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試析冷戰(zhàn)后中日關系中安全困境的成因

2011-08-15 00:49:04黨雅賢
關鍵詞:中日關系困境日本

黨雅賢

試析冷戰(zhàn)后中日關系中安全困境的成因

黨雅賢

安全困境是現實主義解釋國際政治的一個基本概念。從安全困境在國際政治學中的一般定義著手,結合中日地緣政治利益、實力對比、歷史積怨及美國的介入等問題分析了中日安全困境的成因。

安全困境;地緣政治利益;歷史問題;實力對比

從地緣上看,中日兩國一衣帶水,是東亞地區(qū)最有影響力的兩個國家。未來東亞地區(qū)的穩(wěn)定、和平與崛起取決于中日兩國間的合作。在和平與發(fā)展的時代,探討中日關系中的安全困境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安全困境理論引入

國家在安全問題上的兩難抉擇,就是所謂的安全困境。安全困境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學者赫茲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他把“安全困境”定義為:“在這種情勢中,權力單元發(fā)現他們無論何時都彼此共處,在他們之上沒有一個更高的權威對他們施加行為準則,從而保護他們免于相互攻擊。在這種條件下,來自于相互猜疑和恐懼的不安全感,迫使這些單元為了獲得更多的安全而爭奪更多的權力,而這種努力證明是自我挫敗的(self-defeating)?!保?]英國歷史學家赫伯特·巴特菲爾德將這種困境描述為“霍布斯主義的恐懼”,在這種情況下,雙方都以為對方是敵意的、無理性的,都不肯做出可以使大家都獲得安全的保證。軍備競賽的不斷升級,就是這種狀態(tài)的產物?!保?]因此,不確定性構成了國際關系中安全困境的核心特征。約翰赫茲為此感嘆道:“正是由于對自己的鄰居的意圖的不確定性及由此產生的焦慮才使人類處于困境之中?!保?]

引發(fā)安全困境有三種原因:一是英國歷史學家、權力政治學者赫伯特·巴特菲爾德的觀點。他從人性惡的角度將其認定為“人類普遍的原罪”。這種看法同現實主義鼻祖漢斯·摩根索的觀點相似。摩根索認為:“政治同一般社會一樣,受客觀規(guī)律的支配,這種規(guī)律的根源存在于人性之中?!保?]這種由人性惡引發(fā)的人與人之間的恐怖狀態(tài)上升至國家層面,為了確保國家安全,統(tǒng)治者必然要追求國家權力的最大化。國家間的安全困境不可避免。顯然,這主要是從主觀層面來看待和解釋“安全困境”的。二是約翰·赫茲的觀點,他從客觀層面來解釋“安全困境”,認為國際體系的無政府狀態(tài)導致了國際關系的不確定性引發(fā)了安全困境。在國際社會中不存在具有普遍權威的世界性政府,為了維護安全,國家防衛(wèi)的第一方式是自助。正如肯尼斯·沃爾茲所指出的,“在無政府狀態(tài)下,一方聊以自慰的源泉就成為另一方為之憂慮的根源?!保?]三是美國學者托馬斯·謝林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強調互不信任和溝通失敗是造成國家間關系不確定性及安全困境出現的主要原因[6]。羅伯特·杰維斯也認為,決策者的心理活動所致的“知覺”與“錯誤知覺”是導致國際關系中出現安全困境的重要因素[7]。

總的來看,對于安全困境產生的原因,以上學者做出了不同的界定。雖然各自的角度和側重點不同,但是對于安全困境基本特征的概括是一致的,即存在于國與國之間的一種互相猜疑、互不信任乃至互相敵視的緊張的國家關系狀態(tài)。

從國際結構的角度出發(fā),可以把安全困境分為一般性安全困境與結構性安全困境?!耙话阈园踩Ь场逼毡榇嬖谟诟鞣N類型的國家之間,成因是國家之間的相互猜疑及由此而產生的具有相互針對性的策略及活動?!敖Y構性安全困境”產生于所謂“系統(tǒng)國家”(即能對國際結構產生影響的國家)之間,或霸權國和挑戰(zhàn)國之間。這種安全困境還可以表現為聯盟之間的對抗,如一戰(zhàn)前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對抗,二戰(zhàn)后初期東西方之間的對抗[8]。

