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會云
(南京市第三十四中學江蘇南京210016)
化學課堂讓關愛“潛”進來
安會云
(南京市第三十四中學江蘇南京210016)
闡述了關愛教育的內涵與特征,論證了實施關愛教育的意義并對如何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滲透關愛教育進行了探討。
化學教學;關愛
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學家都倡導愛的教育。孔子的“仁者愛人”,仁的倫理學意義就是愛人,即尊重人、愛護人、幫助人和寬恕人。我國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認為“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989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的研討會“學會關心”是其重要議題,大會提出“學會關心”將是21世紀教育追求的目標。在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征程上,如何有效開展關愛教育,是我國教育面臨的一個重大理論課題和實踐課題。
關愛教育以關懷為價值取向,以關愛情感為先導,發(fā)展個體的關愛能力,形成對人對事對己的親社會態(tài)度與人格特征。公正取向常常更強調客觀性、理性和邏輯性,更多地與道德思維相關。關懷取向往往較多地憑借個人的直覺,帶有濃厚的主觀成分與情感色彩,跟道德情感更為密切。因而,關愛教育本質上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是個體內部產(chǎn)生的對外部事物的一種主觀體驗,它導致個體身心的激活,對發(fā)展起著推動、組織、協(xié)調的作用。情感中的“情”即同情、體驗。“感”即感覺、感受。情感是對感情性過程的體驗和感受。[1]
品德心理學研究表明,品德結構是一種以情感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結構。品德構建是在社會規(guī)范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的。社會規(guī)范學習,本質上是一種體驗式學習。[2]因而,關愛教育作為一種愛的教育,以情感體驗為特征。關愛教育以個體關愛品質的形成為目標。關愛活動是關愛品質形成之中介。在活動中感受愛、體驗愛;在活動中表達愛、創(chuàng)造愛,是關愛教育的實踐性特征。
1.對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實現(xiàn)人類社會自身的和諧需要“關心”,這是維系社會存在的基本要素。而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學生關愛情感的缺失,產(chǎn)生“關愛缺乏綜合癥”,他們一方面渴望被關愛,但另一方面又不懂得去關愛,人際的冷漠、責任心的缺乏、孤獨卻又自負使他們越來越不懂得去體諒父母、理解教師,不懂得自己對父母、教師和社會所承擔的責任,不懂得去關心同伴、集體、環(huán)境和社會。面對現(xiàn)實教育場域和社會中的種種因人與人之間關愛的缺失而導致的違背和諧的問題,必須要給予學生充分的關愛教育,以培養(yǎng)其關愛精神、促進和諧社會建設。[3]
2.有利于彌補傳統(tǒng)教育的缺失,實現(xiàn)教育的現(xiàn)代轉型
傳統(tǒng)教育弊端在于教育脫離實際,教育理念和手段落后,重視認知,忽略情感,教師單一傳授灌輸知識,學生迫于壓力,被動接受,使師生關系成為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對學生而言,教師是滿腹經(jīng)綸的知識富翁,是至高無尚的權威,是知識的擁有者,而學生僅僅是裝納知識的容器,是拿著書本總結金科玉律的輸入口。而學生的發(fā)展是以良好的親子關系、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為中介,彼此的關愛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條件,彼此的期望是學生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F(xiàn)代教育則能抓住培養(yǎng)人的教育本質,可以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邊活動更加和諧,更加有計劃、有目的,可以使教育方法更加優(yōu)化,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更加有利,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地統(tǒng)一起來,可以把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學說落到實處[4]。
3.有助于幫助教育對象形成良好的品德心理和健康的身心素質
關愛不僅使道德與時俱進,從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擴展上升到調節(jié)人與自然的關系,涉及到生態(tài)道德等方面的問題,而且對于完善個人品德和人格甚至健康也具有重大意義:關愛水平越高的人,越懂得關愛的人,越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越能感受到幸福和充實,越能體驗到自己的價值,焦慮水平越低,越能過著美好的生活。當前,我國教育比較重視教育對象的智育,注重給教育對象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但對其愛心培養(yǎng)和道德建設卻有所欠缺。有些學生只知道接受別人的愛,并視為當然,在此背景下培養(yǎng)的學生人格是不健全的,心理是不健康的。21世紀的社會需要全面發(fā)展、具有高素質的人才。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不但要有很強的能力,同時應是個心理健康、具有良好品德的人,愛最能體現(xiàn)一個人的品德。因此,要教學生學會公正地對待自己、別人和社會,學會懂得關注自己的感受和別人的感受,學會懂得尊重自己的生命和別人的生命,在獲取自己被尊重、被關懷、被理解、享受快樂的同時,更懂得賦予別人同樣的權利。[5]
關愛教育除了在思想品德課或心理健康課中有目的、有計劃、系統(tǒng)地進行外,更需要結合學科教學日積月累地進行,將關愛滲透于教育實踐的每一個細節(jié),實現(xiàn)真善美的融合。在化學教學中滲透關愛教育,主要包括教師要傾注對學生的關愛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愛。
1.教師在課堂上要傾注對學生的關愛
夏丏尊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化學課堂中,教師必須是從內心深處真正的去愛自己學生,理解他們,構建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和諧、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把他們天性中最靈性的東西發(fā)揮出來,讓他們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舒展枝葉、茁壯成長。
(1)向學生傳遞愛的信息。每一位學生都擁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課堂上,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關心和關愛。教師可以通過鼓勵性的語言或者無聲的肢體語言向學生傳遞愛的信息。教師一個溫暖的目光、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簡單的愛撫都可以讓學生知道老師在關注、關心他。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能夠主動、樂意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
(2)賞識自己的學生??释毁p識是人類最本質的需求,美國一名著名教育家說過“贊美猶如陽光”,獲得別人的肯定和贊美是人們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滿足,便會成為其積極向上的原動力。成年人尚且希望別人欣賞自己、贊美自己,更何況未成年的孩子呢。每個孩子都希望做一名好學生,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賞識。課堂上,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他們表揚,讓他們在不斷的成功中樹立信心,堅定學好化學的信念。
2.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關愛
