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也姓賈,排行老三,在西安回民坊上賣包子。坊上的人家大多是做小買賣,掙一個是一個,得過且過;賈三賣著包子卻一心要成大事業(yè)。賣包子的能成什么大事業(yè)?賈三去了一趟上海,上海之所以為大上海,是上海人做事認真,把小事當大事來做,做著做著就做大了。賈三受了啟發(fā),便在包子上琢磨事。數(shù)年間,反復試制,把包子皮搟得像紙一樣薄,把餡調(diào)得五味俱全,又能在包子里灌上湯,使包子既好看又軟和可口。吃喝是靠吃喝人傳播的,賈三的包子有賈三的絕活,他的包子成了名吃,他的店成了名店。
有些人是農(nóng)民,應(yīng)該稱作詩人;有些人是城里人,甚至是教授或官員,其實更是農(nóng)民。有人能把大樓蓋成了雞圈,有人把雞圈蓋成了大樓。賈三是賣包子的,但賈三絕不是平地能臥的人,他拙于口才,朋友卻多,文化不高卻善藏書畫,不為發(fā)財卻財源廣進。那么薄的皮兒能把餡兒和湯包裹得不溢不漏,賈三在為人處世上也是善良而包容。人一善良又能包容,就是好人和大人。
現(xiàn)在到鼓樓街的賈三灌湯包子店去吃包子,就會發(fā)現(xiàn)那里總是有排隊等候的食客,食客有本地的更有天南海北慕名而來的,飯店的墻上掛滿了國內(nèi)的政要和文化藝術(shù)界的名流就餐的照片。歷史上有踢球踢成了太尉的,賣草鞋賣成了漢王的,賈三雖然還在賣包子,但這么多人來到西安就記起了一種小吃,一種小吃能讓這么多人記住了西安,這就是賈三對西安的貢獻。人的一生是干不了多少事的,賈三賣包子賣到這等榮耀,你就不得不敬重他。
(蓮心摘自《賈平凹散文》人民文學出版社圖/大衛(wèi)卡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