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松,牛生杰,岳平,岳治國,項磊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中國氣象局大氣物理與大氣環(huán)境重點開放實驗室,江蘇南京210044;2.中國氣象局蘭州干旱氣象研究所,甘肅蘭州730020;3.甘肅省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甘肅蘭州730020;4.中國氣象局干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開放實驗室甘肅蘭州730020;5.陜西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陜西西安,710014)
大氣邊界層是整個地球大氣層中最復雜,也是最關(guān)鍵的部分之一(張強等,2004)。它是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活動的主要空間,地氣之間的物質(zhì)、能量和各種通量的交換以及大氣污染等都主要發(fā)生在這里,全球變化的區(qū)域響應以及地表變化和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也是通過大氣邊界層過程來實現(xiàn)的(胡非等,2003)。諸多學者對非霧日邊界層結(jié)構(gòu)進行了大量的觀測研究(蔣維楣和苗世光,2004;徐祥德等,2004;岳平等,2008)。霧是邊界層內(nèi)的重要天氣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交通航運、輸變電線路等的正常運行,引起人們極大的關(guān)注。30多年以來,國外進行了多次大規(guī)模的霧外場觀測研究(Pilie et al.,1975;Roach et al.,1976;Fuzzi et al.,1992;Gultepe et al.,2009)。中國霧的研究也日趨增多,比較大的計劃有:滬寧高速公路霧研究(黃建平等,1998;李子華等,1999),重慶輻射霧觀測(Li et al.,1994;何友江等,2003),西雙版納霧研究(黃玉生等,2000;濮梅娟等,2001),南嶺平流霧野外觀測(吳兌等,2004)和北京冬春季霧的觀測研究(王凱等,2006)等。這些項目對霧日的邊界層結(jié)構(gòu)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區(qū)霧過程中邊界層氣象要素的演變規(guī)律。
南京是一個迅速發(fā)展的大城市,其邊界層研究很受重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沈覺成和楚滌修(1990)利用南京北郊300 m高處的等容球資料,計算了湍流強度、自相關(guān)系數(shù)、湍流積分尺度及湍譜等湍流統(tǒng)計特征。沈覺成和吳息(1991)根據(jù)南京城鄉(xiāng)邊界層500 m內(nèi)的溫度資料,分析了不同穩(wěn)定度時的溫度廓線特征。蘇秀娟等(1993)提出了利用常規(guī)氣象資料估算對流邊界層特征尺度的方法。劉立忠和徐抗英(1998)利用低空探測資料揭示了南京近郊初冬大氣邊界層風溫場在不同天氣條件下的特征。魏鳴等(2007)對比了南京多普勒雷達晴空回波資料與實際的氣象觀測資料,探討了邊界層回波與湍流混合特性之間的關(guān)系。劉紅年等(2008)利用市郊邊界層資料,揭示了南京城區(qū)“熱島”、“干島”及風速小等特征。毛敏娟等(2006)分析了南京城區(qū)氣象激光雷達資料,提出了一種邊界層高度的確定方法并揭示了地面氣象環(huán)境對邊界層日變化的影響。此外,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秋冬季節(jié)是濃霧的高發(fā)時期(周自江等,2007),黃建平等(1998)及李子華等(1999)分析了發(fā)生在南京地區(qū)的一次濃霧過程,結(jié)果表明,隨著霧的形成和發(fā)展,逆溫層抬至霧頂之上,強度增強;霧區(qū)為相對濕度的高值區(qū),同時又是比濕的低值區(qū);低空急流出現(xiàn)在霧形成之前和霧發(fā)展初期,霧發(fā)展后便消失。
為了進一步揭示南京地區(qū)非霧日邊界層結(jié)構(gòu)的普遍規(guī)律以及更加全面地認識霧日邊界層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2006年冬在南京北郊盤城利用系留氣球探測系統(tǒng)、自動氣象站等儀器對邊界層進行了觀測,對比分析了南京冬季霧日與非霧日的邊界層結(jié)構(gòu),以期促進霧的生消機制研究并為霧的預警預報提供一些參考。
