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午 王德慧 (山西廣靈縣第二人民醫(yī)院 037503)
2004年4月至2010年3月我們以豆根板藍苦參湯局部濕敷治療尖銳濕疣73例,獲得較滿意療效,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73例均系我院收治的尖銳濕疣患者,男19例,女54例;年齡17~39歲;病程3~17個月。皮損集中分布于肛周或外陰部,未融合成大塊。根據(jù)典型癥狀及輔助檢查確診,并排除假性濕疣、陰莖珍珠狀丘疹、扁平濕疣及皮脂腺異位等疾病。
1.2 治療方法 豆根板藍苦參湯由山豆根、板藍根、木賊草、香附加苦參、萆薢組成。每藥各30g,加水、醋各半(共約600ml),煎25分鐘,倒出藥汁,再如法煎20分鐘取汁,兩汁合一。藥汁溫度以感溫熱舒適為宜,變冷可再加熱,用紗布墊浸藥汁后頻濕敷局部皮損處,范圍稍大于皮損,每次30~40分鐘,每日2次,每日1付,20天為1個療程;紗布只用1次,每次更換。1個療程后停藥,停藥6個月后評價療效。
1.3 療效評價標準 臨床治愈:疣體消失,局部皮膚恢復正常,未見復發(fā);顯效:疣體消失,局部皮膚恢復正常,皮膚變粗糙,有復發(fā)傾向,或呈亞臨床狀態(tài);有效:局部疣體明顯縮小,但未完全消失;無效:疣體未見明顯縮小。
臨床治愈65例(89.0%),顯效2例(2.7%),有效4例(5.5%),無效2例(2.7%)。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不良反應(yīng)。
尖銳濕疣95%經(jīng)直接性接觸傳播[1],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而發(fā)病。在溫暖潮濕、皮膚較細嫩、多摩擦部位及黏膜部位容易發(fā)生?,F(xiàn)代醫(yī)學治療尖銳濕疣的方法較多,如電灼、冷凍、激光及電解等方法,但操作不易,易損傷正常皮膚,形成瘢痕;足葉草脂類易致畸變,且孕婦、兒童、糖尿病患者及病變局部有炎癥者禁止使用;三氯醋酸等又具有腐蝕性。因此,使尖銳濕疣的治療過程變得復雜,費用也較高,限制了諸多方法的使用。
中醫(yī)學認為,尖銳濕疣是由于房事不潔或接觸污穢之物品,使?jié)駸嵋厩秩胪怅幤つw黏膜,導致肝經(jīng)郁熱,氣血不和,濕熱毒邪搏結(jié)而成。由于濕毒為陰邪,其性黏滯,故纏綿難愈,且易耗傷正氣。一般分濕熱下注、濕濁互結(jié)、陰虛濁結(jié)、氣虛邪復等證進行治療。為了使治療過程簡單化,我們未進一步分型,一旦診斷為尖銳濕疣即試用豆根板藍苦參湯如法治療。
山豆根、板藍根、木賊草、香附出自中醫(yī)自學考試教材《中醫(yī)外科學》[2],專為治療尖銳濕疣而設(shè)。山豆根與板藍根皆能清熱解毒,具有抗病毒及抗腫瘤作用,能抵制尖銳濕疣病毒復制,促進尖銳濕疣贅生物消散,與他藥起協(xié)同作用;木賊草與香附具有理氣散結(jié)作用。由于尖銳濕疣易在溫暖潮濕環(huán)境中發(fā)生,針對此特點在原方基礎(chǔ)上加入清熱利濕力較強的苦參、萆薢,共奏清熱解毒、燥濕瀉火、軟堅散結(jié)之功。因原方無名,為便于敘述,加味后暫命名為豆根板藍苦參湯。在本試驗之前,已有使用水、醋煎藥經(jīng)驗,故本次試驗均采用該法。
在尖銳濕疣的治療中,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消除亞臨床狀態(tài)及將潛伏的尖銳濕疣病毒驅(qū)除或在體內(nèi)滅活。目前,口服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尖銳濕疣均無確切療效[3]。中醫(yī)藥在抗病毒方面有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且毒副作用少,價格低廉。本文結(jié)果顯示,豆根板藍苦參湯治療尖銳濕疣效果較好,且藥源充足,操作簡便。
[1]傅志宜.性傳播疾病新進展[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211-221.
[2]譚新華.中醫(yī)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202-204.
[3]方洪元.朱德生皮膚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