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理
詩美意識是形而上的藝術直覺,是以人的靈性去體驗到的一種本原的、悠遠的意境之美;從而展現(xiàn)出詩人獨特的審美理念和藝術開拓。如何凸顯審美觀是詩發(fā)展需要反思其深度根源與現(xiàn)代含義的一項創(chuàng)新的視域。更為重要的是,必須揭示出詩的意象及心理學解讀,才能升華當代新詩的審美體驗,藉以反映出詩人的精神本性,探索其內心的情感世界。艾米莉·狄金森是個感覺經驗強烈而靈敏的詩人,盡管外界事物多變與永恒不變的理型相區(qū)別,但在狄金森的詩歌中,其心靈恒處于向往真理的狀態(tài),因之,思想之船槳常能與心志相契合。接著來看她的這首《懸宕》①,強調語言的精巧,也反映出作者對“生死”的世間法則,有種恢宏氣勢的感覺:“天堂遙遠得有如/到最臨近的房間,/要是那房里有一位朋友在等待//何等的剛毅,/使靈魂經受得了/一只來腳的重音,/一扇門的開啟!”
在第一個詩節(jié),作者質疑自己所處的困境,她想從人類的制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在現(xiàn)實中,無疑是不可能的;但這種對神的反抗導致了心靈的痛苦。因此,她試圖將世間所有懸而未決的人事物都歸于平靜;但又不禁期許博得上帝的垂愛,得到寄望中的生存空間。接著,她發(fā)現(xiàn)生死的關鍵不在上帝,不在遙遠的夢土;而是淳樸的生活里試煉的心志。有了這個認知,她不再畏懼死亡、或紛歧是非;并能心悅誠服地突破生命的鐵門,接受自己命定的一切。
接著,這一首柔美的《以一朵花》,注重整體的抒情而非細節(jié)的描述,以打造愛情的想象空間:“我躲在我的花里,/你,把它當胸戴起,/不提防地,也戴著我——/天使們知道其余。//我躲在我的花里,/那朵,在你的花瓶里褪色,/你,不提防地,摸索我/幾乎是一種落寞?!痹娋錆B透了狄金森自己個性的傾向,感情色彩與主觀的想望,每一句都從心底涌出,且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作者孤寂的情緒。仿佛驟然顛覆時空在我們也曾回眸一瞥百合時,這樣的美麗是隱而未現(xiàn)的脆弱、沖動、夢想、善變……其間的滋味回腸蕩氣。狄金森如愛神丘比特般的童真,將思念的憧憬巨細靡遺地描繪出來;讓愛情的糾結悵然面貌及落寞的底蘊,呼之欲出,呈現(xiàn)出不一樣的生命姿態(tài),也見識到作者向往超凡脫俗的愛情的悲傷。
這首《我是個無名小卒!你呢?……》,成功地創(chuàng)造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藉此表達她對世人追逐名利的想法和其不同流俗的心胸:“我是個無名小卒!你呢?/你也是個無名小卒?/那我們可成了對/別說出來!/你知道,他們會把我們放逐。//做一個名人多可怕!/眾目之下,像只青蛙/整天哇哇高唱自己的名字/對著一個咂咂贊美的泥淖!”
