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水芬 廖鵬飛 楊 文
(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云南 蒙自 661101)
家蠶種質資源的搜集、保存和研究利用是家蠶遺傳育種學領域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資源收集得越多,研究得越深,對新品種選育越有利。作為育種工作者,在對資源進行保存的同時,尚需對野生資源和特殊資源進行搜集、挖掘,以及開展遺傳學、生理學等方面的深入研究,采用分子標記、轉基因等新型育種手段,創(chuàng)建新的特色種質資源,為家蠶種質資源的高效利用奠定基礎。
蠶桑生產在云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悠久的蠶桑生產,孕育了豐富的家蠶種質資源。1911年以前以多化性的自留土種為主,1938年,隨著云南蠶桑事業(yè)的復興,開始從沿海和四川引進洽桂、華五、華六、西皓等二化性品種。1953年在蒙自草壩成立家蠶選種站,對當時使用的地方品種進行了搜集、整理。上世紀60年代從華東引進鎮(zhèn)字號、蘇字號品種。1970~1990年主要引進7字號和8字號品種共25份。1990~2000年分別從中國蠶研所、浙江、四川重慶、湖南、廣東等地引進57A、57B、24、46、浙蕾、春曉、夏芳、秋白、芙蓉、湘暉、兩廣二號等品種資源;1998~1999年從日本引進山河、錦繡等7個品系。2001~2010年從湖南引進夏秋用斑紋限性品系洞、庭、碧、波,從浙江引進家蠶性連鎖平衡致死系5份,限性卵色材料卵21和卵22,從中國蠶業(yè)研究所引進抗逆性較強的日系斑紋限性材料日新A和日新B。2011年從中國蠶業(yè)研究所引進抗逆優(yōu)質的品種資源4份,從蘇州大學引進大造,并完成引進資源的性狀觀察、數(shù)據搜集等工作。目前,云南省家蠶種質資源保存在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蠶桑蜜蜂研究所,共保存有家蠶種質資源196份,其中引進品種9份、地方品種58份、改良土種17份 (包括黃繭系5份、白繭系11份、綠繭系1份)、育成品種85份、遺傳材料27份 (黑蠶2份;油蠶1份;平衡致死系20份;限性卵色2份;限性繭色1份)。2008年與中國蠶業(yè)研究所合作,以家蠶種質資源描述規(guī)范為依據,完成了所保存家蠶種質資源的來源、經濟性狀、生物學特性等的標準化整理和數(shù)字化表達,為有效地保存和高效地利用家蠶種質資源奠定了重要基礎。
在對所保存種質資源的生物學特征特性和經濟性狀進行調查研究的同時,對其抗性 (抗BmNPV、耐濕葉子等)及對人工飼料的攝食情況進行了分析研究,為更好的利用資源和創(chuàng)新資源提供理論依據。
病毒病在目前的生產上為害程度最重,是諸多學者都在研究的課題。因此,對家蠶資源進行抗病毒病的抗性鑒定,為選育出高抗品種篩選優(yōu)良素材也是育種工作者的一大目標。白興榮[1]依托云南農業(yè)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項目和云南省現(xiàn)代農業(yè)蠶桑產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專項的支持,選擇經濟性狀較好的家蠶種質資源18份,從3齡起蠶經口接種感染BmNPV,試驗結果表明供試家蠶種質資源之間對BmNPV經口感染的抵抗性存在極顯著差異,其中發(fā)病率低于40%,顯示有強抗性的資源有4份 (1份中系,3份日系),發(fā)病率在50%~70%,顯示有較強抗性的品種有4份 (1份中系,3份日系);發(fā)病率在70%~90%,顯示較強感性的品種有4份 (2份中系,2份日系);發(fā)病率在90%以上,顯示強感性的品種有6份 (4份中系,2份日系)。
從近幾年為防治微粒子病而進行桑葉全程浸漬以來,蠶的健康性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對所保存資源進行濕葉添食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從飼喂齡期開始,部分資源在1~3眠眠起期間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干縮蠶,與同品種正常飼育相比幼蟲生命率下降0.2~4.6個百分點、蟲蛹率下降0.41~6.3個百分點,多數(shù)資源的全繭量、繭層量、繭層率與同品種正常飼育相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對濕葉的抵抗性在家蠶種質資源之間存在差異,并存在經濟性狀優(yōu)良的資源對濕葉的抗性弱于經濟性狀差的資源的傾向。這與裘智勇,趙巧玲[2]等研究的家蠶的耐濕葉性與幼蟲生命率和蟲蛹率之間形成相互制約關系基本一致。
為適應省力化、工廠化的養(yǎng)蠶需要,選育人工飼料育家蠶品種是一條重要的途徑,而篩選適應人工飼料的家蠶種質資源是育種的基礎。因此,完成所保存的191份家蠶種質資源飼喂山東農業(yè)大學提供的無桑葉粉和含桑葉粉2種人工飼料,調查48h疏毛率。結果表明,不同的家蠶種質資源對人工飼料的攝食性存在明顯的差異,其中飼喂無桑葉粉人工飼料的疏毛率在0~78%之間,飼喂含桑葉粉人工飼料的家蠶種質資源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喜好,疏毛率高達76%~100%,但尚存在較大的發(fā)育開差。以上結果僅僅建立在試驗的基礎上,尚需將攝食性表現(xiàn)好的家蠶種質資源進行累代選擇,以創(chuàng)建適應人工飼料的新材料,才能為篩選人工飼料育家蠶品種奠定種質基礎。
