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震據(jù)《小小說月刊》)
真正的高明
清朝末年,封疆大吏左宗棠告老還鄉(xiāng)。他不打算留下太多錢財讓子孫揮霍,便在長沙大興土木,建造亭臺樓閣,想給后代留下房產(chǎn)。這些建筑,設(shè)計豪華,采用的都是上等材料,富麗不亞于皇親國戚的府第。他以為不動產(chǎn)是移不動的,比金銀牢靠。
左宗棠總擔(dān)心工匠們偷工減料,每天拄著拐杖親臨工地監(jiān)工。有位年紀大的工匠輕蔑地對他說:“大人,請您放一百個寬心,我做了幾十年的工匠,造過無數(shù)的高宅豪第,從沒有倒塌過。但是,屋主易人可是常有的事情?!?/p>
左宗棠聽了此言,一臉慚愧,哀嘆離去。
另一位清代名臣林則徐,對待給兒孫留不留家業(yè)問題頗有高見。他說:“子孫若勝我,要錢干什么?賢而多財,財損其志;子孫不若我,要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在對待子孫后代問題上,林則徐比左宗棠高明。
(文/賈震據(jù)《小小說月刊》)