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丹丹
(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410083)
背道而馳還是殊途同歸*
——目的論視角下林紓與魯迅翻譯研究
韓丹丹
(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湖南長沙410083)
由弗米爾提出的目的論是功能翻譯中的一項重要理論,重點研究讀者對譯文的反應。根據(jù)目的論的觀點,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為達到一定目的會對原文進行相應修改,而林紓與魯迅二人一直被認為是忠實翻譯觀下的兩個極端。本文討論了他們采用不同翻譯策略的原因,試圖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盡管采用了不同的翻譯策略,但林紓與魯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在為落后的祖國作貢獻,努力喚起人民的愛國情感。
目的論;林紓;魯迅;忠實;愛國
功能翻譯理論將翻譯視為個人帶有特定交際目的的行為,而賴斯和弗米爾將其稱為文本的目的(希臘語意為“意圖、目的及功能”)。由于交際形式是否恰當往往與交際意圖是否實現(xiàn)密切相關,而其間目的語文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Gentzler,2004:70)。
目的論是由漢斯·J·弗米爾提出的,他認為翻譯是一項跨文化的、帶有目的的活動。目的一詞通常代指目的語的目的,因為每一次翻譯都有一群意向讀者,因此翻譯意味著“在目的文化中面向目的讀者通過特定方式及目的來創(chuàng)作文本”(Nord,2001:28),或者換句話說,“翻譯能夠在它所面向的環(huán)境發(fā)揮作用,能夠使它以讀者們期望的方式發(fā)揮作用”(Gentzler,2004:70;Nord,2001,29)。因此,費米爾將翻譯視為一項復雜的活動——譯者將原語信息在新的環(huán)境里用新的功能、文化及語言模式表達出來,同時盡可能保留格式特征——而不是簡單的語際間文字或句子的編碼轉(zhuǎn)換過程。(Vermeer,My Translation,in:Snell-Hornby,2001:46)
林紓(1852-1924),字琴南,又名冷紅生,1852年11月8日生于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一個貧窮的家庭里。在眾多翻譯先驅(qū)中,林紓是一位出色的翻譯家。他翻譯了許多部外文小說,卻不懂任何外語。林紓共翻譯了一百多部外國小說,這些小說對同時代及后代許多人都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林紓的翻譯生涯始于一個偶然。1897年,林紓的妻子病逝,他陷入悲痛之中。他的朋友為了將其從喪偶之痛中解脫出來,將王壽昌介紹給林紓,與他一起翻譯外國小說。王將小說口述出來,林紓將其記錄下來,因此產(chǎn)生了林紓的第一部譯作——《巴黎茶花女遺事》,于1899年2月在福州出版。此書在中國讀者中引起轟動。受第一部成功譯作的鼓舞,林紓繼續(xù)將許多外國文學著作翻譯過來,介紹給中國讀者。
魯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樹人,是二十世紀中國著名作家之一。魯迅被公認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創(chuàng)始人,他使用白話文和古文進行寫作,是著名的短篇小說家、編輯、翻譯家、批評家、散文家和詩人魯迅自1903年開始文學翻譯。在其諸多譯作中,魯迅翻譯的代表作包括《月界旅行》(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和《地底旅行》(Voyage au centre de la Terre)。同時,他也受到林紓的影響,用古文進行翻譯,也采用了意譯的翻譯策略。但后來他改變了自己的翻譯風格,開始采用直譯,尤其是字對字的硬譯,對此下文將進一步討論。
由于不懂外語,林紓翻譯的上百部小說都是通過合作者的口述完成的,這給林紓帶來了很高的名聲,也受到了諸多批評。林紓采用的是意譯的策略,但他對原文改變過多,因此人們認為他的翻譯更像是在改寫。
魯迅在開始翻譯之初采用的是跟林紓相同的策略,但后來他轉(zhuǎn)向了直譯的策略,強調(diào)原文與譯文之間字句的對應,目的是為了改革中國的文化領域,促進白話文發(fā)展,貫徹其“拿來主義”思想。
一個人的活動離不開其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譯者亦然。林紓和魯迅都生于晚清時期。自十九世紀末期,中國被西方帝國主義國家暴力入侵,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整個國家都陷入危機之中。此后,西方強權及日本等國對中國領土的瓜分愈演愈烈。政府的軟弱與無能令人們失望透頂,他們認為救國的唯一途徑就是推翻封建王朝,建立一個全新的國家。1911年10月,在孫中山的領導下,辛亥革命推翻了統(tǒng)治中國近300年的清政府。
社會的巨變帶來了人們思想觀念的轉(zhuǎn)變。清政府的垮臺使人們意識到救國的唯一途徑就是向西方學習,將國家變得像西方國家一樣強大。當時,西方思想與文化已經(jīng)被引進中國,而一些資本主義思想諸如民主主義、社會主義及無政府主義已經(jīng)在知識界流行開來,社會上還出現(xiàn)多種思想流派。與此同時還出現(xiàn)了翻譯的熱潮。許多中國知識分子開始翻譯西方著作,包括科學、文化、哲學等等。他們的目的并非為了翻譯而翻譯,而是為了引進西方科學與文明,以期為中國的發(fā)展帶來啟蒙。
林紓明白阻礙中國政治改革進程的是封建殘余思想,而中國落后的根源就是封建君主的獨裁,因此,為了清除這種社會和歷史余毒,林紓和他的合作者魏易翻譯了Harriet Beecher Stowe的小說《黑奴吁天錄》。林紓翻譯此小說的目的就是讓中國人知道美國黑奴的困境以及他們?yōu)闋幦∽杂啥鞒龅呐ΑA旨傇谶@部小說的序跋里這樣寫道:
“余與魏君同譯是書,非巧于敘悲以博閱者無端之眼淚,特為奴之勢逼及吾種,不能不為大眾一號。……吾華有司,又烏知有自己國民無罪,為人囚辱而瘐死耶?上下之情,判若楚越,國威之削,又何待言!今當變政之始,而吾書適成,人人即擯棄故紙,勤求新學,則吾書雖俚淺,亦足為振作志氣,愛國保種之一助?!?林紓,1981:206)
魯迅的一生經(jīng)歷過兩次轉(zhuǎn)變。首先是他棄醫(yī)從文;其次是他翻譯策略的轉(zhuǎn)變——從意譯轉(zhuǎn)為直譯。這兩次轉(zhuǎn)變的動機都根植于他內(nèi)心的愛國情懷。在用直譯策略進行翻譯的過程中,他太過強調(diào)一字一句的對應翻譯以至于被批評為“硬譯”。但每一次的翻譯活動都有其動機在內(nèi)。從目的論的視角來看,魯迅的“硬譯”也有其動機,那就是:介紹外國的寫作技巧及風格、推進白話文運動以及讓國人更加了解世界。
在翻譯的過程中,無論譯者采取何種翻譯策略,都是為了翻譯的特定目的服務的。盡管林紓和魯迅在翻譯過程中采用了兩種極端的翻譯策略,但他們的目的是相同的:拯救國家,啟蒙國人。因此,對于本文的題目:背道而馳還是殊途同歸?我們的答案是:殊途同歸。
[1]Lefevere,Andre.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賈文波.應用翻譯功能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3]張沉香.功能目的理論與應用翻譯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張光明.英漢互譯思維概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5]張南峰.中西譯學批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011-05-29
韓丹丹(1985-),女,河南商丘人,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