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俊思,程 力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社會轉(zhuǎn)型與信仰重建
——論德萊塞筆下“美國夢”的嬗變
車俊思,程 力
(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12)
德萊塞作品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作家真實地描繪了一個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圖景,尤為重要的是,德萊塞對價值判斷與信仰判斷的前瞻性探索喚醒了人們對博愛、美與知識等人類最高價值的關注與追求,并在現(xiàn)代話語中得到了理論上的闡釋。另一方面,在探索美國社會中起重要作用的社會力量的過程中,德萊塞把握住了成功的模式、社會變化的模式,從而為我們洞悉工業(yè)化語境下“夢想成真”的機會與途徑開辟了一條捷徑。
美國夢;價值觀;文化;消費意識形態(tài);嬗變;德萊塞
南北戰(zhàn)爭后,隨著加速發(fā)展的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進程,美國從傳統(tǒng)的和諧、民主、平等、進步的農(nóng)業(yè)文明理念逐漸向崇尚實用主義與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工業(yè)文明價值理念轉(zhuǎn)變。伴隨這一轉(zhuǎn)變的是新興消費意識形態(tài)開始產(chǎn)生影響并逐漸占了上風,“美國夢”的精神也隨之被物欲極度膨脹的人們扭曲為“追逐金錢和財富”的夢想。德萊塞的作品《嘉莉妹妹》、《美國的悲劇》、“欲望三部曲”正是這一特殊歷史背景下的美國社會與文化的產(chǎn)物;但更為重要的是,貫穿德萊塞第一部作品《嘉莉妹妹》(1900)至最后一部作品《斯多葛》(1947)的另一主題卻是作家對人類生命意義的終極關懷,從而在理性的探索中將工業(yè)化語境下的“美國夢”升華至對博愛、美與知識等人類最高價值的探尋與追索。
眾所周知,“美國夢”是源于歐洲清教徒的宗教理想信念,盡管眾多歷史學家與社會學家對“什么是美國夢”觀點不一,但一般而言,“美國夢”包含下列幾個要素:機會均等是“美國夢”的靈魂;聰明、勤奮與堅忍不拔是“美國夢”的必要條件;而幅度巨大的社會階級的縱向流動,尤其是由下層階級至上層階級的社會流動是“美國夢”表現(xiàn)出來的最為顯著的特征。[1]這些要素與歷史密不可分,與時代背景緊密相連。因此,隨著歷史的變遷,人們賦予了“美國夢”更多的內(nèi)涵。
1620年9月,當英格蘭移民乘坐“五月花”號冒險橫渡浩瀚的大西洋,夢想著在“新大陸”這塊凈土上建立起新的“耶路撒冷”——上帝在人間的理想王國的時候,“美國夢”已開始悄然萌芽——對宗教信仰自由的渴望成為“美國夢”的內(nèi)涵。
18世紀來到美國的移民多是歐洲的弱勢者。當他們來到還是殖民地的美國時,政治平等的要求格外強烈,于是,“平等權利”成了“美國夢”的內(nèi)涵。
早期的美國以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為主,土地廣袤而人口稀少,移民都能憑借堅韌不拔的開拓精神獲取大片肥沃的土地。“土地”意味著財富,意味著“成功”——人人都有機會實現(xiàn)“誠實加勤奮”就可致富的“夢想”。
但是,隨著美國工業(yè)化前進方向在南北戰(zhàn)爭前后在全國確立以后,大量農(nóng)村人口及移民涌向新興的工業(yè)城市,城市化步伐迅速加快,科學技術廣泛普及,社會動蕩不安,社會成員的價值觀、理想、信仰及主體心理與行為發(fā)生斷裂性的變化。[2]這一宏觀社會背景的遞變,無疑為“美國夢”的嬗變構成了歷史依托。
處于美國工業(yè)化、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們,面對著的不再是對“宗教自由”、“政治平等”的強烈要求或?qū)Α巴恋亍钡恼鞣c占有,他們面對著的是城市空間背景下的生存挑戰(zhàn)以及城市賦予人們的巨大的物質(zhì)誘惑。19世紀末的資本主義已經(jīng)向壟斷階段過渡,資本主義生產(chǎn)在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物質(zhì)財富的同時,也極大地釋放了人們的貪欲,傳統(tǒng)清教主義的“勤奮”、“節(jié)儉”、“樸素”等思想被個人奮斗、崇尚機遇、發(fā)財致富、享受物質(zhì)生活等價值觀念所取代,消費主義逐漸占了上風?!懊绹鴫簟边@一源于歐洲清教徒的理想信念也在普遍的拜金主義思想中逐漸被演變?yōu)樽兞宋兜摹懊绹鴫簟薄白分鸾疱X和財富”的夢想。
