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春雷
蛐蛐叫,秋來到
□ 曹春雷
秋天來了,蛐蛐用歌聲告訴了我。
夜晚在院子里乘涼,蛐蛐的鳴叫一陣緊似一陣,“蛐蛐叫,秋來到”,突然想起,立秋了。忙碌的生活,總使人忘記了時節(jié)的轉(zhuǎn)換。而蟲子們卻沒忘記,它們用不知疲倦的吟唱迎接秋天的到來。
夜聽蛐蛐聲,是一種享受。它們用最原生態(tài)的歌聲,在這寂靜的夜晚,在我的小院里,合奏出一曲天籟,給我聽。黃瓜架下,南瓜架下,絲瓜秧中,辣椒叢里,都是它們的演奏場地?!蚌脉脉脉?,雎雎雎雎……”,它們的合奏充盈著整個庭院,忽高忽低,忽強忽弱,此起彼伏,遙相呼應,清脆而又悠揚。
仔細聽起來,這支樂隊演奏是很有特色的。有一個領(lǐng)唱,歌聲最為高亢、嘹亮,壓過其它聲音,占據(jù)主導性地位。其它的隊員們,有唱高音部的,有唱中音部的,有唱低音部,高低錯落,琴瑟和諧,很有專業(yè)水準。
小時曾聽母親說,蛐蛐叫聲是有詞的,它們是在喊“拆拆洗洗、拆拆洗洗”呢。順著這層意思去聽,果然,和著節(jié)奏,它們真的在起勁地喊“拆拆洗洗”呢。母親說,它們是在提醒人們,秋天來了,天氣涼了,棉被要該拆的拆,該洗的洗了。
每年,母親不等蛐蛐喊“拆拆洗洗”,就早已把家里的那床棉被拆洗了,填上了新的棉花,蓬蓬松松的,蓋起來舒舒服服。就在幾天前,母親打電話來叮囑我,立秋了,天涼了,晚上睡覺要多蓋一些。
聽著蛐蛐叫,漸漸生出一縷鄉(xiāng)愁來。小時在家鄉(xiāng),晚上睡覺,總覺得蛐蛐叫聲很亂人,就拿著樹枝,在草叢中、瓦礫間、墻根下,在那些蛐蛐藏身的地方,亂捅一氣,于是叫聲就稀疏了,然而不久后,叫聲稠密又如當初。母親知道了,就說,你就當做聽唱歌吧,那樣就不覺亂了。
如今,居在城市,因了院中的菜園,重逢了蛐蛐聲,非但不感覺擾人,反覺得無比親切,無比動聽。
想起一位朋友的事。他如我一樣,也是從農(nóng)村里走出來的,那年秋天不知怎了,得了失眠癥,到處求醫(yī)問藥,都不管事。有天同兒子千里迢迢回到鄉(xiāng)村老家,兒子鬧著要捉蛐蛐,就到田野捉了幾只,放在草編的籠里帶回了城里。沒想到,這幾只蛐蛐治好了他的失眠。他告訴我,夜晚聽著蛐蛐叫,仿佛回到了家鄉(xiāng)的田野里,想起幼年在鄉(xiāng)村里的一些快樂的往事,慢慢就入睡了。失眠癥不治自愈了。
我想,這位朋友其實得的不是失眠癥,而是鄉(xiāng)愁病。
聽著蛐蛐聲,突然想起很久沒回鄉(xiāng)下老家了。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夜晚里,街道邊、河岸上、田野里,蛐蛐們一定叫得更響亮吧。該回家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