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惠玲*
夏枯草又名蜂窩草、棒頭草、燈籠草,是一種傳統(tǒng)的藥用植物,又是產自民間的特殊野菜。自古就深受人們的喜愛,栽培歷史較長,在我國夏枯草作為食物已經有千余年的歷史,夏枯草最早作為食用記載見于宋代《本草衍義》,該書記載:“夏枯草……,初生嫩葉時做菜食之,須浸洗淘去苦水?!泵鞔沙蓞R輯的《食物本草》也指出:“夏枯草,味辛苦,寒,無毒……嫩苗渝過,浸去苦味,油鹽拌之,以作菹茹,極佳美。”1991年,夏枯草成為國家分布的食物成分表中的野菜食物,被視為山野中的珍品,它是天然、安全、保健食品較理想的原料。
夏枯草為唇形科多年生的匍匐狀的草本,莖方形直立,單一或分支,基部稍斜上,淡紅色,有細毛,高10-30c m。葉對生,卵形或長橢圓狀卵形,兩面均有毛?;ü谧仙⑺{色或紅紫色,輪傘花序。小堅果,黃褐色,長圓狀卵形,花期4-6月,果期7-10月。夏枯草全球約15種,其在歐亞大陸上分布十分廣泛,后來又被引入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國家,我國分布于陜西、甘肅、新疆、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貴州及云南等省區(qū)。生荒坡、草地、溪邊、路旁濕潤地。
在我國食用野菜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當前,人們處于追求“綠色食品”和新鮮品味的心態(tài),食用野菜之風漸盛。過去食用野菜往往是充饑果腹,渡荒救命,現(xiàn)在卻是嘗鮮品珍,營養(yǎng)保健,益壽延年。在我國民間依然有用夏枯草做菜食用的習慣,從荒野中引入大雅之堂。夏枯草的葉與嫩莖或花穗脆嫩可口,食味清香,可直接用于涼拌、燉菜或做湯食用。在我國廣東地區(qū)用夏枯草作主料煲制靚湯飲用,在各品牌的廣式涼茶中也得到了普遍應用,有廣州黃振龍涼茶,福州的玉葉涼茶,溫州的溫州涼茶,王老吉茶等,不勝枚舉。夏枯草作為許多涼茶的配料被食用的地區(qū)已相當廣泛。歐美人也視夏枯草為林丹妙藥,做菜拌沙拉,用它來泡茶喝。
夏枯草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還有一定的醫(yī)療保健價值和藥用價值,祖國中醫(yī)認為,夏枯草性寒,味苦辛,能清肝火、散郁結。全草入藥,能治口眼歪斜,止筋骨痛,治高血壓、甲狀腺腫大和肝炎等癥。作為一種草藥,不僅廣泛被民間所應用,而且在現(xiàn)代醫(yī)療進展中也將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F(xiàn)代研究還表明,夏枯草還具有抗人免疫缺陷病毒的酸性多糖夏枯草多糖,并含有齊墩果酸、熊果酸、皂苷、蕓香苷、金絲桃苷、咖啡酸、維生素C、胡蘿卜素等多種有益成分,營養(yǎng)豐富,風味獨特,成為現(xiàn)代人的食用佳品,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一種天然蔬菜。
近年來,由于人們對山野菜的日漸青睞,夏枯草也隨之日顯其珍,成為一種具有較高開發(fā)價值的食藥同源的純天然食品,成為現(xiàn)代人的食用佳品。夏枯草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防病保健治療多種疾癥的靈芝琪草,可謂真正的綠色食療佳蔬,對健身強體大有裨益。因此,應對夏枯草進行引種馴化、栽培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培育優(yōu)良品種,豐富人們的菜籃子,對它充分加以利用,造福于民。應該指出的是夏枯草雖然分布廣,野生資源較豐富,但在開發(fā)利用時應本著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避免對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達到永續(xù)利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