德萊塞的作品真實地描繪了這樣一幅物欲橫流的社會圖景;不僅如此,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也讀到了德萊塞在崇尚享樂與揮霍的現(xiàn)實洪流中對生命意義的積極思考、對提升人類精神修養(yǎng)的真誠呼喚。
德萊塞在作品中對人們崇尚金錢、追逐享樂、揮霍消費作了細膩生動的描述,充分展示出消費主義意識形態(tài)不可抗拒的穿透力。需要說明的是,出身貧寒的德萊塞也曾象嘉莉一樣,向往富貴的物質(zhì)生活,無法抵制奢華的誘惑,而另一方面,理智的、一直在探尋生命意義地他卻不能認同物質(zhì)生活背后工業(yè)化社會的價值體系。[3]182故此,我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名利雙收的喜劇明星嘉莉還是大名鼎鼎的金融家柯帕烏,他們在獲得物質(zhì)成功后似乎并不幸福,他們依然在孜孜以求著什么。從作家為主人公編織的命運結(jié)局與精神救贖的途徑來看,德萊塞筆下人物的思想性遠比杰克·倫敦的馬丁·伊登及菲茨杰拉德的蓋茨比豐富深刻得多。
馬丁·伊登與蓋茨比的命運結(jié)局給人一種悲觀絕望的壓抑之感;讀者也沒有在字里行間窺見到作家為主人公沖破悲劇性命運模式而流露一絲希望之光。他們的個人主義奮斗在物質(zhì)層面上是成功的,這一點與嘉莉和柯帕烏是類似的,但他們的奮斗在精神層面上卻是悲劇性的、破滅的。德萊塞的作品則不同,早在他的第一部小說《嘉莉妹妹》中,德萊塞就發(fā)出了“難道說一個人非得有錢才能幸福嗎?”這樣的困惑,而這一困惑恰恰折射出他對人類生命意義的思索、精神指歸的探尋,確定了他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一面[3]181。故而,便不難理解在德萊塞作品中反復跳躍著對人物命運歸宿的類似定位。
早在《嘉莉妹妹》中,作家便為主人公指引了一條具有現(xiàn)代個人主義價值觀內(nèi)涵的未來人生之路。他借人物艾姆斯之口為嘉莉指明如何有意義的生活:“要為多數(shù)人服務;要心胸寬大,富有人情味,那么您就必定會成為了不起的人物?!盵4]同樣,為了個人的利益可以對他人不擇手段的柯帕烏在臨近生命終點的時候,竟然還念念不忘他很早以前在心中萌生的計劃:建立一所專為窮人治病的醫(yī)院。
柯帕烏建立一所醫(yī)院的心愿終于由他的最后知己白麗尼斯替他實現(xiàn)了。不難發(fā)現(xiàn)的是,一直在追尋生命意義的德萊塞將自己對生命價值的認識與探尋投射到了女主人公白麗尼斯的身上。在柯帕烏的心中,白麗尼斯就是美與精神力量的化身:在所有人當中,“只有她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不僅是熱情和智慧,而且?guī)砹嗣利愐约芭c創(chuàng)造性思想有關的靈感。”[5]240印度法師對“博愛”的闡釋使她對自己的一生有了深刻的認識與反?。骸耙粋€人一定要為著她自己外的一些事情而活著,一定要做一些可以滿足許多人需要的事情。”[5]398她過去對上流社會所報的野心,現(xiàn)在在她看來只不過是膚淺而已:“她感覺到需要找一個有社會價值的職業(yè),而不是為個人追求一個安全的社會地位”[5]400。
從嘉莉的“要為多數(shù)人服務”到柯帕烏的“為窮人治病的醫(yī)院”及白麗尼斯的“一定要做一些可以滿足許多人需要的事情”,這些價值追求與人生態(tài)度反映出作家德萊塞在人生哲學上的困惑:一方面,他思想中有對現(xiàn)實的“機械論”哲學觀、斯賓塞的進化論道德觀的認同;但另一面,他也認識到,柯帕烏身上的那種曾經(jīng)令他著迷的個人主義與追求生活美以及追求人類最高理想的藝術家是大相徑庭的。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也讀到了如上述敘述聲音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取向——強調(diào)個人對他人的義務、個人對集體及社會的義務,而這恰恰在現(xiàn)代話語中得到了理論上的闡釋。
