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真
(平輿縣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河南 平輿 463400)
大豆卷葉螟,又名大豆卷葉蟲、三條野螟,屬鱗翅目螟蛾科。在各地大豆產區(qū)都有發(fā)生,主要危害大豆、綠豆、花生、豇豆、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以幼蟲蛀食花、蕾和豆莢,致使蕾、花、莢大量脫落,嚴重影響大豆品質和產量,一般減產15%~20%,嚴重的減產可達30%。
近年來,隨著冬季氣溫升高,其越冬蟲卵大量增加,大豆卷葉螟呈逐年加重發(fā)生的趨勢。為了幫助廣大農民防治大豆卷葉螟,把危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現將大豆卷葉螟發(fā)生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措施作一介紹,以充分發(fā)揮大豆品種的高產潛能,進一步提高大豆生產水平。
大豆卷葉螟初孵幼蟲蛀入花蕾和嫩莢,被害蕾容易脫落,被害莢的豆粒被蟲咬傷,蛀孔口常有綠色糞便,蟲蛀莢常因雨水灌入而腐爛,影響大豆品質和產量;幼蟲危害葉片時,常吐絲把兩葉粘在一起,躲在其中咬食葉肉、殘留葉脈;幼齡幼蟲不卷葉,3齡開始卷葉,4齡卷成筒狀;葉柄或嫩莖被害時,常在一側被咬傷而萎蔫至凋萎。
大豆卷葉螟成蟲具有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有趨光性,喜歡在傍晚時分出來活動,取食花蜜,多把卵產在生長茂盛、生長期長、成熟晚、葉寬圓、葉毛少的大豆品種上,其卵散產在大豆葉片背面,一般2~3粒,卵扁圓形、淡黃色,初孵幼蟲取食葉肉,稍大后吐絲將豆葉卷折,潛居其中取食,幼蟲有轉移危害習性,性活潑,遇驚擾后迅速后退逃避,老熟后在卷葉中化蛹。大豆卷葉螟生活史不整齊,一年發(fā)生2~3代。以蛹在土壤中或殘葉中越冬,翌年春季氣溫升高時,越冬蛹開始羽化,成蟲產卵,卵孵化出的幼蟲開始危害,幼蟲共有6齡,大豆卷葉螟一個世代約為一個月左右。
在生產中要選用早熟、窄尖葉、多葉毛、抗蟲害的大豆品種,這是高效防治大豆卷葉螟的關鍵措施之一。
大豆出苗后抓好查苗、勻苗補缺,間苗、定苗,窩留兩株保證全苗壯苗;及時中耕除草、追肥。生產上可以在害蟲發(fā)生初期,及時摘除豆株上的卷葉,帶出田外集中處理或隨手捏殺卷葉內的幼蟲;及時清理田園,將落花、落蕾和落莢及時清理出田外處理,以減少蟲源基數和越冬幼蟲數,避免轉移危害。
在大豆播種面積較大的地方,可安裝黑光燈誘殺卷葉螟成蟲。從播種開始至大豆收獲,每4 hm2安放頻震殺蟲燈一盞,可有效殺滅螟類、地老虎等害蟲,壓低發(fā)生基數。
施用生物農藥,以菌治蟲。在大豆卷葉螟發(fā)生期,每667 m2用55%特殺螟可濕性粉劑100 g,對水50 kg噴霧防治,也可用每克含100億個孢子“HD-1”500~600倍懸浮液噴霧。使用生物農藥應從開花期開始防治,10~15 d后再噴一次。
發(fā)現初孵卵幼蟲時即開始噴藥,可選用25%快殺靈,或26%滅靈皇,或50%辛氰乳油,或25%撲蟲凈,90%晶體敵百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1300~1600倍液噴霧防治。每8~12 d噴施一次,連續(xù)防治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