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仙
意外懷孕后最有效的措施是及時終止妊娠,按時間段分10周以內可行人工流產,16周以上可行依沙吖啶引產。而11~16周之內的妊娠,過去在口服流產藥未問世之前,處理比較困難,大部分采用鉗刮術,但手術難度大,并發(fā)癥多,患者痛苦較大。目前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口服流產,根據(jù)臨床研究效果很好,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45例孕11~16周要求終止妊娠的健康婦女,B超報告示妊娠在宮內,雙頂徑在3.6 cm以下。查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和心電圖檢查均正常。
1.2 給藥方法 米非司酮250 mg,分5次口服,均為服藥前禁食2 h。第1次服藥為晚8點,第2、3天為早晚8點空腹服藥,第4天早8點服米索前列醇3片(600 μg),若3 h內胚胎組織未排出,再服米索3片[1-2]。
1.3 臨床觀察 用藥后記錄用藥至胎兒胎盤排出時間、腹痛情況、陰道出血量及其他反應。
1.4 結果判定標準 自然排出完整胚胎組織為完全流產,如妊娠物排出不全且出血多需行清宮術者為不全流產。
2.1 流產時間 從服米索前列醇開始至妊娠物排出時間,45例均服米索前列醇1 200 μg,在6~8 h內排出胚胎組織16例,10~14 h內排出胚胎組織25例,1例1周后完全排出胚胎組織。
2.2 流產成功率 45例完全胚胎排出27例,胎兒排出胎盤組織未排出15例,1例胚胎組織未排出,出血多>500 ml,在補液同時行鉗刮術,2例無效,B超報告胎兒存活,待月份增大后改用依沙吖啶引產成功。
2.3 2 h內陰道出血量 完全流產(85±30)ml,不全流產(110±55)ml,出血量 >500 ml者1例。
2.4 宮頸裂傷率 無一例宮頸裂傷。
2.5 隨訪 術后1周90.3%陰道出血停止,月經復潮時間(35±11.2)d。
對于妊娠11~16周者,人工流產難度較大,鉗刮術對于未產者宮頸較韌難度較大,術中術后并發(fā)癥多,術中出血及疼痛明顯,手術時間長,人工流產綜合征發(fā)生率高。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引產,因孕周小、羊水量少、穿刺難度大,不易成功。而米非司酮為孕激素受體拮抗劑,阻斷孕酮作用后可導致蛻膜組織變性水腫、出血壞死,引起蛻膜與絨毛膜分離,胚胎游離,并減少蛻膜等組織中的前列腺素脫氫酶合成,抑制其活性,以減少內源性前列腺素代謝,使子宮局部的前列腺素水平顯著提高,從而發(fā)生宮縮排出胚胎組織導致流產;同時,抑制滋養(yǎng)細胞增生,促進滋養(yǎng)細胞凋亡而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而且能使宮頸的膠原纖維降解而發(fā)生溶解,使宮頸軟化擴張。米索對早孕及中孕者有良好的促宮頸成熟及擴張宮頸作用,且對各期妊娠子宮均有收縮作用,在米非司酮及米索的協(xié)同作用下誘發(fā)及加強宮縮,導致胎囊及胎體與子宮壁分離逐漸降至子宮下段,胎兒及胎盤容易排出;當胎兒排出而胎盤未排出、陰道出血多時應立即行清宮術,鉗夾胎盤組織。由于藥物作用,宮頸軟化、宮口松弛、操作較容易,可很快清除宮腔內容物,出血量少,子宮收縮好,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
綜上所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1~16周引產是一種較安全、簡便、痛苦小的引產方法,但必須嚴格掌握用藥指征,引產過程中嚴密觀察子宮收縮情況、陰道出血量及胚胎組織排出情況,做好輸液、輸血及清宮的準備。
[1]翁梨駒.前列腺素與引產.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2):264.
[2]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產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2,18(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