二、中日安全困境的成因分析

(一)地緣政治利益的影響

地緣是引起結構性矛盾最基本的因素。馬漢的地緣政治理論認為,地理特征是權力的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它是國際關系中最穩(wěn)定不變的因素[9]。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在提出他著名的“大陸樞紐理論”時,曾就中國的戰(zhàn)略地位表達看法,他從“誰統(tǒng)治東歐,誰就能主宰世界島;誰統(tǒng)治世界島,誰就能主宰世界”這一地緣政治邏輯出發(fā),認為中國屬歐亞大陸邊緣地區(qū)的“內新月地形帶”國家,是陸地強國與海上強國爭奪心臟地帶的必爭之地。從全球層面看,一個大國的崛起意味著世界權力的重新分配,意味著對現行國際秩序的威脅和修正,帶有強烈的挑戰(zhàn)性質,從而使新興大國與原有大國陷于安全困境之中。冷戰(zhàn)結束后,中國與日本失去了共同的戰(zhàn)略制衡點,又缺少制度化的安全機制和文化上的認同。隨著中國的迅速發(fā)展,加之地緣政治上的利害關系,中國與日本之間的安全困境問題日益凸現。

東亞地區(qū)歷來都是大國利益爭奪的重要場所。東亞地區(qū)可以說是當今世界“安全兩難”局面表現得最廣泛、最突出的一個地區(qū)。冷戰(zhàn)結束后,中日兩國面對新的國際形勢都發(fā)生了新的變化——中國崛起,日本經濟長期低迷。日本開始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和威脅。于是,日本不斷染指臺灣問題,欲以臺灣長期牽制中國大陸。同時,日本對我國釣魚島問題也提出無理的要求,如1995年7月在釣魚島設立燈塔,2010年9月,釣魚島海域再起波瀾,中國漁船在釣魚島海域遭日本巡邏船沖撞,且船長被日方逮捕。面對日方的惡劣行徑,中方提出嚴正交涉。這些懸而未決的領土主權爭議問題,不時引起中日之間的一些摩擦。另外,中日雙方還圍繞著東海油氣田和俄羅斯遠東地區(qū)能源等問題展開競爭。領土爭端和資源競爭是一種零和博弈。這種你失我得的零和博弈嚴重制約了兩國之間的政治互信。

(二)歷史遺留問題

歷史遺留問題是中日兩國關系發(fā)展的最大障礙。由于二戰(zhàn)后日本政治改革的不徹底,在日本國內逐步形成一股美化侵略、否認歷史的暗流。日本這種對待歷史問題上的錯誤態(tài)度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政府閣僚參拜靖國神社[10]。二是修改教科書,否定歷史真相。這兩大問題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民間對日本的厭惡,使得中國國內的反日民族情緒更加激烈。不正常的民族主義是有害于中日兩國關系發(fā)展的。被歷史遺留問題所困擾的兩國政治與國民的心態(tài),直接導致了兩國關系的冷淡與緊張。

(三)中日之間實力對比的變化

在國際無政府狀態(tài)下,每當有一個后興大國突出崛起時,國際體系中的“安全困境”往往會迅速加劇,進而引起更為激烈的安全競爭,并導致國際體系的不穩(wěn)定[11]。冷戰(zhàn)后,中國經濟出現了高速發(fā)展,2007年中國GDP達到了3.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四位。日本明治維新之后,日本一度擠入帝國主義行列,二戰(zhàn)后,日本在美國的扶植下成為世界二號經濟強國。但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經濟出現了長期低迷的狀況,中日實力對比明顯出現了變化。日本面對中國的崛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日本擔心中國的崛起會挑戰(zhàn)日本在東亞地區(qū)的優(yōu)勢地位。因而不斷加強對中國的防范和遏制。日本為了維持其在亞洲的地位與影響,對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舉動采取積極的支持態(tài)度,致使中日之間互不信任。

