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學(xué)泰
汴京牛二的戲不多,在《水滸傳》中占的篇幅不到半回,但給讀者留的印象極深,并且牛二作為典型形象流傳了下來。我們在今天仍然經(jīng)??吹脚6降娜宋镌诔鞘械拇蠼中∠锘蝿樱W(wǎng)上更是充斥著牛二式人物。在他還沒有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時,我們就感到這個人不一般,“只見兩邊的人都跑入河下巷內(nèi)去躲。楊志看時,只見都亂竄,口里說道:‘快躲了,大蟲來也?!本┏堑娜?,按說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也如此怕他,可見其威力。書中有首詞形容其丑陋骯臟,并介紹他:
原來這人是京師有名的破落戶潑皮,叫做沒毛大蟲牛二。專在街上撒潑行兇撞鬧。連為幾頭官司,開封府也治他不下,以此滿城人見那廝來都躲了。
按照宋代戶籍制度的編排,居住在城市稱坊郭戶,再根據(jù)有無住房,分為主戶客戶,又據(jù)財產(chǎn)的多少將主客戶分為十等。牛二這個“破落戶”應(yīng)該屬于低等級的坊郭客戶。他沒有財產(chǎn),沒有固定收入,是城市貧民,也就是我所界定的游民。他??俊霸诮稚先鰸娦袃醋掺[”吃飯,說明這個貧困的城市游民流氓化了。楊志賣刀,說刀是寶刀,有三個特點,“第一件砍銅剁鐵,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過。第三件殺人刀上沒血”。前兩個都驗證了,不想,牛二仍然糾纏:
牛二又問:“第三件是甚么?”楊志道:“殺人刀上沒血。”牛二道:“怎么殺人刀上沒血?”楊志道:“把人一刀砍了,并無血痕,只是個快。”牛二道:“我不信,你把刀來剁一個人我看?!睏钪镜?“禁城之中,如何敢殺人?你不信時,取一只狗來,殺與你看?!迸6?“你說殺人,不曾說殺狗!”楊志道:“你不買便罷,只管纏人做甚么?”牛二道:“你將來我看。”楊志道:“你只顧沒了當(dāng)!灑家又不是你撩撥的?!迸6?“你敢殺我?”楊志道:“和你往日無冤,昔日無仇,一物不成,兩物見在。沒來由殺你做甚么?”牛二緊揪住楊志說道:“我偏要買你這口刀?!睏钪镜?“你要買,將錢來?!迸6?“我沒錢?!睏钪镜?“你沒錢,揪住灑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這口刀。”楊志道:“俺不與你?!迸6?“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楊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跤。牛二扒將起來,鉆入楊志懷里。楊志叫道:“街坊鄰舍都是證見。楊志無盤纏,自賣這口刀。這個潑皮強奪灑家的刀,又把俺打?!苯址蝗硕寂逻@牛二,誰敢向前來勸。牛二喝道:“你說我打你,便打殺直甚么!”口里說,一面揮起右手,一拳打來。楊志霍地躲過,拿著刀搶入來。一時性起,望牛二嗓根上搠個著,撲地倒了。楊志趕入去,把牛二胸脯上又連搠了兩刀,血流滿地,死在地上。
牛二撞上楊志賣刀,兩人都倒霉。楊志倒霉的是碰見這樣一個無賴,簡直是塊臭膠皮糖,扔不了,甩不掉,訛上自己了,最后只能快刀斬亂麻,還得為他打官司;牛二倒霉的是,他每次撒潑耍賴都能得手,賺得一筆好處,沒想到遇到楊志這樣一個硬漢,水火不進,最后把命丟了。得到好處的是汴京市民,這個汴京一害被輕易地除掉了。市民沒有忘記楊志的功勞,在打官司時為他作了證,說了話。