在化學課堂上,教師除了關愛自己的學生外,還要引導學生關愛自我,關愛身邊的人,關愛動物、關愛人類創(chuàng)造的物質世界等等。
(1)引導學生學會關愛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瘜W是一門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guī)律的基礎自然科學,而物質與人類的生活、健康密切相關,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讓學生學會關愛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如在教“酸、堿”的知識內容時,可以出示這樣的練習題:
食品衛(wèi)生與身體健康密切相關。下列做法中,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的是()
A.用石灰水保存鮮雞蛋
B.為保持肉制品鮮美,在香腸中添加過量的亞硝酸鈉(亞硝酸鈉又稱工業(yè)鹽)
C.為了讓豬長得瘦,用瘦肉精(一種含激素的飼料)飼養(yǎng)豬
D.蒸饅頭時加入適量的碳酸鈉或碳酸氫鈉
再如,在教“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知識的過程中,給學生觀看缺少維生素以及碘元素等帶來的疾病的照片,給學生灌輸合理選擇飲食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學會關愛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建立生命與自我、生命與自然、生命與社會的和諧關系,提高生命質量,理解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2)讓學生學會關愛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的發(fā)展帶來了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fā)和消耗,以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破壞了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化學與生活和自然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適時穿插和滲透一些現(xiàn)代社會面臨的、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如淡水資源的危機,主要能源(煤和石油)的危機,臭氧層破壞,溫室效應,酸雨等環(huán)境污染等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共同的母親——地球。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使學生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在生活和實驗中盡量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使學生愛護淡水資源,形成節(jié)約用水的習慣,防止污染、保護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節(jié)約能源、合理使用能源的觀點,善待自然,善待地球,樹立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實現(xiàn)“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山更美”的生活環(huán)境。
(3)讓學生學會關愛自己的祖國。中學化學教材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在日常的化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緊密結合教材,不失時機地向學生介紹我國豐富的自然資源、我國在化學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我國化學家對科學發(fā)展的重要貢獻,使學生對祖國和大自然產(chǎn)生自豪、感恩、敬畏、關懷之情。
例如,我國的造紙術、火藥的發(fā)明和運用分別比歐洲早10個世紀和5~6個世紀,造紙術和火藥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化學工藝,也是我國成為文明古國的標志,兩者的發(fā)明和運用推動了世界文明的進程。
冶煉和瓷器也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化學工藝,這些技術也遠遠領先于世界各國。在近現(xiàn)代化學史上,我國的化學家也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建國后,我國在化學工業(yè)上成果顯著。例如,我國的牛胰島素的合成是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質等,為人類探索生命的秘密邁出了重要一步。結合這些事例聯(lián)系教材內容加以展開,讓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也了解了中華民族的光輝文化,學習科學家熱愛祖國的感人事跡,從而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把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刻苦學習的動力,實現(xiàn)知識向信念的轉化,使求知過程成為情意并舉與精神完善的過程。
(4)發(fā)揮學科特色,滲透關愛教育,實現(xiàn)人格熏陶。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高中的所有課程中與實驗的結合最為緊密。在化學實驗教學中,一方面,可以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充分利用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態(tài)度的訓練和培養(yǎng),在實驗過程中要求學生嚴格操作,耐心觀察,實事求是地記錄。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介紹中外科學家刻苦攻關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歷史,以激發(fā)同學們發(fā)奮進取的精神。例如,介紹門捷列夫通過二十多年的潛心研究,才得出了元素周期律的結果,居里夫人發(fā)現(xiàn)新元素的艱辛過程等等。這些例子都表明,在科學的道路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具有嚴謹科學態(tài)度、不屈不撓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此外,在實驗過程中,同組成員相互合作,冷靜處理實驗過程中的意外情況以及由此培養(yǎng)的團隊精神對于學生的成長來說都是可貴的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傊?,在化學教學中通過科學探索的過程,滲透關愛教育,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實現(xiàn)人格熏陶。
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背景下的化學課堂是充滿關愛的課堂,而這種關愛正是維系社會和諧發(fā)展,煥發(fā)人的生命活力、實現(xiàn)人的充分、自由和全面發(fā)展的新課程目標之所在。所以,讓關愛悄悄“潛”進我們的化學課堂吧,達到“潤愛細無聲”的課堂效果吧。
[1]孟昭蘭.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馮忠良.結構化與定向化教學心理學原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3]劉春山.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關愛教育的缺失和建構的幾點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8)
[4]杜偉明.小學生關愛教育的實踐研究.海鹽縣教育科學研究所
[5]武漢市第一聾校課題組.聽障兒童少年學校關愛教育策略研究方案[R].2008-04-02
1008-0546(2011)01-0034-02
G632.41
B
10.3969/j.issn.1008-0546.2011.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