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紅
(大同日報社,山西 大同 037004)
今年8月中旬,中央五部委在新聞戰(zhàn)線開展“走基層,轉(zhuǎn)作風(fēng),改文風(fēng)”活動。近一個月以來,“蹲點”、“一線”、“民情”、“體驗”,這些“三貼近”特色鮮明的關(guān)鍵詞頻繁出現(xiàn)在新聞媒體開設(shè)的欄目中;一大批來源于基層的鮮活的“接地氣”新聞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如何讓“走、轉(zhuǎn)、改”活動走得更好、更遠,每一位編輯、記者心中都應(yīng)有桿秤,深刻理解“走基層”、“轉(zhuǎn)作風(fēng)”、“改文風(fēng)”九個字的深刻內(nèi)涵,并付諸于實際,肩負起時代賦予給新聞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走基層”?;鶎邮切侣剤蟮烙弥唤叩幕钏搭^,群眾是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情感之根、報道之根。幾十年來,一大批新聞工作者情系基層、扎根基層,六訪蘭考、七下扶溝、九進輝縣、四訪寧陵、兩上紅旗渠,讓焦裕祿、吳吉昌、潘從正等走進幾代國人心靈深處的穆青,一直是新聞工作者的楷模。說到“基層”二字,許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何為基層,基層倒底在哪里?基層就是田間地頭、街道社區(qū)、廠礦車間?基層就是老、少、邊、窮地區(qū)?不同的人或許會有不同的理解,事實上,對于每一位新聞工作者而言,群眾在哪里,基層就在哪里。這就是“走基層”所要解決的“依靠誰”的問題。作為新聞工作者,如果只跑機關(guān)、泡會議、編材料,不深入到基層中,只能脫離生活、脫離群眾、脫離實際。關(guān)于如何“走基層”,從9月22日起,《人民日報》連續(xù)刊發(fā)了《帶著感情走基層》、《帶著責任走基層》、《帶著思考走基層》、《帶著追求走基層》、《帶著真誠走基層》、《帶著信心走基層》等六篇評論員文章,對此進行了精辟的論述。如何在“走基層”的過程中,真正找到“接地氣”的新聞素材呢?這也是“走基層”所要解決的“沉下去”的問題。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不是“走基層”,要學(xué)鸕鶿抓魚的真功夫,每次都“沉”在水底,每次都大有收獲。新聞工作者也要一“沉”到底,不僅做到“身入”,還要做到“心入”,用自己獨特的思維和視角,“挖”出好新聞。這里強調(diào)一個“挖”字,不僅要有力度、而且還要有深度,這樣的新聞報道才給力,才會讓受眾聞到泥土的芬芳。通觀近來各家媒體刊發(fā)的稿件,有這樣一個通病,就是沒有將“挖”字做到位,在下基層的過程中,只回答了一個人民群眾“干什么”的問題。文章沒有將人民群眾“想什么”、“盼什么”表達出來。若此下去,新聞報道無力度,“走基層”的能效也不會發(fā)揮出來。從這一點而言,編輯部門“重策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謂“長計劃、短安排”的道理就在于此,分時間段、有重點、有選擇地連續(xù)報道一些人民群眾所急需解決的問題。
“轉(zhuǎn)作風(fēng)”。記者是高高在上的無冕之王還是人民的公仆?如果每一位新聞工作者正確理解了自己的身份,明白了“我是誰”的問題,“轉(zhuǎn)作風(fēng)”也就不難了。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新聞報道之所以難以動人、抓不住要害、不被群眾認可,其根源在于記者沒有認清自己的角色、擺正自己的位置。高高在上、鼻孔朝天,又如何能與人民群眾進行心與心的溝通,沒有觸及人民群眾的心靈,又怎能表達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呢?正如胡錦濤同志所言:“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因而,在“轉(zhuǎn)作風(fēng)”的問題上,新聞工作者一定要牢記人民公仆的身份。在“轉(zhuǎn)作風(fēng)”的問題上,記者還需摒棄工作中的一些不良作風(fēng),如現(xiàn)在時髦的說法叫“郵件記者”,即記者每日坐在電腦前,將通訊員等發(fā)稿單位發(fā)來的郵件作為“新聞源”,既不核對“新聞源”的真實性,也不對“新聞源”進行深入地采訪,只是“跟著感覺”走,將稿件進行刪減編排即可,可以想象,“紙餡包子”的新聞事件也就不難出現(xiàn)了。其次,還有一種說法叫“克隆記者”,即記者接到“采訪任務(wù)”后,不是深入實際中去了解調(diào)查,而是通過網(wǎng)絡(luò)將“采訪任務(wù)”在網(wǎng)上進行搜索,改頭換面之后就成了一篇新聞稿件。此外,還有一部分“電話記者”,這些記者不是靠“腳底板下”跑出新聞,而是靠“耳朵”聽寫新聞,一篇新聞稿件幾個電話就搞定,只憑電話一邊的感動寫新聞,其真實性又有多少呢?在“轉(zhuǎn)作風(fēng)”的問題上,每一位記者不但要審視自己存在哪些問題,而且整個編采部門甚至各家媒體單位都要好好總結(jié)一下必須摒棄的作風(fēng)上的弊端。只有這樣,新聞稿件才不會背離實際,真實地表達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我們的大眾媒體才會有更多的受眾。
“改文風(fēng)”。“改文風(fēng)”是“走、轉(zhuǎn)、改”活動的落腳點,最終解決一個“為了誰”的問題。新聞工作者要明白一個問題,我們的媒體為誰辦、給誰看。在新聞界有這樣一個行話,就是“三板斧”的會議報道。這類報道拖沓冗長、千篇一律,可讀性差,自然就不被受眾歡迎。有時記者采寫完這樣的稿件后,笑稱看這篇稿件的人只有兩個,作者本人和編這篇稿件的編輯。雖然各家媒體都在高呼改革創(chuàng)新會議報道新聞,但老也走不出那個怪圈圈,就這一點而言,我們必須解決是給人民群眾辦報,還是給個別領(lǐng)導(dǎo)干部辦報的問題。在新聞報道上,應(yīng)做到“短、新、實”。所謂“短”,記者力求用短小精悍的語言表達一個新聞事實,即能用200個字說清楚的問題,絕對不用250個字,即滿足受眾短時間獲取新聞事實的要求,也達到媒體廣而告之的功效。當然在這一點上記者還要明白,對一些新聞事件的報道還要不惜筆墨,給受眾說個明白、說個透徹,起到媒體的導(dǎo)向作用。所謂“新”,記者要力求使自己的報道鮮活。新聞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其講求一個“新”字。就這一點而言,如何才能做到“新”就必須依賴記者深入實際、深入基層,腳踏實地采訪了。采訪越深入,挖得越深,就越靠近活水源頭,新聞報道做到“新”也就不難了。所謂“實”,就是新聞報道要實實在在表達一種思想、一種理念、一種導(dǎo)向等,記者必須做到心中有底,即受眾在讀完你這篇報道后,獲取一個什么樣的信息資源。此外,在“改文風(fēng)”的問題上,記者要明白“改文風(fēng)”不單純是“改文字”,要善于用普通百姓的視角觀察問題,用群眾樂于接受的方式闡述觀點,平等交流、平易近人,防止居高臨下、自說自話,這才是“改文風(fēng)”最終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