2006年11月30日—12月15日及12月24—27日,在南京北郊盤城進行了霧的觀測研究,該采樣點位于長江以北,南京江北化學工業(yè)園附近,海拔22 m,經(jīng)緯度分別為118.7°E、32.2°N(Lu et al.,2010;Niu et al.,2010a)。觀測項目包括邊界層結(jié)構(gòu)、地面常規(guī)氣象要素、霧滴譜、氣溶膠粒子譜、霧水采樣等。
邊界層探測采用芬蘭Vaisala公司生產(chǎn)的系留氣球探測系統(tǒng)(DigiCORAⅢ)。一般而言,1~3 s產(chǎn)生一組數(shù)據(jù),包括氣壓、溫度、相對濕度、海拔高度、風速、風向、電池電量、位溫、露點溫度、比濕、混合比等。在風速等天氣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非霧日一般3 h觀測一次,出現(xiàn)霧時加密觀測,間隔1~1.5 h,每次探測時間40 min左右,高度一般在600~1 000 m之間。溫度、相對濕度、氣壓、風速、風向傳感器的分辨率分別為0.1℃、0.1%、0.1 hPa、0.1 m/s、1°。
地面常規(guī)氣象要素的觀測采用ICT國際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自動氣象站(EnviroStationTM),每個傳感器都有16位的分辨率和1%~3%的精度??梢愿鶕?jù)用戶需要設(shè)置傳感器采集時間間隔,最小為1 s,最大為1 h,本次探測中每隔30 min獲得地表氣溫、相對濕度、風速、風向等要素值。
圖1為觀測期間非霧日平均溫度、平均風速和平均比濕的時空剖面圖。700 m左右,溫度日較差很小。隨著高度降低,日較差增大,近地層最高最低氣溫分別出現(xiàn)在13:30—15:00(北京時間,下同)和03:00—05:30左右,溫差達到6.7℃。日落(17:00左右)之后存在近地層逆溫,次日在太陽輻射作用下消散。為了更深入地分析邊界層溫度廓線的演變規(guī)律,表1給出了非霧日每一個典型逆溫的生消過程。晴天時,逆溫出現(xiàn)及消散時間分別在16:30—18:50及第二日09:50—11:20之間,持續(xù)時間為15~18.5 h。多云或陰天時,云的存在削弱了地面及近地層長波輻射的降溫作用,逆溫形成時間推后,如11月4日、6日,平均出現(xiàn)時間(21:50)比晴天時(17:30)晚4.3 h;在逆溫的消散階段,由于天氣條件轉(zhuǎn)為少云或輕霧,云對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不明顯,故消散時間沒有顯著的推遲,逆溫持續(xù)時間平均減少3.7 h。逆溫單層結(jié)構(gòu)較普遍,4/8的個例有雙層結(jié)構(gòu)出現(xiàn),但維持時間較短,大部分(3/4)在5 h以下。從強度來看,上層逆溫強度較弱,其最大強度均小于近地層逆溫??梢?南京地區(qū)冬季主要為單層逆溫,并時常出現(xiàn)短時的雙層結(jié)構(gòu)。
如表2所示,在探測得到的8次逆溫生消過程中,風速廓線在各個階段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生成階段:近地層風速隨高度遞增,中高層趨于均勻化(5/8);維持階段:風速出現(xiàn)了一個或者兩個極大值區(qū)(定義為風速極大值超出上方和下方相鄰氣層極小值2 m/s以上(Andreas et al.,2000;李炬和舒文軍,2008));逆溫消散階段和無逆溫階段:特征類似于生成階段,但發(fā)生的概率更大(6/7)。上述特征在平均風速的時空剖面圖上也有很好的體現(xiàn)(圖1b),并且從2008年南京市區(qū)和郊區(qū)的同步邊界層資料(張禮春等(2009)中圖1c和圖4)來看,也存在類似的現(xiàn)象。一般而言,逆溫形成時,近地層穩(wěn)定性增強,但逆溫之上仍為不穩(wěn)定層;逆溫消散時和無逆溫存在時,邊界層結(jié)構(gòu)則多為對流性邊界層。在這三個階段,湍流發(fā)展旺盛,動量交換充分,中高層風速趨于均勻化(隨高度等值分布),這符合對流性邊界層的普遍特征(盛裴軒等,2003)。同時,由于下墊面的摩擦作用,近地層風速始終較小,無明顯的日變化特征。逆溫的維持階段為穩(wěn)定性邊界層,在逆溫頂之上往往存在風速的極大值(趙德山和洪鐘祥,1981)。01:00—07:00和19:00—次日04:00分別在250~450m和450~800m氣層出現(xiàn)極大值,大于7m/s(圖1b)。
圖1 2006年11月30日—12月15日非霧日平均溫度(a;單位:℃)、平均風速(b;單位:m/s)和平均比濕(c;單位:g/kg)的時空剖面Fig.1 The height-t ime cross-section of(a)average temperature(℃),(b)average wind speed(m/s)and(c)average specific humidity(g/kg)of the fog-free days from November 30th to December 15th,2006