牛二無賴的特點是不講理,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中不太注重講理,牛二把不講理搞到極端?!拔揖褪且愕牡?,你不給,你就殺了我”,這就是牛二一番話的精華。牛二沒有權(quán),有權(quán)直接就叫下人替他辦了。牛二這樣一個無權(quán)無勢無錢的人物,怎么會養(yǎng)成這樣的性格?看來都是環(huán)境造成的。宗法社會中,人的個性是萎縮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此時出來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牛二,人們怕招惹是非,也怕打不完的官司,因此對于牛二都采取躲和讓的態(tài)度:能躲就躲,躲不及,他來了,人們就跑;躲不及的,被他訛上,就吃點虧讓他了。于是,牛二就越來越囂張。開封府為什么不管?牛二也沒犯大事,民事小事,都是民不舉、官不究的。有人以為地方官手握無限的權(quán)力,其實不是這樣。遠(yuǎn)州遠(yuǎn)縣,天高皇帝遠(yuǎn),權(quán)力相對大些,所以有“滅門的知縣” (得罪本地知縣,知縣能滅他一門,極言知縣權(quán)力之大)之說。首都的地方官受的制約很多,朝廷的言官整天盯著地方,開封官員要出點事,就是言官上言的好材料。因此汴京地方官拿牛二這樣的無賴也沒多少辦法。再說牛二訛詐的就是普通的平民百姓和外地人,這些人都沒有告,官員哪會有主動精神去料理這等沒有油水的事?日久天長,牛二就成了“沒毛大蟲”。要是在天高皇帝遠(yuǎn)的州縣,遇上頗有手段的能吏,就憑這個外號,就能問牛二一個死罪。但在汴京不行。
楊志在《水滸傳》中是個倒霉人物,押運花石綱“來到黃河里,遭風(fēng)打翻了船,失陷了花石綱”,丟了官職;弄了“一擔(dān)兒錢物”,想走門子復(fù)職,結(jié)果沒走通,被高俅罵了一頓,窮得走投無路,賣祖?zhèn)鲗毜叮錾吓6?。走江湖,一要有膽,二要有眼,三要能侃。楊志膽氣足夠,但眼力不成,牛二也沒眼力,兩個沒眼力的碰到一起就有了一死、一流放的結(jié)局。
城市中這樣的痞貨,所在多有。汴京“酸棗門外三二十個潑皮破落戶中間,有兩個為頭的,一個叫做過街老鼠張三,一個叫做青草蛇李四”,他們被魯智深打服;薊州有“踢殺羊張?!钡榷际歉矣谠诮置嫔萧[事,官府又拿他們無可奈何的人物。
高俅是《水滸傳》中最重要的負(fù)面人物了。作品一開篇除了楔子里的“洪太尉”外,他是第一個向讀者亮相的,“水滸”中英雄好漢也是被他引出場的,而且成為梁山最重要的對立面,在《水滸傳》中,他是推動整個故事情節(jié)進展的重要人物形象之一,高俅是書中的第一反派。我們看一下作者對高俅身世的介紹:
且說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業(yè),只好刺槍使棒。最是踢得好腳氣毬。京師人口順,不叫高二,卻叫他做高球。后來發(fā)跡,便將氣毬那字,去了毛傍,添作立人,便改作姓高名俅。這人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頑耍,頗能詩書詞賦。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會。只在東京城里城外幫閑。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每日三瓦兩舍,風(fēng)花雪月,被他父親開封府里告了一紙文狀。府尹把高俅斷了四十脊杖,迭配出界發(fā)放。東京城里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高俅無計奈何,只得來淮西臨淮州,投奔一個開賭坊的閑漢柳大郎,名喚柳世權(quán)。
