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根據對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濱海鹽沼中提取的沉積物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在過去的2100年中,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000年間,海平面相對穩(wěn)定;從11世紀開始后的400年間,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0.6毫米;從15世紀初開始直至19世紀末,全球氣候進入一個寒冷時期,海平面相對穩(wěn)定;自19世紀末以來,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超過2毫米,升幅為過去2100年之最。
古新世-始新世最熱事件(PETM,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是發(fā)生在大約5600萬年前的一次全球性氣候突變事件,這一事件常被用作模擬未來的氣候變化。最近,研究人員結合沉積物記錄和計算機模型評估古新世-始新世最熱事件時期碳的排放時間和量級,結果顯示這一過程大約持續(xù)了17萬年。這一時期的碳排放有三個跳躍值,其間碳排放速率沒有超過每年17億噸,遠遠低于今天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每年80億噸。
在動物牙齒內,碳-13和氧-18等重同位素通常聚集在一起,具體聚集形式由溫度決定。利用這一原理,科學家分別收集了來自坦桑尼亞和美國的11顆恐龍牙齒,并分析了其中蘊含的同位素碳-13和氧-18。結果確認,一種名為"腕龍"的恐龍體溫在38攝氏度左右。腕龍體長超過20米,體重80噸左右,是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38攝氏度的體溫可能意味著這種恐龍行動起來比較快速,而非人們先前所認為的非常遲緩。
雖然我們一直致力于建立一個平等的社會,然而卻無法抹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人有男女之別,有高矮胖瘦之分,有丑俊之異。毫無疑問,我們從自己的經歷中,可以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俗話說天生我材,每個人的才都是不一樣的,例如對人生影響深遠的智力,就和家庭遺傳有著密切的關系。最近,愛丁堡大學的伊恩·迪里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對超過3000人進行調查后發(fā)現(xiàn),一個人聰明與否和他的基因有很大關系,基因差異對智力的影響高達50%。不過,尚未發(fā)現(xiàn)智力僅與某一單個基因相關,大腦能力的形成可能受控于上千個基因,每個基因都對人的智力產生一定影響。
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種生物?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問題, 不同的學者根據不同方法得出的數(shù)字差距很大, 變化范圍在三百萬到一億種之間。最近,研究者應用生物分類階層的數(shù)量趨勢, 推算地球的總物種數(shù)平均為870萬種(740萬-1000萬種)。例如某一生物門=10綱=100目=1000科=10000屬=100000種,不同類群的分類階層數(shù)量有相似的趨勢,且高階分類(屬以上的分類階層)相對于種更穩(wěn)定,因此可推估得到較可信的總物種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