表1 非霧日典型逆溫特征Table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temperature inversions on the fog-free days
表2 非霧日典型逆溫生消過程中的風速廓線特征Table 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speed vertical profiles duringthe for mation/dissipation processes of typical temperature inversions on the fog-free days次
如表3、4所示,非霧日有逆溫存在時,近地層逆溫下比濕出現(xiàn)極大值的情況占43/62(包含2個“其他”類型);相應地,平均比濕的時空分布(圖1c)表明,水汽在穩(wěn)定邊界層中累積,近地層易形成逆濕現(xiàn)象,01:30—06:30近地層出現(xiàn)比濕的弱極大值區(qū)。沒有逆溫存在時,比濕趨于均勻化(隨高度等值分布)的情況占主導(21/37),此外“低層遞減,中高層趨于均勻化”和“中低層趨于均勻化,高層遞減”兩種類型均占6/37。圖1c表明11:00—15:00為比濕的低值區(qū),14:00地面比濕僅3.52g/kg,并且0~800m等值線稀疏,這主要是因為此時屬于對流性邊界層,湍流促使邊界層內(nèi)水汽向上輸送,導致0~800m氣層比濕減小。值得指出的是,非霧日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濕度較小,無論是逆濕區(qū)域還是遞減區(qū)域,其幅度均較小。對比圖1a、c可知,非霧日邊界層內(nèi)比濕和溫度的時空分布沒有明顯的對應性。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觀測點夜間的逆溫強度和厚度都比較大,溫度較低,且近地層風速始終較小,這些都是利于霧生成的背景條件(N iu et al.,2010b)。然而,霧的形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與熱力、動力、輻射、氣溶膠、微物理過程和地表狀況有緊密聯(lián)系(Gultepe and M ilbrandt,2007),雖然觀測點緊鄰長江,夜間逆溫層下比濕也有所累積,但仍然較小。在水汽條件滿足時易形成濃霧,本次觀測中2006年12月11—12日和12月13—14日兩次霧過程主要受前期降水的影響,地表濕潤,水分蒸發(fā),大氣中水汽增加(陸春松,2008;陸春松等,2010),而12月24—27日霧過程的水汽來源主要是暖濕氣流的輸送(陸春松等,2008)。
表3 非霧日有逆溫存在時的比濕特征Table 3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humidity with temperature inversions on the fog-free days次
表4 非霧日無逆溫存在時的比濕特征Table 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fic humidity without temperature inversions on the fog-free days次
圖2為觀測期間3場濃霧過程中(2006年12度、風速和比濕的時空剖面圖。這三次濃霧霧頂?shù)钠骄叨葹?92m,以此為分界點把0~800m分為霧頂之上和霧頂之下兩部分。霧日的平均溫度分布與非霧日相比(圖1a、2a),霧頂之上氣層在白天和夜間溫度均升高,這與霧頂之上往往存在低懸逆溫有關(guān),而該逆溫的形成與諸多因子有關(guān),如霧頂?shù)拈L波輻射降溫(李子華等,1999)、下沉運動(宋潤田和金永利,2001;陸春松,2008;陸春松等,2008)、暖平流(陸春松等,2008;嚴文蓮等,2009)等。白天,霧日霧頂之下氣層溫度比非霧日低,這是由于霧頂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導致到達霧頂之下的太陽輻射減少的緣故;夜間,霧頂之下氣層溫度則比非霧日高,主要是由于霧發(fā)展過程中潛熱釋放,同時霧層的逆輻射阻礙了地表及近地層的長波輻射冷卻,此外,暖平流也是夜間霧頂之下溫度升高的一個重要因子。霧日與非霧日相比,05時霧頂之上溫度增幅為2.9℃,14時為3.7℃,夜間的溫度增幅沒有白天大,故霧頂之上日較差增大;由于霧頂之下的氣層白天降溫,夜間增溫,其日較差減小(圖3)。
圖2 觀測期間3場濃霧過程(2006年12月11—12日,12月13—14日,12月24—27日)的平均溫度(a;單位:℃)、平均風速(b;單位:m/s)和平均比濕(c;單位:g/kg)的時空剖面Fig.2 The height-time cross-section of(a)average temperature(℃),(b)average wind speed(m/s)and(c)average specific humidity(g/kg)for the three fog cases(December11th—12th,13th—14th,and24th—27th,2006)during the campaign
