹。學生同桌之間互相介紹,教師巡視指導。師:你能不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看看你有幾種不同的。同桌合作,動手分類。師:你是怎么分的?請你到投影伏上分給大家看一看?生:我把硬幣的分成一類,其他的分成一類。師:我們把人民幣分成硬幣和紙幣這是一種方法,還有沒有別的方法?生2:我把幾元幾元分成一類,幾角幾角的分成一類,幾分幾分的分一類。師: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名稱,誰為給他們三兄弟排隊,誰是老大?生:“元”是老大。師:“老二是誰呢?”生:“老二是角?!睅煟耗敲催@“分”肯定就是。生齊說老三。
?。?) 發(fā)現進率,進行簡單化聚
師:老師買了一張信封,你們猜我花了多少錢?生:大概1元。生:(一女生輕聲地說)信封是用紙做的,很便宜的我猜1角差不多。師:請你付1角來買。學生紛紛動手擺出1角,爭先恐后地舉手,表示擺好了,還有的私下表示不同的方法,我跟你方法不一樣等。師:說說你的方法?生:10個1分。生:1個1角。生:2個5分。生:5個2分。生(搶嘴)只要10分就是了。生:1角就是10分。老師把信封賣給了這位同學。教師的這個行為讓學生明白,老師充分肯定了這個學生的回答,1角鋼10分。師(隨即出示一瓶娃哈哈):那么猜一猜的這瓶娃哈哈多少錢?生:1元。師:怎么付?學生動手擺出1元,又爭先恐后地舉手,表示擺好了,還有的私下互相看起來表示還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師:說說你的方法。生:10個1角。生:2個5角。生:1元就是10角。老師把娃哈哈獎給這位同學,學生都很羨慕地看著他,加深1元=10角的印象。生(搶嘴):100個1分就可以。
3 在實踐活動中探索新知識
?。?) 實踐活動一
師:現在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請同學去完成。附近有一家超市,你去買一樣你喜歡的文具(課件出于物品及標價)書包(25元)水筆(9元8角)鉛筆盒(6元5角)練習本(5角)剪刀(2元)尺子(8角)鉛筆(2角)橡皮(3角)鉛筆削(1元2角)。要求小組合作,組織當售貨員,其余組員當顧客,一個人一個人有順序買,顧客要付對錢,如果找錢售貨員找對錢(分組行動、匯報)。師:有哪一組小朋友想上來表演一下你是怎么買的?
第一組
生:我買了一塊橡皮,付給他3角,一個2角,一個1角。生:我買了一本練習本,給他一個5角的硬幣。生:我買了一個鉛筆盒給他一個5元,1個1元的硬幣還給了他一個5角的硬幣。
第二組:
生:我買了一把尺子, 我給了他一個1元的硬幣。生:我買了一所剪刀用了一個1元的硬幣。生:我買一盒水彩筆,給了他10元,他找給我2角。
?。?) 實踐活動二
師:老師看到你們買的這么多新東西也這么好,忍不住心支了也想買,我這里有5元錢,想買一本練習本5角錢(走到一位同學的面前)。生:我要找給你4元1角,(停了一會兒)我沒零錢找不出來。師:這可怎么辦?生:把5元錢換成零錢呀!師:那該怎么換呢?你用現有的錢兌換一下。生:我是五個一元的硬幣。生:不行,你這樣還是找不出呀,又沒5角。生:我這里有,這給你4個一元的,還有一個5角(這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爭論,有的說對,有的說錯)。生:我認為是錯的,因為你是來換零全的還是應該給你5元的,要是給你4元5角就少了5角了。師:那4元5角是怎么回事呢?生:那是去買的時候找回來的錢。師:對了,掙錢的時候,錢應該是一樣,只不過換成了零錢,還有其他的換法嗎?生:4個一元和2個5角。生:我是這樣的,4個一元,1個5角,2個2角,1個1角的。生:我是2個2元,2個5角。師:同學的換法都是正確的,當然還有很多方法,只要換的錢能夠有零錢找給我,還要不能少。
4 教學反思
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教學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缺乏學生的實踐操作。教師大多考慮的是學生的學習掌握知識的程度,而忽略了學生的情感需要。而本案例中,教師要站在新課程標準理念的高度精心設計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 密切關注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課前教師從學生已民用工業(yè)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fā)組織師生之間的談話,課中教師結合現實生活創(chuàng)設一個又一個問題情景,課尾教師從學生興趣出發(fā),設計了一個開放性實踐活動,這些巧妙的安排,一方面滲透了良好惜時習慣的教育。另一方面,又使學生找到了知識的源頭和去向,感悟到數學的價值意義所在。
(2) 全程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猜一猜”的游戲活動導入新課后,教師就呈現了一組貨物的價錢材料,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分類,迷一包容性很大的問題情景,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探索合作的時間,給學生的思維提供了充分發(fā)展和自主建構的機會。接著又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能,通過對生成性問題的引導討論,學生就很自然地在資源共享,相互學習,相互補充的過程中認識到元、角、分之間進率。接著,學生又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述等活動進一步認識人民幣之間兌換,鞏固了新知。
?。?) 積極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從案例中還可以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將學生的情感需要放在首次,能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合作探索,全班交流的時空提供動手實踐和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學生體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總之,我們要針對學生的特點,以趣致動,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以數學“活”進來,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