狄金森也是位常保赤子心的詩人,因真感情,才有真境界。在這里,她成功地找出一個具體意象,鼓勵人盡可能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時光。所要闡述的,是在一片搶當名人的爭戰(zhàn)聲中,請讓出心靈的空間吧。而人們所爭求的到最后都是由單純變復雜,此詩則延伸了這一幅諷刺的縮圖:人類因好勝心而爭個死去活來,不過只增多旁人的譏笑罷了。如果不是狄金森的詩才超群,那么她也不可能有感觸即興迸出,涉筆成趣了。
《屋里的忙亂……》作者以一種敘事的語調,來表達生命的強度,冀望著愛是“永恒、無限、純一”,讓人重新感知這個世界:“屋里的忙亂/在死亡過后的早晨/是這塵世上/最最莊嚴的勞動,——//把心掃起,/把愛收拾藏好/我們將不再用得著/直到永遠。”在宗教領域里,狄金森保持著更多自由。她一直希望找到一條出路,從而自痛苦的樊籠中擺脫出來。在這里,可明顯地感受到作者將生與死的莊嚴、與忙亂的家人的意象并陳;以探究愛情的深度與價值,進而說出內心深處的憂郁,以彌補過去對宗教方面失落的態(tài)度,情味綿緲。暗喻生命終有結束的一天,因為我們知道它有盡頭,才會更積極把握現(xiàn)有的……曾經擁有是幸福的,否則那一切盡惘然。當我們身臨其境,作者所能喚起的,就是在我們心中激發(fā)起連我們都不曾料想的情感或某段經歷的記憶。這樣,過去、現(xiàn)在、未來、幻想與時間的距離就串聯(lián)在一起了。
狄金森思想的深刻性不僅在于能一針見血地指出現(xiàn)實社會的弊病,而且還在于能在詩中把相互對立的情景組合在一起,出人意料地取得了某種特殊的意蘊。比如《兩個泳者在甲板上搏斗……》就是首哲理的小詩,試圖解決人與人之間的敵對問題:“兩個泳者在甲板上搏斗/直到朝陽東升,/當一個微笑著轉向陸地。/天哪,另一個!//路過的船只看到一張臉/在水面漂蕩,/在死亡里依然舉目乞求,/雙手哀懇地伸張。”無論這畫面是真是假,這里作者的意識與外界的物象相交會,形成一種生命風貌的展現(xiàn)。它讓讀者感受親歷其境的一刻,既是作者個人對生之尊重所展現(xiàn)的風姿,也是讀者透過意象的圖騰所體悟的風貌。作者繼以擬人手法,描繪死亡的恐懼,既凸顯了不當的搏斗所帶來的傷害后遺癥,甚至使萬物之主也望之興嘆。所以,清醒是很重要的。這種調侃式風格在她身上產生了創(chuàng)作的動力,是偏于幽默性的舒緩愉悅的審美風格,非常自然又意趣橫生。
接著,《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破碎……》這首詩在平凡之中鋪陳出不凡的喻意,浪漫的筆調,能喚起情感的亮度:“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于破碎,/我便沒白活;/如果我能使一個生命少受點罪,/或緩和一點痛苦,/或幫助一只昏迷的知更鳥/再度回到他的窩,/我便沒白活?!背赡甑牡医鹕哂诒憩F(xiàn)自己的幻想,并且也向其他人隱瞞自己的幻想。她常運用自己的奇異感去凝視這普通又多情的世界,賦予簡單的生活中醇厚的詩味。在這首詩里,視覺已鋪墊了愛戀的氛圍,充分展現(xiàn)了詩作的自由性與聯(lián)想力。一方面,作者表達出她對愛情孤獨的悲嘆;一方面道出她所關心的是對人類的愛、自然的愛,鮮活地刻劃出作者心境的變化。再由知更鳥的“昏迷”與作者的呵護回“窩”串聯(lián)的意象,化靜為動,更添一種詩的興味。其詩心的靈巧,令人咀嚼。