對引進品種和當?shù)仄贩N進行長期的鑒定與評價后,采用雜交組配的方式進行雜交育種是長期以來一直采用的育種方法。近幾年來,利用現(xiàn)保存的資源已選育出多對適宜云南地區(qū)的春用、春秋兼用和夏秋用家蠶品種,并在生產上陸續(xù)推廣應用,對云南蠶桑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上世紀 70—80年代,開始利用 731、732、781、782和802等優(yōu)良家蠶種質資源,先后選育出滇13×滇14、781×802、云蠶1×云蠶2(滇蠶1號),分別獲1981年、1984年、1988年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90年代,利用引進品種781、826和自育品種M3、M5等,先后育成云蠶3×云蠶4(滇蠶2號)、云蠶5×云蠶6(滇蠶4號);利用中國蠶業(yè)研究所引進的“24”、“46”與本所保留的9031、9042進行組配、篩選和固定,育成云蠶8,再利用引進的陜西蠶研所資源篩選出57A×錦6優(yōu)良組合,即為云蠶7。云蠶7×云蠶8為春用多絲量品種 (滇蠶3號),具有生命力強、繭絲質優(yōu)、繭絲量多、配合力好、雜交優(yōu)勢較強的四元雜交種,成為云南當前的主要推廣品種之一。2000年以來,先后選育出“云松×云月”、“蒙草×紅云”等春秋兼用品種4對,目前正在示范推廣中。
云南有著獨特的氣候條件,高溫多濕氣候不突出,蠶的飼養(yǎng)期可從每年的4月初至10月底,夏季室內最高溫26~30℃ (少數(shù)地區(qū)超過30℃),選育的品種多數(shù)為春秋兼用種,一般可在春、夏、秋各個季節(jié)使用。因此專門針對夏秋季選育的品種較少。目前只有“云夏1×云夏2”是特別選育的夏秋用種,其親本是利用繭絲量高的“792白”和963與體質強健的夏秋用種芙蓉、湘暉組配成四元雜交種,該品種具有容易飼養(yǎng)、體質強健、適應性強特點,2002年獲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在蠶種生產制造過程中,削繭、雌雄蛹鑒別是時間性強、勞動力非常集中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但隨著近幾年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造成勞動力缺乏的現(xiàn)象越來越突出。為了緩解勞動力使用緊張的局面,選育斑紋限性或繭色限性的品種,在蠶期或繭期高效、準確進行雌雄鑒別,是蠶品種選育的一個新方向。2007年,利用從中國蠶業(yè)研究所引進的斑紋限性品系日新A、日新B與我所保存的限性品系云7A、795、731等進行配合力測定后,初步組配出2對優(yōu)勢雜交組合,目前正在實驗室和農村進行小區(qū)試驗。
隨著市場對繭絲多元化消費的需求,對資源進行挖掘和創(chuàng)新是目前育種工作的另一個任務。
為了挖掘高產卵量、高產繭量及不同絲質的種質資源,對我省保存的所有種質資源進行了鑒定評價。在單項經濟性狀調查中,單蛾卵量超過550粒的品種有12份,繭層率達28%以上的有2份,全繭量在2g以上的有25份,繭絲長在1200~1400m的品種有20多份,平均纖度在1.91~3.58d,其中2.0d以下的資源有4份,斷強力在6.3~14CN/dtex,斷裂伸長率在17.8% ~30.5%,其中繭絲的強伸性能不能通過雜交優(yōu)勢去改進[3]。因此強力在12CN/dtex以上、伸長率在25%以上的屬強伸性能較好的品種資源,是培育強伸性能好的原種的基礎。通過連續(xù)篩選和培育,可望建立各有所長的基礎蠶品種,有利于進行特殊家蠶品種的開發(fā)和利用。
家蠶的諸多數(shù)量性狀和抗性性狀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遺傳力,對單項性狀優(yōu)良的品種資源按不同的育種目標進行雜交、回交、固定,形成新的育種材料。目前,利用野桑蠶、熱帶種、地方品種共組配成創(chuàng)新材料50余份,如:野甲、云7A·野甲、日新A·HO5、JI2·J、SI3·SI4等。并利用從浙江農業(yè)科學院蠶桑研究所引進的平衡致死系平28、平30、平48平31平35與常規(guī)品種通過雜交、回交的導入方式獲得含平衡致死系的創(chuàng)新材料18份。這些育種材料經純化固定后,因其具有不同的性狀表現(xiàn),將會是育成不同用途品種的基礎。
[1]白興榮,黃平,廖鵬飛.云南蠶區(qū)部分品種資源對BmNPV抵抗性的初步調查 [J].蠶業(yè)科學,2011,37(2):308~311.
[2]裘智勇,趙巧玲,夏定國.家蠶抗逆性與若干品種性狀的因子分析[J].安微農業(yè)科學,2008,36(20):8655~8657.
[3]劉世安,吳玉澄.家蠶繭絲強力和伸度的雜種優(yōu)勢[J].江蘇蠶業(yè),1988,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