圖3 霧日與非霧日的平均溫度日較差廓線Fig.3 The diurnal range profiles of average temperature between fog and fog-free days
霧日的平均風速時間—高度分布與非霧日類似。與非霧日相比,霧日0~100m氣層風速變化不大,始終較小,但100~800m風速有所減小,這也驗證了以前的觀測結(jié)果,風速小利于霧的形成(黃建平等,1998;濮梅娟等,2001;Niuet al.,2010b)。值得指出的是,風速小不是霧發(fā)生的充分必要條件。一方面,Taylor(1917)發(fā)現(xiàn)天氣條件滿足低風速和高相對濕度時,大約僅一半的情況出現(xiàn)了霧。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霧過程中風速都小,2007年12月在盤城進行了第二次霧的綜合觀測,有多次霧過程的強濃霧階段風速最大值達到4m/s(3級風力)。
霧對邊界層結(jié)構(gòu)影響最明顯的是比濕的增大,從圖2c可以看出,0~800m比濕均有所增大,尤其是平均霧頂附近。霧日近地層比濕在17:30—21:30出現(xiàn)極大值,而非霧日則在01:30—06:30出現(xiàn)。
以上討論了霧日與非霧日邊界層結(jié)構(gòu)的平均特征,為了進一步揭示霧日邊界層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選取2006年12月24—27日典型濃霧過程進行分析。該濃霧過程是在偏南暖濕氣流作用下形成的,強濃霧累計時間達40h左右,非常罕見。
圖4給出了一次非霧日典型逆溫過程和這次霧過程中的部分溫度廓線,霧體發(fā)展成熟時低層氣溫呈濕絕熱遞減,隨著逆溫層的升高,濕絕熱遞減的區(qū)域也逐漸增厚,逆溫層為低懸逆溫,而非霧日逆溫一般為貼地逆溫。濕絕熱遞減區(qū)域的出現(xiàn)主要是由于霧體內(nèi)近地層凝結(jié)潛熱釋放,空氣長波輻射降溫減緩、中止甚至升溫,層結(jié)趨于中性,湍流得以發(fā)展,以往的觀測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現(xiàn)象(黃建平等,1998;濮梅娟等,2001;徐懷剛等,2002),同時他們也指出霧頂往往位于強逆溫中心附近或下方,徐懷剛等(2002)認為輻射過程是霧體內(nèi)沒有逆溫的主要原因。但是本次過程中某些時段(如26日01—10時)霧頂位于逆溫強中心附近或其上方(圖5a),主要是由暖濕氣流引起的(陸春松等,2008;濮梅娟等,2008;嚴文蓮等,2009)。雖然如此,霧頂之上仍然存在溫度的多個極大值中心,導致霧日平均霧頂之上氣層的溫度比非霧日高。
圖4 非霧日(a;12月14—15日)及霧過程中(b;12月24—27日)部分時次的溫度廓線Fig.4 Some temperature profiles on fog-free days(December14th—15th)and during a fog event(December 24th—27th)
分析圖5a、c可知,霧體內(nèi)溫度和比濕的等值線形狀類似,逆濕強中心也是逆溫強中心,因此霧體內(nèi)溫度和比濕具有較好的對應性。根據(jù)比濕方程,飽和比濕是溫度的增函數(shù)(王鵬飛和李子華,1989),在霧體內(nèi)可以理解為:霧體是一個氣—液兩相準平衡的熱力學系統(tǒng),凝結(jié)、蒸發(fā)等微物理過程發(fā)展充分,處于飽和狀態(tài)。假定由于擾動,霧體內(nèi)某局部區(qū)域溫度升高,飽和水汽壓增大,該區(qū)域不再飽和,導致霧滴蒸發(fā)速率增大,蒸發(fā)量大于水汽凝結(jié)量,最終該區(qū)域達到飽和,比濕隨之增大;反之,溫度降低時,比濕也相應減小。對比觀測結(jié)果(黃建平等,1998;濮梅娟等,2001;何友江等,2003)和模擬結(jié)果(Bergot et al.,2007)中的溫度比濕廓線圖,有類似的結(jié)論,而非霧日溫度和比濕之間沒有明顯的對應性。整體而言,霧頂上升過程中,霧頂處平均降溫率為-0.48℃/h,平均增濕率為0.67g/(kg·h);下降過程中,平均增溫率為0.63℃/h,平均減濕率為-0.47g/(kg·h),因此兩者變化反相(陸春松等,2008),而霧頂之上溫濕變化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此外,本次霧過程中逆溫強中心之上暖濕氣流較強,風速較大,存在多個極大值中心(圖5b),具有顯著的平流霧特征。值得指出的是,本次霧過程中某些時次的比濕極大值位于霧頂之上,如26日13時400 m高度存在一個比濕的極大值區(qū)(圖5c),而該區(qū)域沒有成霧的一個主要原因是溫度較高,也取得極大值(圖5a),導致相對濕度較小。1996年南京湯山地區(qū)的濃霧過程中也有類似的現(xiàn)象(李子華等,1999)。
