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麗
(義烏市稠城鎮(zhèn)街道辦事處 322000)
仔豬水腫病是由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和致死性傳染病,多發(fā)生于斷乳仔豬,以春季的4、5月份和秋季的9、10月份多發(fā)。
病豬突然發(fā)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有時不見任何癥狀就突然死亡。病情稍長者一般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四肢無力,常見便秘或腹瀉,體溫正?;蚱?,食欲廢絕。
典型臨床癥狀:眼瞼和臉部水腫,結(jié)膜潮紅,蹄力不齊,叫聲嘶啞,口吐白沫,部分病豬頸部和腹部皮下也有水腫變化。
剖檢病死豬主要病變是水腫,切開胃部,可見胃大彎和賁門部水腫嚴重,切開水腫部流出無色或黃色滲出液,有的呈凍狀,胃部彌漫性水腫,全身淋巴結(jié)水腫,有的可見肺水腫,大腦水腫和直腸周圍水腫。
心包、腹腔有大量積液或腹水,呈無色或淡黃色,剖開暴露空氣后很快凝固或呈膠凍狀,膽、肝、脾、腎水腫,膀胱粘膜輕度出血,多數(shù)有出血性腸炎變化。
3.1 堅持自繁自養(yǎng)。嚴把引種關,嚴禁從有病地區(qū)和豬場購進種豬,新購進種豬需檢疫隔離觀察20 d,確認無病后才能并群飼養(yǎng)。
3.2 加強飼養(yǎng)管理。新生乳豬斷奶前肌注亞硒酸納VE注射液1~2 mL。避免飼料單一,注意日糧中蛋白質(zhì)比例不宜過高,喂料要做到定時、定量,少喂多餐。斷奶后不要突然改變飼料和飼喂方式,避免發(fā)生應激。另外,日糧中應適當增加一些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的添加劑,也可適當添加土霉素,鏈霉素以預防本病。
3.3 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做好防寒保暖,通風換氣和欄舍的清潔衛(wèi)生工作,及時清掃糞便,對欄舍和周圍定期消毒。
3.4 加強免疫預防??捎米胸i水腫、副傷寒二聯(lián)滅活苗,15日齡以上每頭肌注2頭分;懷孕母豬臨產(chǎn)前20 d肌注2頭份。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可采用對癥治療,治療原則抗菌消炎,利尿脫水,促進有毒物質(zhì)排除,增加自身抵抗力。
4.1 采用磺胺嘧啶鈉與50%葡萄糖、地塞米松混合,靜脈注射。
4.2 采用豬水腫抗毒肌注或亞硒酸鈉、維生素E肌注;同時用50%葡萄糖與維生素C,地塞米松混合靜脈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