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靜,陳會君
本研究根據(jù)慢性心肌炎及早期擴張型心肌病(DCM)患者之氣陰兩虛、瘀血阻滯、熱毒殘留的癥候特點。觀察益氣養(yǎng)陰活血方對小鼠心肌組織病理形態(tài)學變化及心肌組織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影響,初步揭示作用機制,為中醫(yī)藥早期治療DCM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實驗動物 210只雄性Balb/c小鼠,體重10g,3周~4周齡,由北京軍事醫(y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分籠飼養(yǎng),每籠10只室溫(26±3)℃,均食用普通飼料。
1.2 病毒 柯薩奇B3m(CVB3m)病毒(Nancy株,購自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克山病研究所),在Hela細胞中傳代,凍融3次,離心(2 000r/min,10min),上清液分裝,在 Hela細胞中測50%組織感染率(TCID50)為10-7,-70℃保存?zhèn)溆谩?/p>
1.3 實驗用藥 益氣養(yǎng)陰活血組方:黃芪、紅參、生地、麥冬、五味子、川芎、丹參、蘭根、大青葉、桔梗、升麻、遠志、柏子仁、合歡皮。中藥經(jīng)水提取,制成浸膏,含水量為21%。用蒸餾水稀釋,調(diào)整濃度為82%,即相當于每毫升懸液中含生藥4.3g備用。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制劑室提供。生產(chǎn)日期:20051108。
1.4 主要試劑 試劑盒TrizolRNAIsolation、反轉(zhuǎn)錄試劑盒由美國Invitrogen公司提供、TaqDNA聚合酶由大連寶生物有限公司提供。PCR Marker試劑盒由美國Promega公司提供。PCR引物,應用引物設計軟件Primer5.0設計引物,上海捷倍思基因有限公司合成。詳見表1。
表1 PCR引物序列
1.5 模型制備及分組 3周~4周齡雄性Balb/c小鼠共210只,自然光線,自由飲水,自由攝食條件下適應性喂養(yǎng)1周。1周后,其中180只Balb/c小鼠隨機分為4組:正常對照組、模型組,中藥高、低劑量組。正常對照組30只,模型組,中藥高、低劑量組各60只。中藥高劑量組、中藥低劑量組、模型對照組均于實驗的1d、8d、15d、22d、36d、50d分別予腹腔注射 RM1640液稀釋的0.1mL10-4TCID50CVB3m、0.1mL 10-3TCID50CVB3m、0.2 mL10-3TCID50CVB3m、0.1mL10-3TCID50CVB3m、0.1 mL10-4TCID50CVB3m、0.1mL10-4TCID50CVB3m。正常對照組分別于實驗同期注射同體積的RM1640液。
1.6 給藥方法 各組均于末次病毒注射后10d,即實驗的第60天開始灌胃。中藥低、高劑量組均給予益氣養(yǎng)陰活血方混懸液灌胃,劑量分別為10.35g/(kg·d)及20.7g/(kg·d),以上給藥劑量均為生藥量。模型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灌以同體積蒸餾水。每日1次灌胃,連續(xù)4周。
1.7 取材 稱重后將小鼠用頸椎脫臼的方式處死,置入盛70%乙醇的燒杯中,使其體毛完全潤濕。小鼠置于70%乙醇潤濕紙巾,剪開將腹部皮膚,無菌取出心臟,將血液拭干,稱重后取1/2投入液氮罐中,-70℃低溫冰箱保存,備反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mRNA檢測。
1.8 檢測指標及方法 RT-PCR法檢測心肌組織腫瘤壞死因子mRNA表達。
1.9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多組均數(shù)間比較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用q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應用秩和檢驗。樣本率比較用χ2檢驗。
2.1 小鼠心肌組織TNF-αmRNA電泳條帶比較 TNF-α mRNA在瓊脂糖電泳凝膠上紫外燈下觀察均可見653bp片段,但各組電泳條帶亮度有明顯差異。各組β-actin電泳條帶亮度一致,擴增片段均為432bp。
