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愛軍(,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及生活品位的不斷提高,床上用品從原來的一般平布逐步向細膩高雅、細號高密純棉面料方向發(fā)展。德棉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引進了84臺津田駒、畢佳諾等公司生產的小提花織機,由于品種適銷對路,公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其生產的細號高密織物,品種規(guī)格為CJ 7.3/14.6 905.5/448.8 300直貢緞,在生產過程中遇到了以下一些問題:
(1)漿紗過程中漿液粘度過大,織物頭份多,使用分絞棒較多,導致干分絞困難、脆斷增加、漿紗生活難做;
(2)紗線毛羽、棉結過多,布機開口不清,效率偏低,在70%左右;
(3)紗線強力較低,細節(jié)較多,紗線斷頭較多。
針對上述原因,公司進行了全面調查分析,進行了漿紗和其他生產工藝的優(yōu)選,取得較好效果。
在織造過程中,經紗需承受由經紗張力和各種摩擦力引起的復合應力。經紗織造斷頭率不僅取決于經紗張力和所承受的循環(huán)應力,而且與織物組織、經紗質量、織造速度、開口形狀及工作環(huán)境有關。較高的經紗織造斷頭率不僅降低織造效率、增加擋車工的勞動強度,而且直接影響織物質量。
首先考慮到要使經紗織造斷頭率降低,紗線質量是最基本的條件,其中,單紗斷裂強度、千米棉結、千米細節(jié)是影響織造中經紗斷頭的主要因素,毛羽是影響織造中開口清晰度和緯停的主要指標。經過不斷改進,CJ7.3 tex紗線的斷裂強度上升了19.3%,千米細節(jié)下降了73%,千米棉結下降了56%,整經百根萬米斷頭由2.9根下降到1.2根,CJ7.3 tex紗線質量達到烏斯特公報5%的水平,基本滿足了技術要求。主要指標見表1:
表1 經紗主要指標
其次,在工藝設計上,我們由順穿法改為飛穿法,減少紗線間的摩擦,降低毛羽,提高開口清晰度。
最后,我們選用ZAX-N-340噴氣織機,其配備六連桿打緯裝置、STAUBLI多臂裝置,開口平穩(wěn),引緯時織機有70度的靜止角,可以有效減少引緯差錯。
表2 漿料配方 (單位:kg)
在高壓調漿桶內放入500 L水,開動攪拌器,徐徐加入定量PVA、CP-L、GM8-60、QL-89等漿料,攪拌4~5 min,升溫至60℃,調整漿液體積至650 L,擰好蓋,升溫至115 ℃,燜漿30 min后,供漿使用,此時漿桶粘度11~12 s,漿槽粘度9~11 s。
表3 漿料工藝
說明:
(1)由于細號紗截面較小,截面內纖維根數較少,上漿的目的以增加被覆、提高強力為主,過高的壓漿力往往是注重滲透而削弱了被覆,對細特紗線不太理想,故采用中低壓上漿。
(2)紗線中水分可較大地改善使用淀粉上漿的棉紗性能。這主要是由于紗線中水分改善了漿料的漿膜和粘著性能,故保持漿紗較大的漿紗回潮,減少脆斷。
(3)漿紗過程中漿紗的伸長率過大時.不僅會降低漿紗的斷裂伸長率.還會增加很多新的弱節(jié).進而導致過多的經紗織造斷頭。故采用降低張力、減小伸長的工藝原則。
通過上述漿料配方及漿紗工藝的實施,漿紗干分絞明顯改善,脆斷頭明顯減少,紗線浸透被覆效果良好,織機效率由70%提高到85%以上。
表4 上漿及織造效果
通過對比試驗我們發(fā)現,馬克隆值越高,漿紗耐磨越差,而提高上漿率可以明顯改善紗線耐磨,減少織造中的經紗斷頭,見表5。
表5 紗線配棉與經紗斷頭的關系
從表5中可以看出,纖維馬克隆值減小后,紗線耐磨次數大幅度增加,經紗斷頭減少。同時上漿率的提高也可以改善漿紗耐磨,減少織造中的經紗斷頭。
6.1細號高密織物與普通織物相比,對紗線質量的要求標準更高,必須最大限度地提高紗線單紗斷裂強度,減少千米棉結、千米細節(jié)。
6.2在保證紗線質量指標的前提下,使用馬克隆值較小的配棉,可以有效提高漿紗耐磨,減少經紗斷頭。
6.3織造細號高密織物在漿料的選擇上要以高濃低粘、延伸性好的漿料為主,利于分絞減少漿紗斷頭。
6.4細號紗線以被覆增強為主,兼顧浸透,提高紗線強力和耐磨,保護紗線抵抗織造時的復合應力。
6.5細號紗線上漿不宜選擇過高的壓漿輥壓力,根據漿紗覆蓋系數選擇相應較低一些的壓力,以利于漿紗被覆,漿膜完整,減少漿紗毛羽,提高強力的目的。
細號高密品種應選用優(yōu)質原棉,經紗單紗斷裂強度、千米棉結、千米細節(jié)等主要指標均需達到較高水平,采用高濃低粘漿料,中低壓、小伸長、?;爻钡纳蠞{工藝,以使?jié){膜完整,毛羽附貼,保證紗線彈性,提高紗線強力和耐磨,獲得較好的織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