最后介紹這首《有某種斜光……》,羅織出作者心靈圖象,意味深長:“有某種斜光﹐/在冬日午后﹐/壓迫﹐如教堂曲調般/沉重。//它給了我們天大的斫害﹔/我們找不到傷痕﹐/除了內部的差異/標示意義所在。//沒有東西能教給它什么﹐/它是封緘﹐絕望﹐——/一個龐大的痛苦/由天而降。//當它來到﹐山水傾聽﹐/陰影屏息﹔/當它離去﹐就如死亡/凝視的距離?!痹娭?,作者所流露的孤獨與感傷有別于其他浪漫派詩人,她解釋愛情與失去間如何妥協(xié),理出她對自然界特殊的敏覺與感性。詩人面對坎坷人生的智慧,讓我們了解到,希望中的快樂是比實際享受快樂更有福的。此詩暗喻作者勇于孤寂的生活時心中的悲嘆,而人生到處是死亡、變化的意象,亦充滿著內心情感的寄盼。其實,愛情是一種等待的時間越長久,在記憶中的痕跡就越活躍和清晰的莫名思緒。當我們在她詩歌意象的聯(lián)想中流連時,就能喚起了我們的期待。
無疑,對一個詩人來說,憂郁是很自然的。狄金森對藝術美學的感知,源自于求學期間的汲取及天賦的智能。當她用豐富的想象力喚醒自我靈魂的時候,在那里精神也獲得了生命。誠然,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在她孤獨的靈魂里頭,深藏著美好的精華,也有一顆勇敢的心靈。盡管當時外界批評之語有些混亂,她還是帶著一種清新、平和的心情醒過來了。她的智慧越是遮掩,越是明亮;其無言的純樸所煥發(fā)出的情感,是純真的,也是詩歌藝術最大的遺產之一。
事實上,狄金森對世間萬物的一切,從未棄擲,她創(chuàng)作時的思考重點已經轉移到新近獲得智慧的意識之流,正義與真理才是她高尚人格的真實標志。當她在隱居中,仍保持最純潔的德性,以避開外界的誹謗之音。狄金森成功地讓感情屈服于創(chuàng)作上的支配并且發(fā)揮詩歌的自由表達。在她的潛意識中,她仍被帶有自閉或自卑心結的批評眼光系在她的身上。對此,一個感情的動機導致她寫下了這些日記,它使得那些詩歌的背景的意義清晰了。也唯有透過她遺留的秘密日記的進一步探討,或可了解她孤獨的精神的可能性變?yōu)榇_定性。但這并不是試著從她的微小弱點或個性的孤僻出發(fā),來解答她的精神生活中的問題。
狄金森童年時生長在優(yōu)渥的家庭,既聰明又清純。她的父親為名律師及議員,但將其興趣都投注到他的事業(yè)上,且偏愛于狄金森的哥哥奧斯汀。由于家庭因素,她在少女時代就必須照料生病的母親,長期的不安與父母兄妹間的關系變得敏感而疏離,在她心靈投下了痛苦的陰影。加以25歲時,她暗戀著一位有婦之夫的牧師。雖未有結果,然而此痛苦經歷,招致周遭眾人對她的不解與誤會。在精神打擊下,遂而選擇遠離生活,遠離人群。她對外界的記憶變成深沉的遺忘,但她似乎也明白,當她被壓抑的情感復蘇時,詩歌就在壓抑力量中誕生了。
以心理學論,人類在心理生活中,唯一有價值的是感情。一首詩的力量如不具有喚起情感的特征,那么它就無任何意義了。狄金森生前在詩歌的舞臺上,并不是一個悲劇的英雄,其創(chuàng)作的目的,是為了通過需要有精神痛苦的環(huán)境來認識精神痛苦,而企圖完成靈魂的自我救贖的。人生其實不復雜,也沒有任何規(guī)則;它只是一場追尋,凡事都有可能,沒有人會永遠完美的。狄金森在人格的一二缺陷,也無法掩蓋住她的全部優(yōu)點。上天是公正的,在她逝世后,她唯一留給世人的一張照片,是端莊又素靜的容貌,隱藏在她詩一般的微笑下,她的詩歌的美卻隨著時間而變得更有價值。或許,正是這個不尋常的有獨特魅力的神秘步態(tài),引起了詩界的興趣。我仿佛看到一個淡淡的影子、自覺地生活,消失在湖畔盡頭,而雕像捕捉的正是她沉碧如湖的眼睛,正靜靜地坐在那兒的姿態(tài)。以上似乎是筆者從非馬博士對狄金森翻譯的詩歌資料中得出一個不夠充分、卻很大膽的結論。但我深信,研究狄金森的意義會隨著我們繼續(xù)深入的研究而增加。
注解【Notes】
①本文關于狄金森詩歌選文均出自《讓盛宴開始——我喜愛的英文詩Let the Feast Begin》(艾米莉·狄金森著,非馬編譯,臺北:書林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