戰(zhàn)后,面對盛行于西方社會的享樂主義以及人們對“道德灰色”的崇拜,愛因·蘭德于20世紀50年代在其“新個體主義”價值觀中強調(diào),一個有理性和自尊,珍視自身價值的人絕不會沉溺于自身的欲望和幻想來生活,“他不會脫離某種關系來堅持自己的信念,他不能毫無聯(lián)系地去追求任何欲望?!碑吘埂叭松钤谏鐣?而不是生活在孤島上?!盵6]217縱觀20世紀以來個人主義價值觀在西方的嬗變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以往個人主義所強調(diào)的個人權利或利益的最大化原則已不再是人們關注的焦點,相反,個人社會價值的最大化原則占據(jù)了現(xiàn)代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的重心,個體與社會、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及公共利益的融合成為了它們共有的理論傾向?!盵6]218很顯然,德萊塞的思想動向與上述理論傾向一脈相承。
如上所述,德萊塞作品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他真實地呈現(xiàn)給讀者一幅崇尚拜金主義的社會圖景,并表達了他對人們過分物質(zhì)化價值追求的否定,尤為難得的是,他筆下的人物對美的關注不僅喚醒了我們對提升精神價值的認識,也使得德萊塞在前瞻性的探索中將工業(yè)化語境下的“美國夢”升華至對博愛、美與知識等人類最高價值的追求。
因此,盡管德萊塞的哲學思想時有矛盾,但他作品的整體基調(diào)卻與杰克·倫敦的《馬丁·伊登》及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蓋茨比》截然不同,至少他的人物在人生探索方面帶給了讀者形而上的理性思考。
富蘭克林的故事是典型的實現(xiàn)“美國夢”的成功故事,也是“美國夢”獲得實現(xiàn)的雄辯證明,他的《自傳》是18世紀美國的歷史。他認為:“美國是一個機會極多的國家,只要兢兢業(yè)業(yè)、經(jīng)營適當,便能成功?!彼赋?“一個具有中等能力的人,可以為人類做出轟轟烈烈的事業(yè)。美德是成功的先決條件?!盵7]從他的《自傳》及1748年寫的《給年青商人的忠告》中的觀點,不難發(fā)現(xiàn),富蘭克林所說的“美德”主要包含誠實、勤勞、節(jié)儉與守時。而德萊塞的作品展示給我們的卻是:富蘭克林所倡導的獲得成功的先決條件“誠實加勤奮”似乎已不足夠;要想獲得成功,人們更需要擁有的是與社會變化及成功的模式相符合的能力與智慧。
以嘉莉為例,嘉莉最終的成功不是靠制鞋廠女工的辛勤與節(jié)儉,而是憑借自身的堅強、努力與天賦,在藝術之路上獲得了成功。
《美國的悲劇》的主人公克萊德同周圍的人一樣,把掙錢看做理想,把財富看做一切。不難理解,對于這樣一個既沒有一門特殊技能也沒有任何藝術才華卻又把財富看做最高理想的年青人來說,他自然會緊緊地抓住與有錢的親屬接觸的機會以及親屬們給他提供的與富人接觸的機會。
對比德萊塞的第一部小說《嘉莉妹妹》與《美國的悲劇》,我們發(fā)現(xiàn):作家都是以來自下層的普通人作為中心人物,講述他們?yōu)樵谏鐣蠣幍靡幌囟嗫鄴暝墓适?。嘉莉作為一名女?成功了,她的成功之路是藝術;而只能靠家庭關系創(chuàng)造機會才可能出人頭地的克萊德到頭來卻失敗了。這一對比顯示了作家在判別各種社會力量并把握它們,進而把它們與人類命運聯(lián)系起來所進行的努力探索,暗示出在工業(yè)化與現(xiàn)代化的城市空間背景下,成功的機會在減少。
在“欲望三部曲”的主人公柯帕烏的身上,我們沒有看到憑借“誠實加勤奮”而實現(xiàn)夢想的美好品質(zhì),我們讀到的更多的是“不擇手段”、“冷酷無情”,盡管他的聰明才智與旺盛的精力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值得注意的是,柯帕烏破壞了社會準則,但他在物質(zhì)上獲得了成功,他成功的道路是貿(mào)易和金融,特別是與投機和操縱市場相關聯(lián)的金融領域。美國作家法瑞爾指出,德萊塞的著作在美國文學中如此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在探索把握在美國社會中起作用的社會力量的過程中,德萊塞把握住了成功的模式、社會變化的模式及美國命運模式隨著社會力量與社會規(guī)律的作用而展開的方式?!盵8]322因此,他的作品對人們正確地認識與把握工業(yè)化語境下“夢想成真”的機遇與途徑具有啟示性。
