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童
片名:《單身男女》
導演:杜琪峰
上映時間:2011年4月17日
演員:吳彥祖、古天樂、高圓圓
內(nèi)容梗概:《單身男女》講述了釋放辦公室內(nèi)外戀情的感應,劃出時勢愛情最窩心貼身的人與事。一向玩世不恭的金融才俊帥哥張申然(古天樂),戀上來港專才的蘇州女孩程子欣(高圓圓),但勁敵方啟宏(吳彥祖)卻是活在火星上的絕世好男人,三人春風沉醉于中環(huán)這片金融地,在咫尺相對的摩天商廈里你追我逐,構(gòu)成宏偉壯麗的愛情迷宮。
直接觀感而言,《單身男女》是足夠讓人會心一笑的,但是走出影院,你是否能察覺心頭一絲的失落?這遠不是能夠代表杜琪峰嗜好的電影,但也的的確確是充斥著杜琪峰習慣的一次作業(yè)。你不必懷疑銀河映像的品質(zhì),但看完本片終究還是會帶著些許遺憾,我就是這樣。
影片開頭十多分鐘里,滿眼的杜氏電影語言。跟拍,巧合,偏色,還有那敘事性極強的畫面剪輯,這些細節(jié)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調(diào):以冷色調(diào)場景的畫面柔化制造暖意,由此借著淡化現(xiàn)實危機的代入感把整個故事安置在空中閣樓的心理位置,說到底終究不過是一出欲言又止的情感寓言。這個和演員的表演之間不存在必然聯(lián)系,你會習慣怎樣的古天樂,肯定也能接受這樣的吳彥祖,他們的偶像氣質(zhì)早已在勤奮中消散殆盡,但他們賴以成名的標志性眼神、表情乃至裝扮卻無法在這樣一部再合適不過的電影中給你更多的賞心悅目。相比較而言,林雪的插科打諢才最為搶眼。影片的喜劇橋段在開場入戲之后頻頻出現(xiàn),除卻老式的套路新瓶舊酒當屬林雪的偽娘角色有足夠的喜感。
女性角色呢?高圓圓在片中屬于被愛神眷顧到令全世界紅眼的女人,竊以為需要更為復雜的情感表達和左右為難,可惜每每遇到情感過渡演員始終缺了那關(guān)鍵的躊躇與掙扎,這讓本來就不具備普適性的角色更流于淺表。這是一個較為內(nèi)斂的演員,與角色之間有著很高的貼合度,但僅有臺詞的拿捏實在難以擔負起全片大部分場景里無聲的情感表達,未免稍顯遺憾。
最能讓本片與其他同類型電影區(qū)別開來的就是杜琪峰的個人趣味。他喜歡在盡可能簡單的場景中制造劇情張力,無論構(gòu)圖還是剪輯,都把角色之間的互動放在第一位,無論黑幫片還是男人戲里你都可以找到類似教科書級別的精妙。同樣,《單身男女》有著比《瘦身男女》和《孤男寡女》更為成熟的這些要素,想必本片輿論造勢的重點和底氣也源于此。但這和之前銀河映像接觸過的同類影片相比,一樣是不具備現(xiàn)實意義的。
誠然,跨越蘇州和香港兩地暗示著華語電影這些年不斷的合作與交流,但可惜的是無論以何種方式品味,影片都缺乏內(nèi)地愛情片獨有的鄉(xiāng)土氣,這還是港人的港片。(我從不認為內(nèi)地電影中的時尚愛情能代表當代國產(chǎn)電影的類型素質(zhì),那些只是彌漫著商品氣息的種種失敗實驗而已)。本以為有著流暢敘事的《單身男女》可能不會流于俗套,可惜本片的喜劇效應和爛俗結(jié)局終究還是一針麻醉劑,只能短暫的放松身心。
影片涉及到兩種道德觀主持下的為人處世:玩世不恭的張揚和沉穩(wěn)內(nèi)斂的保守,故事的結(jié)局對陣兩種脾性沒有任何質(zhì)的影像,無非一方抱得佳人歸一方落寞收場。女主角取舍之間掙扎的無非是安全感與責任感,相同等量的感情攻勢下情感元素是退而求其次的東西,也就是說,女性的感性左右了影片的結(jié)局。這也只是我對影片結(jié)局設(shè)置動機的一種臆測,恐怕也已經(jīng)很陽光了,畢竟情感喜劇中營造悲劇意味并不容易。當然喜劇的力量也遠不如悲劇來得深刻,這種缺乏思考價值和當代人情感狀態(tài)探討的故事實在嚼不出多大滋味,《單身男女》給人的觀影樂趣也僅限于當下有限的放映過程,燈光起,殘酷的現(xiàn)實生活往往讓人更容易回到現(xiàn)實中而不是沉浸在劇情中。我看完的幾個小時里,能清晰回憶起的,更多還是杜琪峰所賦予影片的獨特氣質(zhì):成熟的轉(zhuǎn)場,優(yōu)雅的敘事,還有細致的剪輯……
(責任編輯:彤彤 margury0737@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