2.2 小鼠心肌組織TNF-αmRNA電泳產(chǎn)物灰度掃描值變化(見表2) 與正常組相比,模型組、中藥組小鼠TNF-αmRNA表達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相比,中藥高、低劑量組TNF-αmRNA表達明顯降低(P<0.01);中藥高劑量組與中藥低劑量組相比,心肌組織TNF-αmRNA表達降低的更明顯(P<0.01)。
表2 TNF-αmRNA電泳產(chǎn)物灰度值變化比較(±s)
表2 TNF-αmRNA電泳產(chǎn)物灰度值變化比較(±s)
組別 n TNF-α/β-actin正常對照組 28 0.003 0±0.000 8模型組 33 0.385 7±0.092 21)中藥低劑量組 39 0.216 6±0.034 31)2)中藥高劑量組 29 0.186 3±0.019 11)2)3)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1;與模型組比較,2)P<0.01;與低劑量比較,3)P<0.01
在病毒性心肌炎發(fā)病及其向擴張型心肌病演變的過程中,心肌細胞及浸潤心肌的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以及心肌組織中的成纖維細胞和內(nèi)皮細胞等均可合成并釋放腫瘤壞死因子[1,2]。生理情況下,TNF-α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應答、促進細胞生長分化、參與機體免疫應激反應及抗病毒等多種生物活性,但當它們過度產(chǎn)生或長期存在于心肌組織中時,也會對心臟結(jié)構(gòu)和功能造成不利影響。注射外源性重組人TNF-α會使心肌細胞病毒含量增高,心肌壞死及細胞浸潤更嚴重,心肌炎加重。而抗TNF-α抗體能改善其心肌損害,延長存活時間[3]。TNF是病毒性心肌炎發(fā)病機制中致心肌損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非應激狀態(tài)下時,正常的心肌組織是不合成及釋放TNF-α,與本實驗中正常對照組小鼠心肌組織中TNF-αmRNA的情況一致。而和正常組小鼠比較,其余各組小鼠心肌組織TNF-αmRNA表達均明顯升高(P<0.01)。益氣養(yǎng)陰活血方能明顯抑制小鼠心肌組織TNF-αmRNA的表達,減輕由TNF-α所引發(fā)的一系列免疫反應,減輕心肌病理形態(tài)及超微結(jié)構(gòu)的改變,且以中藥高劑量組的作用最為明顯。益氣養(yǎng)陰活血方的作用機制可能是:早期通過降低心肌TNF-α含量,以減緩炎癥細胞的聚集,活化和炎癥介質(zhì)的釋放、減輕心肌組織的炎性病變。后期抑制心肌成纖維細胞和間質(zhì)細胞增生,減緩心肌膠原酶、蛋白酶的合成,防止心肌組織異常增生、肥大及纖維化,減輕DCM的病理損傷[4,5]。通過抑制TNF-α對心肌細胞主要MHC-Ⅱ類抗原異常表達的誘導功能,從而阻斷T細胞介導的一系列自身免疫反應。減輕了對心肌細胞的損害,改善了心肌組織的功能,延緩了慢性心肌炎向DCM發(fā)展的進程,對早期擴張型心肌病起到了較好的治療作用。
[1]王哲,楊繼紅,張臘蒲.參麥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5(5):440-441.
[2]程志清,張娟,劉宏飛.清心Ⅱ號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小鼠Th細胞分化與凋亡干預作用的研究[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1):44-46.
[3]王再謨,傅榮周,唐章全.現(xiàn)代中藥臨床應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59.
[4]程志清,張娟,劉宏飛.清心Ⅱ號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小鼠Th細胞分化與凋亡干預作用的研究[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1):44-46.
[5]程志清,張娟,劉宏飛.清心Ⅱ號對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小鼠Th細胞分化與凋亡干預作用的研究[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8,6(1):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