(四)中日關系中的美國因素

中日兩國既是近鄰,又都是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力的大國,兩國間發(fā)展一種面對現實和相互有力的穩(wěn)定關系將會對國際關系的良性發(fā)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由于歷史的積怨和現實發(fā)展中的不信任程度的增強,使得中日關系呈現一種進退反復的不穩(wěn)定局面,再加上美國為實現其主導世界秩序的野心,為保障其在亞洲的主導地位,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政策導向上不可能不對中日關系產生影響。這樣,原本就時好時壞的中日關系在美國因素的影響下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美國出于自身在亞太地區(qū)的利益,不斷打壓正在崛起的中國,同時又防止中日兩個大國的接近,試圖削弱中日兩國在東北亞地區(qū)的力量,美國把加強與日本的合作作為其在亞洲戰(zhàn)略中優(yōu)先考量的方面。通過承認和支持美國霸權、積極參與美國領導的國際反恐活動,日本博得了美國的信任,并借助美國的力量,獲得了與美國共同管理東北亞安全事務的機會。在看待中國崛起以及如何應對的問題上,美日兩國達成了重要共識,那就是試圖通過各種手段延緩中國崛起的速度、限制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美日對《美日安保條約》的更新、雙方共同參與、開發(fā)和部署地區(qū)導彈防御系統(tǒng)(TMD)并想方設法將臺灣拉入其中等舉措,反映了美日雙方對待中國崛起方面的共同立場[12]。二者同盟關系的強化,給東亞地區(qū)的經濟一體化和安全合作帶來了不利因素,這更增加了中日雙方的不信任感。

三、結語

冷戰(zhàn)之后,中日都在向世界大國邁進,中國要成為政治大國兼經濟大國,日本一心想要成為政治大國,并且想穩(wěn)當東亞地區(qū)的“領頭雁”。如何破解中日安全困境,建立面向21世紀的中日關系,是兩國的政治家和人民都必須思考的問題。

[1]JohnH.Herz, “Idealist lnternationalism and Security Dilemma”.World Polities,V.2(1950),PP.157-158.

[2]H.Butterfield:History and Hurnan Relations.London,Collins。1951:21.

[3]JohnHerz,Political Realism and Political Idealis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51:3.

[4]漢斯·摩根索.國際縱橫策論:爭強權,求和平[M].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3.

[5]肯尼斯·沃爾茲.國際政治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2:5.

[6]NicholasWheelerand KenBooth,“The Security dilemma.”

[7]羅伯特·杰維斯.國際政治中的知覺與錯誤知覺[M].秦亞青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

[8]耿進昂,康長春.世紀之初中日安全困境分析[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9]阿爾雷德·塞爾·馬漢.亞洲問題及其對國際政治的影響[M].范祥濤譯.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2007.

[10]耿進昂,康長春.世紀之初中日安全困境分析[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11]婁偉.中日安全困境解析[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

[12]肖瑤,倪國良.中日關系中的安全困境[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D829.313

A

1673-1999(2011)02-0028-02

黨雅賢(1984-),女,甘肅會寧人,西北師范大學(甘肅蘭州730700)政法學院碩士研究生,從事國際政治理論研究。

2010-10-22

猜你喜歡
中日關系困境日本
日本經濟界中國觀的變遷與中日關系
日本元旦是新年
華人時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尋日本
中華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困境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08
《黃金時代》日本版
電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珍藏書本捐贈促進中日關系
“鄰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須正視的理論困境
我國霧霾治理的困境與出路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訴你
沐川县| 香格里拉县| 长宁区| 莲花县| 镇江市| 曲麻莱县| 隆林| 眉山市| 即墨市| 屏东市| 东台市| 榆林市| 鲜城| 安新县| 涡阳县| 象州县| 旬阳县| 蛟河市| 介休市| 滨海县| 嘉兴市| 柳林县| 北票市| 内丘县| 手机| 迭部县| 甘谷县| 教育| 甘孜县| 南丹县| 长乐市| 佛坪县| 厦门市| 盐津县| 安吉县| 桂阳县| 二连浩特市| 龙陵县| 花莲市| 西贡区|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