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洪志,賈顏鵬
(海林市水務局,黑龍江海林157100)
海林市新合敖頭渠首工程始建于1931年日偽時期,當時為柳條壩、木閘門,壩長僅50 m左右。解放后,攔河壩改建為堆石壩,由于河灘不穩(wěn),河槽多次改道,至1957年洪水過后,河槽寬度增加至400 m左右,攔河壩也隨之加長至400 m。1958年,國家投資恢復堆石攔河壩,并重建鋼筋混凝土結構泄洪閘。隨后,渠首工程又經多次洪水破壞,由國家或地方籌工方式進行局部修整,運行至今。
敖頭渠首泄洪閘是一座中型水閘,為敖頭渠首泄洪、沖砂建筑物。工程位于海林市,牡丹江支流海浪河流域下游。泄洪閘為4級建筑物,按20 a一遇洪水設計,50 a一遇洪水校核設計。泄洪閘開敞式結構,1孔,凈寬10 m,設計泄洪量為252 m3/s。閘門型式為平板鋼閘門,閘門尺寸10 m×4 m(寬×高)。
敖頭渠首控制流域面積4 600 km2,渠首引水流量36 m3/s,擔負1 000 hm2水田灌溉任務。同時,利用海浪河充足的水能資源,修建引渠形成自然落差,建小型電站一座,電站裝機1 225 kW。渠首是以灌溉為主,兼顧發(fā)電等綜合利用工程。
泄洪閘經多年運行,閘墩、交通橋、檢修橋、消力池、啟閉平臺由于工作時間過長均不同程度的表面剝蝕產生。消力池底板沖刷磨損較嚴重,其下游消力池底板沖刷嚴重,局部出現(xiàn)漏筋現(xiàn)象。消力池左側擋墻延墻根出,有一條橫行貫通裂縫,裂縫寬度在2~3 cm。泄洪閘下游及兩側岸坡為干砌石護砌,現(xiàn)基本沖毀,岸坡塌陷,底部逐漸向消力池及擋土墻基礎回淘,已經危及消力池和擋土墻穩(wěn)定。鋼閘門從表面看,閘門腐蝕嚴重,強度、剛度不夠,使鋼閘門止水不密,漏水較嚴重。啟閉機電氣設備使用時間較長,電機、線路存在嚴重老化等現(xiàn)象,變壓器及配電柜內設備丟失,未配置備用電源,不能滿足泄洪閘啟閉要求,需要更換電氣設備,采用高壓供電。針對上述等問題對該閘進行泄洪能力復核。
在本次鑒定過程中,根據《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的規(guī)定,工程等級為IV等,主要建筑物為4級,洪水標準按20 a一遇洪水設計,50 a一遇洪水校核。
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01),本地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 g,按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分區(qū)與地震基本烈度對照表,地震基本烈度值為Ⅵ度,根據《水工建筑物抗震設計規(guī)范》(SL203-97)可不進行抗震計算。
原設計考慮在設計情況下,攔河壩與泄洪閘同時泄流,從經濟的角度考慮,泄洪閘承擔0.3倍平槽泄量。據此要求,原設計布置了10 m凈寬閘孔,底板高程為257.50 m,寬頂堰,并根據此布置聯(lián)合溢流壩過流能力,繪制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本次計算,根據水位流量關系表中,相應水位計算流量,以符合泄洪閘過流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Q為泄流流量,m3/s;σ為泄流淹沒系數;m為堰流流量系數,可采用0.385;B0為閘孔總凈寬,m;g為重力加速度,取9.81 m/s2;H0為計入行進流速水頭的堰上水深,m;ε為堰流側收縮系數,對于單孔寬頂堰,按下式計算;
式中:ε為閘孔側收縮系數;b0為閘孔凈寬,m;bb為邊墩順水流向邊緣至上游河道水邊線之間的距離,m;bs為上游河道一半水深處的寬度,m。泄流能力計算成果見表1。
表1 泄流能力計算成果 m3/s
從表1計算結果看,原設計計算時未計入堰流側收縮系數,本次復核計算泄流要小于原設計約2%左右,按原設計流量推算上游水位,水位抬高10 cm時,可滿足設計泄量。渠首上游多為河灘地,水位抬高10 cm左右,對渠首安全影響不大,核泄洪閘泄洪能力基本能夠滿足原設計要求。
[1]朱壯瑞,常宗濱.北引渠首泄洪閘門結構安全分析[M].南京:東南大學機械學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