他在柳大郎處住了三年,后來遇赦,得以回東京汴梁,柳還給他寫了一封介紹信,投奔柳大郎的親戚在東京開生藥鋪的董將仕,董不想收留,用計把他推了出去。作者把高俅設(shè)計成一個典型的游民。他沒有了宗族,被父親告了忤逆,逐出家門,并在開封府立案,被發(fā)配到淮西。從此高俅沒有了家和固定居址,以依附他人為生。他的愛好也是自甘于主流之外,如“刺槍使棒”、“踢得好腳氣毬”等,這都不是向往進入主流社會的人必備的知識和技能。如果一個正經(jīng)人家的子弟如此,會被稱為自甘下流。高俅的外在條件幾乎與燕青差不多,完全有資格上梁山,成為其中合格的一員。如果不是命好,一步到位地結(jié)識了最高統(tǒng)治者,而是受到打壓或冤屈,說不定也會造反鬧事,成為“農(nóng)民起義”的領(lǐng)袖。
然而高俅是《水滸傳》中的第一反面人物,為人唾罵近千年,為什么會這樣?僅僅因為他是奸臣嗎?宋徽宗趙佶在位的二十五年中貪戀權(quán)位、禍國殃民的奸臣真是太多太多,數(shù)個十個八個,例如蔡京、童貫、王黼、朱勔、李彥、梁師成 (以上六個被太學(xué)生陳東稱為“六賊”)、何執(zhí)中、楊戩、譚稹、孟昌齡等,才能輪上高俅。高俅又跟這些大奸臣不一樣,他還與千年以來為文人士大夫和廣大民眾共同崇拜的蘇東坡有點因緣?!端疂G傳》作者故意隱瞞了這一點。
董將仕思量出一個緣由。將出一套衣服,寫了一封書簡,對高俅說道:“小人家下,螢火之光,照人不亮,恐后誤了足下。我轉(zhuǎn)薦足下與小蘇學(xué)士處,久后也得個出身。足下意內(nèi)如何?”高俅大喜,謝了董將仕。董將仕使個人,將著書簡,引領(lǐng)高俅徑到學(xué)士府內(nèi)。門吏轉(zhuǎn)報小蘇學(xué)士,出來見了高俅,看罷來書,知道高俅原是幫閑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這里如何安著得他!如做個人情,薦他去駙馬王晉卿府里做個親隨。人都喚他做小王都太尉,便喜歡這樣的人?!碑?dāng)時回了董將仕書札,留高俅在府里,住了一夜。次日,寫了一封書呈,使個干人,送高俅去那小王都太尉處。
董將仕把高俅推到“小蘇學(xué)士”那里,而且作者又讓“小蘇學(xué)士”也討厭高俅是“幫閑浮浪的人”,又把他轉(zhuǎn)送給駙馬王晉卿。其實,歷史真相與此有別,南宋王明清的《揮麈錄》曾記高俅與蘇家關(guān)系是:
高俅者,本東坡先生小史,筆札頗工。東坡自翰苑出帥中山,留以予曾文肅,文肅以史令已多辭之,東坡以屬王晉卿。元符末,晉卿為樞密都承旨時,祐陵為端王,在潛邸日,已自好文,故與晉卿善。在殿廬待班,邂逅。王云:“今日偶忘記帶篦刀子來。欲假以掠鬢,可乎?”晉卿從腰間取之。王云:“此樣甚新可愛?!睍x卿言:“近創(chuàng)造二副,一猶未用,少刻當(dāng)以馳內(nèi)?!敝镣恚操搓逋?。值王在園中蹴鞠,俅候報之際,睥睨不已。王呼來前詢曰:“汝亦解此技邪?”俅曰:“能之。”漫令對蹴,遂愜王之意,大喜,呼隸輩云:“可往傳語都尉,既謝篦刀之況,并所送人皆輟留矣?!庇墒侨找娪H信。逾月,王登寶位。上優(yōu)寵之,眷渥甚厚,不次遷拜。其儕類援以祈恩,上云:“汝曹爭如彼好腳跡邪!”數(shù)年間建節(jié),循至使相,遍歷三衙者二十年,領(lǐng)殿前司職事,自俅始也。父敦復(fù),復(fù)為節(jié)度使。兄伸,自言業(yè)進士,直赴殿試,后登八坐。子侄皆為郎。潛延閣恩幸無比,極其富貴。然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yǎng)問恤甚勤。靖康初,祐陵南下,俅從駕至臨淮,以疾為解,辭歸京師。當(dāng)時侍行如童貫、梁師成輩皆坐誅,而俅獨死于牖下。