1)非霧日逆溫層主要為單層貼地逆溫,霧體發(fā)展成熟時則為低懸逆溫。霧日的平均溫度廓線與非霧日相比,平均霧頂之上氣層的溫度日較差增大,霧頂之下則減小,主要與低懸逆溫、霧頂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凝結(jié)潛熱釋放、霧層的逆輻射、暖平流增溫等有關(guān)。
2)平均而言,霧日的風速時間—高度分布與非霧日類似,但風速較小,在非霧日的逆溫維持階段風速隨高度存在一個或者兩個極大值區(qū)。
圖5 2006年12月25日07:00—27日00:00濃霧過程中溫度(a;單位:℃)、風速(b;單位:m/s)和比濕(c;單位:g/kg)的時空剖面(其中粗黑線為霧頂高度)Fig.5 The height-time cross-section of(a)temperature(℃),(b)w ind speed(m/s)and(c)specific humidity(g/kg)from07:00on December25th to00:00on December27th during a dense fog event(the thick black line represents the fog top)
3)霧日與非霧日近地層比濕極大值出現(xiàn)時間不同,分別在17:30—21:30和01:30—06:30。由于霧體是一個氣液兩相準平衡的熱力學系統(tǒng),霧體內(nèi)的溫度和比濕具有較好的對應性,非霧日兩者之間則沒有明顯的對應關(guān)系。此外兩要素在霧頂升降過程中變化反相,霧頂之上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4)南京冬季非霧日逆溫強度和厚度均較大、溫度較低、近地層風速較小,利于霧的形成。
何友江,朱彬,馬力.2003.重慶市冬季霧生消的物理特征[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6(2):821-828.
黃建平,朱詩武,朱彬.1998.輻射霧的大氣邊界層特征[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1(2):258-265.
黃玉生,黃玉仁,李子華,等.2000.西雙版納冬季霧的微物理結(jié)構(gòu)及演變過程[J].氣象學報,58(6):715-725.
胡非,洪鐘祥,雷孝恩.2003.大氣邊界層和大氣環(huán)境研究進展[J].大氣科學,27(4):712-728.
蔣維楣,苗世光.2004.大渦模擬與大氣邊界層研究—30年回顧與展望[J].自然科學進展,14(1):11-19.
李炬,舒文軍.2008.北京夏季夜間低空急流特征觀測分析[J].地球物理學報,51(2):360-368.
李子華,黃建平,孫博陽,等.1999.輻射霧發(fā)展的爆發(fā)性特征[J].大氣科學,23(5):623-631.
劉紅年,蔣維楣,孫鑒濘,等.2008.南京城市邊界層微氣象特征觀測與分析[J].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4(1):99-106.
劉立忠,徐抗英.1998.南京近郊地區(qū)初冬大氣邊界層風、溫場的探測和分析[J].氣象科學,18(1):63-71.
陸春松.2008.南京冬季霧的邊界層結(jié)構(gòu)及生消機制[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應用氣象學院.
陸春松,牛生杰,楊軍,等.2008.南京冬季平流霧的生消機制及邊界層結(jié)構(gòu)觀測分析[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31(4):520-529.
陸春松,牛生杰,楊軍,等.2010.南京冬季一次霧過程宏微觀結(jié)構(gòu)的突變特征及成因分析[J].大氣科學,34(4):681-690.
毛敏娟,蔣維楣,吳曉慶,等.2006.氣象激光雷達的城市邊界層探測[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6(10):1723-1728.
濮梅娟,李良福,李子華,等.2001.西雙版納地區(qū)霧的物理過程研究[J].氣象科學,21(4):425-432.
濮梅娟,張國正,嚴文蓮,等.2008.一次罕見的平流輻射霧過程的特征[J].中國科學D輯,38(6):776-783.
沈覺成,楚滌修.1990.南京北郊大氣邊界層湍流統(tǒng)計特征的初步探討[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3(2):247-253.
沈覺成,吳息.1991.南京城郊、鄉(xiāng)村大氣邊界層內(nèi)溫度特征初步分析[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14(4):545-550.