盡管德萊塞深受斯賓塞哲學思想的影響并接受了機械論的觀點,他主要的道德立場是斯賓塞的進化論道德觀——在小說中貫徹的是一種非道德的漠然主義[3]182,但正如奈格對他的評價:“他接受自然‘科學’機械論,用它來代替?zhèn)鹘y(tǒng)的個人和道德責任觀點,但他對這些傳統(tǒng)觀點又頗為肯定?!盵9]因此,德萊塞筆下的人物行為便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作家表現(xiàn)了人物對倫理道德的越界行為;另一方面,他也展示給讀者倫理道德對人物行為的抑制力量。正是這種抑制力量的作用,讀者得以欣賞到眾多人物各具特色的多面性。
以柯帕烏為例,當他準備為一所大學的巨型望遠鏡做捐贈時,他想到的是憑著這個好名聲,在倫敦、紐約等地方為他的芝加哥企業(yè)籌款。結(jié)果如他所料,這位精明的金融家充分利用了人們所贊許的慷慨大度的捐贈者的美名,為自己的商業(yè)利益掃除了障礙。不僅如此,為了在公眾面前保有一副擁有幸福家庭的正人君子的形象,柯帕烏刻意避免自己與白麗尼斯的親密關系被暴露,以至于乘船回紐約或去倫敦的時候,他們特意分船而行。
德萊塞筆下的這一形象印證了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對狹義功利主義者的態(tài)度,韋伯認為,對狹義功利主義者來說,富蘭克林全部道德的態(tài)度都帶有功利主義色彩。從這個意義上說,德萊塞用藝術手段生動而準確地再現(xiàn)了社會變遷的語境下“美國夢”追逐者的功利與虛偽的一面。
女主人公艾琳似乎為了愛情敢作敢為,堅定不屈,但當柯帕烏一而再、再而三地移情別戀的時候,作家意味深長地敘述道:“難道這是報應嗎?如果艾琳真正迷信或者信仰宗教的話,如果她了解《圣經(jīng)》,她也許會引用《新約》上的一句話來安慰自己:‘你用什么方式對待別人,別人也一定用什么方式對待你?!盵10]德萊塞的倫理道德傾向不僅在此處映入讀者的視野,在艾琳以后的生活經(jīng)歷與感悟中也一再發(fā)生著作用。
同樣,嘉莉也飽嘗了傳統(tǒng)道德的制約力量給自己心靈上帶來的不安。那來自她良心中的聲音就是社會傳統(tǒng)道德的化身,它促使著嘉莉?qū)ψ约合群笪淼膬蓚€男人都提出正式結(jié)婚的要求。
如上所述,德萊塞筆下的人物在追逐各自夢想的過程中,似乎都在向讀者傳遞著這樣一個信息:符合倫理道德的行為就會受到支持與認可,反之,便會受到法律、良心或輿論等方面的懲罰。這再一次體現(xiàn)了面對戰(zhàn)后人們對“道德灰色”的崇拜,愛因·蘭德所持的觀點:“人生活在社會中,而不是生活在孤島上。”因此,“他不能毫無聯(lián)系地去追求任何欲望。”[6]217
德萊塞的人物行為方式具有分裂性,精神世界呈現(xiàn)復雜性,這一事實暗示出作家德萊塞的信仰判斷具有矛盾及動態(tài)發(fā)展的特征,顯示了他在摸索前進中的認知取向,而這應該與他個人生活閱歷的變化與不斷的人生探索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從這個意義上說,他的小說所揭示出來的現(xiàn)實在倫理上、社會上或文化上都非常重要。
德萊塞的作品《嘉莉妹妹》、《美國的悲劇》、“欲望三部曲”的創(chuàng)作典型地反映了美國大眾在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思想與文化沖突:他們既有對金錢與財富的欲望,又有在物質(zhì)成功后對美和精神的不懈追求;他們既有世俗的一面,又有超越世俗功利的一面,這主要應歸因于矛盾的德萊塞既是一位斯賓塞主義的機械論者,又是一個浪漫主義的理想主義者[3]183。而德萊塞在編織人物追逐夢想的命運時,也表現(xiàn)出他對“變了味”的“美國夢”所持有的否定態(tài)度,盡管“從一開始,德萊塞就是他書中的人物,那些人物的理想與欲望也是德萊塞的理想與欲望。他們的已變了質(zhì)的美國夢,從一開始就是他的理想……”[8]310但德萊塞的偉大之處卻在于這樣一個事實:他對生命意義的不盡探尋及深邃的社會洞察力得以使德萊塞對新現(xiàn)實的價值判斷與信仰判斷超越了時代的腳步,從而在理性的探索中將工業(yè)化語境下的“美國夢”升華至對博愛、美與知識等人類最高價值的追求;他對生命意義的真摯探尋及敏銳的社會洞察力還使得德萊塞在探索把握在美國社會中起作用的社會力量的過程中,把握住了成功的模式、社會變化的模式,從而為我們洞悉工業(yè)化語境下“夢想成真”的機會與途徑開辟了一條捷徑。