高俅跟的就是蘇軾蘇東坡,而不是什么“小蘇學(xué)士” (這是后人用以專稱蘇轍的),所謂“小史”也就是“小秘書”,不能用“書童”比附,因為后者是奴仆,“小史”專司抄寫一類工作。唐代詩人李商隱十六歲時到令狐楚門下,說是“入天平幕”,實際上也是令狐楚的“小史”。這種“小史”也能參加科舉考試,并通過考試進入仕途?!稉]麈錄》說高俅“筆札頗工”除了指書法外,還應(yīng)包括人情往來的信札便箋之類的屬文。這些都得到東坡的賞識,說明他還是有一定學(xué)識的,不僅書法好,還有一定的文字組織能力。元祐九年 (1094,即紹圣元年)哲宗親政,政治上倒向新黨,作為舊黨代表人物的蘇軾被貶為定州知州,朝廷形勢大變。東坡在給蘇轍的《東府雨中別子由》詩中說:“今年中山去,白首歸無期?!彼宰邥r才將尚很年輕的高俅托付給王晉卿。高俅在王那里呆了四五年,因為元符末年已是1100年了。
趙佶在1100年登皇帝位,高俅隨之走向官場。然而并非像小說中所說“沒半年之間,直抬舉高俅做到殿帥府太尉職事”。太尉是武官中的首席,高俅前后經(jīng)二十年歷遍“三衙” (即“殿前司”、“侍衛(wèi)馬軍司”、“侍衛(wèi)步軍司”的合稱),即在所有統(tǒng)領(lǐng)禁軍的衙門全都干過之后,才被提拔太尉。他正式拜為太尉是政和七年 (1117),《宋大詔令集》收有任命他的詔令——《高俅拜太尉制》,下面注明時在“政和七年正月十日”。此時距徽宗登基已經(jīng)十七年,距東坡將他轉(zhuǎn)托于王晉卿已經(jīng)二十三年。高俅也還懂得感恩,榮升之后,一直感念當(dāng)年蘇軾對他的照拂,每當(dāng)蘇軾后人到京城辦事“則給養(yǎng)問恤甚勤”。不要忘了此時正在嚴(yán)打“元祐奸黨”,徽宗下令將司馬光為首的元祐舊臣 (大多不贊成王安石變法)三百零九人刻名于石,立于朝堂,各州各縣亦刻之,而且他親自書寫,號為“元祐奸黨”碑。蘇軾、蘇轍皆名列其中,此時政治氣候險惡,如有爭端或不同意見,官員每每把“元祐奸黨”作為帽子,互相扣來扣去。對于像蘇家兄弟這樣名聲大、具有影響力的“黨人”,人們避之唯恐不及,誰敢沾邊?高俅官高,而且是徽宗的幸臣,樹大招風(fēng),一言一行都是眾目所矚的,也是言官們上奏的材料。他能不避嫌疑照拂蘇軾后人,而且史家把它記錄下來,可見在史家王明清眼里高俅還不是一無可取之人。
然而小說作者則把高俅寫成一個壞到底的人物,他不僅是個奸臣,在政治上一無可取,從不以朝廷為念,而且在道德上也是個“仁義禮智,信行忠良”一點沒有的人,簡直就是眾惡所歸。如認(rèn)自己本家兄弟為螟蛉義子,這在生活在宗法制度下的人們來看就是顛倒倫常。對于正直的王進是睚眥必報;對于安分守己的部下林沖則是不擇手段地陷害,目的只是為了搶奪他的妻子。高唐州知州高廉是個會妖術(shù)的惡官,他是高俅的叔伯兄弟,也是依仗著高俅才敢無惡不作……為什么在南宋的眾多奸臣中單單選了高俅做第一反派?恐怕背后還是有不傳于世的史實,不妨作些推度。
“水滸”故事自南宋時產(chǎn)生以來就有強烈的傾向性,宋江集團所做的事情一切都對,對反對梁山的人和勢力都采取敵對態(tài)度,既然是敵人了,那么一切都壞。這樣強烈的愛憎故事,必然與創(chuàng)作者切身利益密切相關(guān)。孫述宇推斷宋江故事原始敘述者可能就是與宋江集團有關(guān)的人士,甚至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員。高俅作為朝廷最高武官,對于宋江集團的最終覆滅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懷疑征方臘后宋江集團的領(lǐng)導(dǎo)人物死于非命可能與高俅有關(guān)),因此對他恨之入骨,把全部怨恨都集中在他身上。南宋人說到靖康之恥無不痛心疾首,但很少有人公開指斥荒唐誤國的宋徽宗,但對他提拔和重用的朝廷重臣大多貶之為奸臣,高俅也不例外。因此在臨安最初演說宋江故事時把高俅提出作為對立面來處理,上下一致,絕不會有異議。
