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勇
他叫高云川,在1855年的濮州,是一位響當當?shù)娜宋铩?/p>
1855年8月1日,黃河在河南蘭考北岸的銅瓦廂決口,一夜之間,洶涌的黃河水將決口沖寬至七八十丈,湍急的河水自趙王河一路南下,經(jīng)山東濮州、河南范縣,至張秋鎮(zhèn),最后流入大清河入海。這是黃河近代最大的一次改道,受災民眾達到幾百萬人。
剛改道的黃河河道并不穩(wěn)定,時有決口現(xiàn)象發(fā)生,兩岸民眾為了躲避水災,紛紛遠遷他鄉(xiāng)。從河南蘭考經(jīng)濮州再到范縣,居然形成了一個幾百公里長的狹長無人區(qū)。
就在這時,高云川出現(xiàn)了。他不但沒有隨著廣大民眾逃離,反而把家安在濮州的黃河堤壩上。他高薪雇用民工,在黃河岸上建了一家客棧,并且傾盡家產(chǎn)在客棧門前修建了一個港口。很多人都笑高云川瘋了,這樣的無人區(qū),哪來的生意?
然而,僅僅半年不到,高云川就賺了個盆滿缽滿。原來,黃河是當時最重要的交通運輸路線之一。對黃河上的船工與旅客而言,高云川的客棧是這數(shù)百公里范圍內惟一的歇腳點。生意最紅火的時候,高云川客棧門前的港口里停著近百條船。
一時間,高云川名震黃河兩岸。他過人的商業(yè)眼光與投資智慧,成了坊間老百姓們茶余飯后最津津樂道的談資。
如果事情就照這樣發(fā)展下去,以高云川的智慧,他或許能和胡雪巖一樣成為一代名商??上У氖?,1862年6月起,大雨連降43天,高云川客棧所在的河堤崩潰,高云川與他攢下的萬貫家財全被大水沖得不知所終。
其實,早在河堤崩潰前的20多天,就有伙計提醒高云川,客棧所在地出現(xiàn)了裂縫。更有許多有經(jīng)驗的老船工說,水勢太大,讓高云川先撤離一段時間。
可是,當年那般睿智遠見的高云川,這一回,竟然像被豬油蒙了心一樣,絲毫不為所動。除了讓二十幾名伙計挑土補岸以外,他一點兒也沒有撤離的打算。
高云川在黃河岸邊打滾了50多年,面對如此浩大的水勢,難道他就看不出險情嗎?
不是的!高云川早就看出了險情,而且以他的智慧與眼光,他看得比任何人都要清。然而,他為什么偏偏不愿撤離呢?
原來啊,港口里停著100多條船,客棧里住著500多位船工與旅客,連大廳里都住滿了人。一天下來,客棧就有幾百兩銀子的收入!他是舍不得撤離啊!
那些日子里,高云川開始進香禮佛,希望得到神靈的庇佑。他心存著僥幸,就算是潰堤,也不一定就發(fā)生在客棧所在地吧?雖然他心里明白,因為修建港口,客棧所在地的河堤已經(jīng)受到較大的侵蝕。如果潰堤的話,最有可能就發(fā)生在客棧所在地。
終于,6月24日深夜,驚天一聲巨響。潰堤了!智慧無比的高云川與他那曾經(jīng)紅火無比的客棧全部沒入了汪洋。
高云川的智慧,是盡人皆知的。但是任何時候,貪欲都是智慧的死角!一旦貪欲占了上風,再智慧的人,也會犯下十分低級的錯誤。
選自《致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