[1]范先明.“美國夢”在美國文學中的三種不同表現(xiàn)[J].Crazy English Teachers,2007(7):61.
[2]方成.美國自然主義文學傳統(tǒng)的文化建構與價值傳承[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14.
[3]車俊思.論德萊塞《嘉莉妹妹》中的哲學沉思 [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4]西奧多·德萊塞.嘉莉妹妹[M].潘慶齡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530.
[5]西奧多·德萊塞.斯多葛[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6]楊明,張偉.20世紀以來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嬗變[J].江海學刊,2008(4).
[7]常耀信.漫話英美文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7:214.
[8]龍文佩,莊海驊.德萊塞評論集[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9.
[9]蔣道超.消費語境下的越界和抑制[J].外國文學評論,2001(1):55.
[10]西奧多·德萊塞.巨人[M].北京:九洲圖書出版社,1991:231.
On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Dream from Dreiser's Perspective
CHE Jun-si,CHENG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The significance of Dreiser's wo rks lies in the fact that he has painted a vivid picture fo r us in w hich a majo rity of peop le believed American Dream was no mo re than a pursuitof materialwealth and extravagance;butmore impo rtantly,D reiser's forward-looking exp loration into value judgment and belief judgment has awakened peop le to human highest values such as universal love,beauty,know ledge etc.Besides,in the p rocessof exp loring social forces that had p layed a role in American society,Dreiser grasped the pattern of success and social changes,thus left us a short cut to finding the chances and paths to“a dream come true”.
American Dream;Values;Culture;Consume Ideology;Evolution;D reiser
I106.4
A
1001-6201(2011)04-0120-04
2011-04-26
車俊思(1968-),女,吉林遼源人,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副教授;程力(1958-),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張樹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