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山路,訪柚木廟
飛機降落在緬甸撣邦(Shan State)高原東枝的黑河(Heho)機場,手推板車上旅客的行李,被堆在機場外任君挑尋,幾名紅發(fā)碧眼外國游客看得瞠目搖頭苦笑,黑河機場鄉(xiāng)村原始得讓人傻眼。東枝意為“大山”,到東枝的游客都是為了要一探茵萊湖(Inle Lake)的秀水風情。機場距離位于良瑞(Nyaung Shwe)鎮(zhèn)的茵萊湖,約有20公里,將近1個小時的車程。離開機場后車子一直在山路中翻越,曲折顛簸的道路,在緬甸已經是理直氣壯了。沿途紅艷艷的扶?;ㄩ_得趾高氣昂,耀武揚威的朝陽賣力掙脫云層,參差不齊枯黃的稻梗殘留畦畦田心,拖著沉重軀體的水牛在泥濘中緩步遲行,眉飛色舞的木屋茅舍招搖在荒蕪蔓草中,彎腰屈膝的成群婦女專注于休耕干涸農田里………車子歪歪扭扭前奔,紅土漫天飛揚,冷寂的大地被我們染上了些許紅塵的人氣。
車子突然右拐停住,一幢殘紅寺廟建筑突兀曠野。幾天佛塔參觀,深植腦海的塔廟是璀璨輝煌,而呈現(xiàn)眼前這座寺廟紅漆褪色斑駁,陳舊得無精打采像間屋寮。這座擁有200年歷史的柚木廟,被數(shù)十根柚木柱撐高了,鐵皮的屋頂是銹跡斑斑,屋檐鏤空的鐵鑄雕飾依然細致。沿著木梯登入廟殿,透光柚木鋪成的地板,被踩得嘎嘎叫響,除了廳堂那一尊璀燦金佛外,一切都是如此陳舊樸拙。山中柚木廟沒有如云的信眾,少了香嫻繚繞,素樸與簡陋更表現(xiàn)了佛教本性的安靜,也流露著現(xiàn)代人疏離的隱逸與恬適。廟中一群小沙彌在這里識字學怫,也習慣游客的十擾,時時露出憨羞的笑容讓游客拍照。
巴士終于顛到了小鎮(zhèn),開進了茵萊湖畔的碼頭。被高腳屋環(huán)抱的碼頭,游客是稀疏寥落,色彩艷麗的艘艘木制小艇停靠湖邊迎客。5人一艘,興奮登上木舟,心中期盼的茵萊湖詩意游程開羅啦!才坐定,震耳欲聾的馬達聲是驚天動地劃破寂靜,還來不及了解狀況,木艇已經騰拋急沖,洶涌的波濤打在岸邊高腳屋上,水中浮島隨著船行余波激蕩。怎么會是這樣?!不是把槳輕蕩詩意游湖嗎?!心中的夢幻瞬間破滅。木艇沖出河道才發(fā)覺,原來茵萊湖非我想象中的柔美娟秀,而是遼闊浩渺無際的。出發(fā)前不認真,自己誤導了自己!這種快速的馬達木艇,是茵萊湖載客的公共交通工具。乘坐馬達快艇看山、看水、看人都得花上一整天,還異想天開搖櫓游湖?!
“湖之子”茵莎人
中途湖面寬廣處,馬達聲降低了,木艇減速慢行,最后停頓了,成群鷗鳥在游人頭上盤旋。利用宏亮馬達聲引誘饞嘴鷗鳥討食,讓游客恣意拍照觀察,這也是搭艇游湖的另一目的。湖面幾艘狹長扁舟緩緩搖近,哦!哦!舉世聞名茵萊湖上茵莎人(Intha)單腳操槳劃船的獨特畫面登場啦!人人將視線移轉到單腳操槳劃船茵莎人的身上,看得目瞪口呆,驚嘆連連。
海拔900米的茵萊湖,是緬甸第二大湖,面積160多平方公里,南北長22公里,東西寬10公里,將近8萬茵莎人依靠茵萊湖生活著。茵莎人是撣族的另一支,祖先原先居住在緬甸東南沿海,為了躲避長年戰(zhàn)亂,于18世紀,遷徙至茵萊湖畔定居?!耙鹕恕币庵浮昂印?。茵萊湖面積雖然遼闊,但是,湖水最深處卻不超過3米,湖面處處是漂浮的淤泥,湖中則是水草糾結,稍有不慎舟船就會陷入進退兩難。
自詡湖之子的茵莎人,為了讓船能夠沒有阻礙,穿行于雜草纏繞的狹窄水道上,制造了狹長的木舟,為了能在葦草高深的湖中行舟看清前方水域狀況,茵莎人利用站立操舟。他們一手扶漿,單腳操槳劃水,據(jù)說不但速度快又耐久,空出的手還可以捕魚或做其他事情。
茵莎人能有如此高超的劃船技巧,是從小磨練出來的。茵萊湖中盛產鯉魚及各種魚蝦,由于水淺湖中水草糾纏,不適合撒網捕魚,茵莎人獨創(chuàng)了另類的捕魚方法,他們制作長約2米鐘型魚罩,頂端以一根長3米竹柄當魚叉,捕魚時蹲坐于船頭,當發(fā)現(xiàn)水中有魚,很快地將鐘型魚網往水里罩,確定魚已經被罩住,迅速用頂端的竹柄魚叉反復叉魚。如此快、狠、準的捕魚及叉魚方法,也是自小耳濡目染長期的學習。
航行大水道兩旁的小水道上,立有交通標志,有行船速度的限制、有交通管制的號志、有水道的寬度、有村落的名稱………水上交通是井然有序。茵莎人的村落散布在廣大的水域中,那幢幢的高腳木屋,那或新或舊的大小佛塔,挺立于浮島,矗立在湖畔。偶能看見木籬圍繞的水中別墅,三四層樓富裕人家的木屋,不過簡陋破敗,窮人的高腳屋占了大部分。湖上村與村間辟有大水道,戶與戶間設有小水道,還有簡便竹橋跨越互通,狹長扁舟是家家必備的交通工具。
長頸族的商店
為了吸引游客,一家販售長頸族自制手工藝品的商家,請了幾名長頸族進駐店中,以滿足好奇的游客,讓游客拍照。商家冠冕堂皇稱,讓游人認識長頸族,增加長頸族的收入。但當看見她們頸上那一圈圈沉重的枷鎖時,心中一陣掙扎,殘酷!將她們當商品,當動物來品頭論足,相機鏡頭能殘忍對準她們嗎?!雖然有著太多的心虛與不忍,但是,依然卑劣殘忍拼命按快門。
船往晚上投宿的飯店直駛,菜園不見了,寺廟消失啦!朦朧青山環(huán)抱著廣闊大湖,七色虹彩跌落湖中與水嬉戲,遠方幾葉扁舟快速踩著返家,天空鷗鳥急翔直飛歸巢………湖的前方,高高挺立一群茅頂竹編橘紅房舍,在夕陽殘照下鮮艷奪目極了,終于看見住宿的水上旅館啦!緬甸的最后旅程,艷陽下的茵萊湖游后,人真的倦怠了。踏上嘎嘎價響竹橋,走進搖晃竹編的屋內,舒舒服服躺在軒敞竹屋床上,終于可以睡個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