盛裴軒,毛節(jié)泰,李建國,等.2003.大氣物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宋潤田,金永利.2001.一次平流霧邊界層風場和溫度場特征及其逆溫控制因子的分析[J].熱帶氣象學報,17(4):443-451.
蘇秀娟,夏曉青,孫武云.1993.用常規(guī)氣象資料求取南京對流邊界層特征量及其氣候特征[J].氣象科學,13(2):155-163.
王凱,張宏升,王強,等.2006.北方地區(qū)春冬季霧天邊界層結(jié)構(gòu)及其演變規(guī)律的對比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42(1):55-60.
王鵬飛,李子華.1989.微觀云物理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
魏鳴,秦學,王嘯華,等.2007.南京地區(qū)大氣邊界層晴空回波研究[J].南京氣象學院學報,30(6):736-744.
吳兌,鄧雪嬌,葉燕翔,等.2004.南嶺大瑤山濃霧霧水的化學成分研究[J].氣象學報,62(4):476-485.
徐懷剛,鄧北勝,周小剛,等.2002.霧對城市邊界層和城市環(huán)境的影響[J].應用氣象學報,13(特刊):170-176.
徐祥德,丁國安,卞林根.2004.BECAPEX科學試驗城市建筑群落邊界層大氣環(huán)境特征及其影響[J].氣象學報,62(5):663-672.
嚴文蓮,濮梅娟,王巍巍,等.2009.一次罕見的輻射—平流霧研究(I)—生消物理過程分析[J].氣象科學,29(1):9-16.
岳平,牛生杰,張強,等.2008.春季晴日蒙古高原半干旱荒漠草原地邊界層結(jié)構(gòu)的一次觀測研究[J].高原氣象,27(4):757-763.
張禮春,朱彬,牛生杰,等.2009.南京市冬季市區(qū)和郊區(qū)晴天大氣邊界層結(jié)構(gòu)對比分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4):329-337.
張強,衛(wèi)國安,侯平.2004.初夏敦煌荒漠戈壁大氣邊界結(jié)構(gòu)特征的一次觀測研究[J].高原氣象,23(5):475-484.
趙德山,洪鐘祥.1981.典型輻射逆溫生消過程中的爆發(fā)性特征[J].大氣科學,5(4):407-414.
周自江,朱燕君,鞠曉慧.2007.長江三角洲地區(qū)的濃霧事件及其氣候特征[J].自然科學進展,17(1):66-71.
Andreas E L,Claffey K J,M akshtas A P.2000.Low-level atmospheric jets and inversions over the western Weddell Sea[J].Bound-Layer Meteor,97:459-486.
Bergot T,Terradellas E,Cuxart J,et al.2007.Intercomparision of singlecolumn numerical models for the prediction of radiation fog[J].J Appl Meteor Climatol,46:504-521.
Fuzzi S,Facchini M C,Orsi G,et al.1992.The Po Valley fog experiment1989:An overview[J].Tellus,44B:448-468.
Gultepe I,Milbrandt J A.2007.Microphysical observations and mesoscale model simulation of a warm fog case during FRAM project[J].Pure Appl Geophys,164:1161-1178.
Gultepe I,Pearson G,M ilbrandt J A,et al.2009.The fog remote sensing and modeling field project[J].BullAmerM eteor Soc,90(3):341-359.
Li Zihua,Zhang Lim in Zhang Qinghong.1994.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the winter fog in Chongqing metropolitan area and its formation process[J].Acta Meteor Sinica,8(3):316-328.
Lu C,Niu S,Tang L,et al.2010.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og water in Nanjing area of China and its related fog microphysics[J].A tmos Res,doi:10.1016/j.atmosres.2010.03.007.
Niu S,Lu C,Liu Y,et al.2010a.Analysis of the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of heavy fog using a droplet spectrometer:Acase study[J].Adv A tmos Sci,27(6),1259-1275.
Niu S,Lu C,Yu H,et al.2010b.Fog research in China:An overview[J].Adv A tmos Sci,27(3):655-678.
Roach W T,Brown R,Caughey S J,et al.1976.The physics of radiation fog I:A field study[J].Quart J Roy Meteor Soc,102:313-333.
Pilie R J,Mack E J,Kocmond W C,et al.1975.The life cycle of valley fog.Part I:Micro meteo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J Appl Meteor,14:347-363.
Taylor G I.1917.The formation of fog and mists[J].Quart J RoyM eteor Soc,43:241-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