高俅也出身于社會底層的游民,這就讓造反的游民對他缺少些神秘感,從而也就沒有了敬意。而且,高俅不是靠“學(xué)成文武藝,售與帝王家”的正當(dāng)方式,而是靠佞幸方式 (說通俗點就是靠把皇帝伺候舒服了)登上國家最高殿堂的,這是自古以來被社會輿論所恥笑的?!妒酚洝贰稘h書》都有《佞幸傳》用以諷刺這種進身方式?!稘h書》在“贊”中說:“然進不繇道,位過其任,莫能有終,所謂愛之適足以害之者也?!薄墩摵狻ざㄙt》也說,這種只是以“骨體嫻麗,面色稱媚”的妾婦方式處處討好和順從皇帝,其地位雖然一路飆升,但于國有害,于己無益。當(dāng)然,高俅不是《佞幸傳》中所說“以色事人”的佞幸,只是以一技 (踢球)進身,但這種不由“道”進也受到人們的蔑視,因為古代的“技”不僅被人們看不起,而且它只是滿足帝王個人需求的,而“道”才是為了社稷、為了天下的。
唐順宗時王叔文主持的 “永貞革新”運動,是針對宦官專權(quán)的,按說應(yīng)該得到當(dāng)朝士大夫的支持。但王叔文不是科舉出身,是靠棋藝“待詔翰林”。曾在東宮伺候太子,德宗皇帝駕崩后,太子即位,因緣際會,獲得高位,所以被視為小人,為士林所輕。他主政,許多正直的朝官不能接受。當(dāng)順宗身體極差,不能親政,后立李純 (唐憲宗)為太子,永貞革新面臨失敗時,王叔文長吟“‘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因噓欷泣下,人皆竊笑之”。為什么當(dāng)時輿論不同情革新的失敗,還嘲笑王叔文呢?因為士大夫普遍認(rèn)為王叔文自比諸葛亮太荒唐了。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所以他對國家社稷的責(zé)任是出于君子之道。而王叔文進不由道,是個貪婪競進之徒,有什么資格自比諸葛武侯?“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毙胁挥傻?,貪圖僥幸,中途翻車,這在士大夫看來是罪有應(yīng)得,毫無悲劇性,自己把自己視為失敗的悲劇英雄,當(dāng)然是件很滑稽的事。
前面分析了高俅的出身和《水滸傳》為什么把他作為梁山好漢的對立面來寫。應(yīng)該說高俅還不是一般的游民,他已經(jīng)在江湖上闖蕩,成為江湖人,諳熟江湖手段。他在朝中做了高官,把這些也都帶到朝廷、帶到官場。朝廷、官場的江湖化就不可避免了。官場、朝廷如果都是高俅一類人主政,那么久而久之,官場也就成了江湖;相反,如果江湖都是像宋江一類以“忠義”為江湖人相互關(guān)系的黏結(jié)劑,那么它與主流社會還有什么區(qū)別?當(dāng)然,這也是不可能的。然而以“忠義”為招牌的卻大有人在,這樣,朝廷與江湖、主流社會與非主流社會、顯性社會與隱性社會還有什么區(qū)別?實際上,在現(xiàn)實生活中,兩者也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學(xué)理研究只是為了闡述方便才把他們分別來說的。
《水滸·江湖》,王學(xué)泰著
陜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定價:3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