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又回顧了一部前幾年的電影《本杰明·巴頓奇事》,第二次看來,仍然倍受感動。我常常想,當生命向我們顯現(xiàn)出光明、純潔、崇高、真誠一面的時候,我們會覺得那是一種快樂的享受,但當它的黑暗、齷齪、卑鄙、虛偽也迎面而來時,我們會不會覺得生命是一種痛苦的煎熬?或許,人生本來就要面對一個個的難題,然后再去超越、跋涉,不論你的生命是正常進行,還是像影片里的主人公,生命倒行。
生之難題。
本杰明,一個棄嬰,上帝跟他開了個不小的玩笑,讓他以老人的姿態(tài)出生。他生在自己家里,卻出生之時就結束了母親的生命;在養(yǎng)老院,一個與死亡為鄰的地方,他感受著生的艱難。不能擁有同齡孩子的童年,不能享受親生父母的愛,他所擁有的就是一副輪椅和一副拐杖,生對他來說,或者就是一種煎熬。
本杰明·巴頓在煎熬之中帶領我們在時間之河里感受溺水之苦,溺水的我們不斷思考,或許,每個人在生命之初就會遇到各種難題:或是家庭破碎、或是生就殘疾、或是得過一場大病,幼小的我們都會在無意識之中承受著生命之重。長大以后,每每再次面對這些疑惑時,我們總會忍不住去思考,究竟生命是一種享受,還是一個難題?
愛之難題。
一個人的一生,會有初戀,或許還會有情人,但最終能夠伴隨我們終生的卻是愛人。或許上帝就是個愛出難題的頑童吧,本杰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愈加年輕,為了愛,為了未來黛西不獨自撫養(yǎng)兩個小孩,本杰明放棄了自己做父親與丈夫的權利,選擇離開,最終以嬰孩的狀態(tài),老在了黛西的懷里。或許這就是愛人,在你驕傲的時候,我擔心配不上你,在你失落的時候,我默默照顧你,在你老成嬰孩的時候,可以來我的懷里,不離不棄。
世界在不斷的變化,生活中的人和事充滿了巧合。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本身就帶有偶然性。生老病死,貧窮富有,失去獲得,變幻莫測,在愛中我們時常感到迷茫。其實每個人的愛之路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但只要我們擁有了愛,即便是帶著難題,也會倍感充實,災難來臨的時候我們變得更從容,死亡逼近時我們變得更加淡然。
死之難題。
每個人都會老,老得忘記已經吃過了早餐,老得忘記了自己是誰,有的時候也會老得忘記了自己愛人的臉。老年的你,或許無家可歸,或許沒有子嗣,或許得了奇怪的病,或者像本杰明一樣,有一副孩子的面龐,卻有著一顆歷經滄桑的心靈。生命之末的我們,老得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年輕還是暮年,迷惘之中,似乎經歷過很多事,又似乎一切都是空白。昔日的愛人,直到彌留之際才認出來,或許也就是在那一刻才明白:死亡將近。
在生命的歷程中,不論是遭遇生的難題、愛的難題,或是死的難題,不論它向我們展示的是黑暗還是光明,最終我們都會超越?;钪?,就是一生的堅持,哪怕掛鐘逆行,哪怕時光倒流,哪怕生命真的回轉,哪怕我們生之時光年已落……
王曉霞,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